新氧现在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用“钢丝上跳舞”来定义。以美之名的宗教式洗脑,正披着“创意广告”的外衣击穿行业底线。

细思极恐的广告文案

如果真正读懂了新氧这次的广告创意,大多数人会比现在更加愤怒。

“爸,你准备好了吗?”

一条最近频繁出现在电梯间的广告文案刷屏了,只不过它不是什么老年相亲广告,而是服务于新氧App的“66双眼皮节”。

很快吃瓜群众就炸了锅,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创意方面:“广告文案没头没尾、不知道在说啥、整容跟爸有什么关系”,就连微博大V王尼玛也没忍住,直接发了条微博称“这是文案离职前写的吧?”

这当然不是文案离职前写的。相反,新氧在短短七字背后渴望传达出的信息量非常明确,甚至可以说已经明确到让人厌恶。生怕这个赤裸裸的“广告暗示”不够直白,新氧还邀请演员张晨光演绎了一段微广告片,10几秒的广告全程在近距离捕捉一对父女从对峙到一方的妥协。

随后张晨光转发并评论这条广告片,“演了只有一个字台词的片子!我太南了!”

张老先生没真正看懂自己正在为何物代言,他只是本着敬业精神沉溺于对脚本和演技的投入中。

那么新氧这轮广告轰炸到底在暗示什么?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要用这种云里雾里的方式来表达?

答案是,新氧输出的观点根本不敢用直截了当的语言来描述,这条广告创意的核心逻辑疑似在教唆低龄用户整容,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暗示极强。

无论是广告文案里那个突兀的“爸”字,还是视频广告里父亲无奈的“行”字,都在揭示这一点:

哪些人在消费问题上必须求助于父母?自然是没有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

哪些人在遇到分歧时以“无理取闹、无声抗议”来发起挑战?自然是心智不够成熟的未成年人。

哪些人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必须“过父母这一关”?自然是没有开始独立生活的未成年人。

圈外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如今医美整容用户低龄化趋势已经愈演愈烈。最近几年的两会上,已经反复有人大代表建议,通过立法等手段保护未成年人远离医美威胁,同时对涉事企业严惩。

作为国内最大医美社区,新氧不可能不知道低龄整容趋势的蔓延,却还是用一则暗示性极强的广告来撩拨低龄用户的内心。要知道,新氧这样公然刷新三观的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新氧的洗脑式广告就引起了公众舆论的声讨,原因同样是广告文案,将“成功女人”与“整容”划上等号。

按常理分析,如果广告投放引发社会反感,公司高层多少要表达一些歉意。在实操层面,也应该重新推敲广告逻辑。

新氧的破罐破摔和乐此不疲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些广告根本不是投放给心智成熟者所看,而是在反复清洗低龄者的价值观。直到有一天她们怀着好奇心下载了新氧App,并把那些原本可能用来成就一位哲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力永远献给“医美神教”。

在某些市场参与者眼里,从来看不见年龄之分。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潜在客户。

“新氧教”的不可能三角

打开新氧App随意浏览几分钟,就有一股魔幻感扑面而来。

乍一看,整个页面结构和综合电商平台无异,只不过出现在这里的一排排商品,是手术刀和麻醉药为代表的“医美套餐”。然而从文案到画风,几乎都在刻意弱化医美背后的风险。就连新氧医美社区的内容,也像在高呼着 “医美大法好”。

事实上新氧所有信息都指向一个结论:医美真香。

这不像是一个客观中立的信息平台,更像是某种极具煽动性的宗教,正在绑架对“美”的解释权。

天眼查数据显示,医美风险近年来不断高企。在现有的近3万家医美企业中,有3,827家受到过行政处罚,其中,超过两成的医美企业行政处罚达到3条及以上,有1,738家企业法律诉讼,近半数企业法律诉讼信息在3条及以上。仅在2019年这一年,医美企业新增失信信息和被执行人信息,对比2015年,分别增长了9倍和6.5倍。

按照官方说法,新氧的存在就是为了杜绝这些骇人听闻的医疗事故。那么新氧是否真如广告所说,是一个专业值得信赖的医美平台?选择新氧就能规避掉那些恐怖的医美事故吗?

至少在新氧的成长轨迹中,没有看到新氧表露出这种特质。

2019年新氧创始人金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最早的创业方向是女性购物分享垂直社区,在创业失败后有感于爱人之友的一次医美事故,才有了做新氧的想法。

初心虽好,但这也决定了新氧基因里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平台,而非专业医美人士组建的学术派平台。在本质上,新氧是一个医美信息聚合平台,一端连接用户,另一端连接B段商户。它的盈利模式和其他互联网平台无异:对入驻商家进行抽成,通过影响排名权重收取广告营销费用。举一反三,百度没有办法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解决的医疗风险,必然也会困扰着新氧。

显然新氧比百度陷的要更深:新氧标榜的所谓内容+社区+电商打法在医美领域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要确保内容客观中立必然会揭示医美行业风险和行业乱象;要确保社区做大做强必须要抑制商业化冲动,也就影响了电商侧的导流效果;要确保电商成长为现金牛,则必须在价值观和带货思维的平衡中倾向于后者。可见, 三大版图的战略目标之间明显相互冲突,这是所有既想当裁判又想下场踢球者的困扰,在医美这个敏感赛道更是如此。

不过新氧已经用行动向“保营收”投了票。这才有了各种神奇三观的广告,但对于如何做好品控深度这个问题,新氧却鲜有提及。

仅有的信息显示,新氧对外宣称有近百人的审核团队,其中负责线上审核的有十几人。审核团队是传统信息编辑还是专业人士?他们对医美专业知识知晓多少?审核所参考的又是怎样的规范?这些信息都不得而知。

目前在新氧展示的有关机构和医师介绍,要么是机构方自说自话,要么就是只言片语,完全没有看到新氧在这方面施加的专业性和正面影响力,其信息量几乎比不上一份“95后的求职简历”。

另一方面,新氧医美社区也成了“深水区”,经常有眼尖网友在微博等平台反馈被新氧盗图。新氧平台究竟充斥着多少虚假图片和不符真实性的整容案例,或许只有新氧才心知肚明。

不仅如此,在近期的采访中金星还表示“新氧要向周边消费医疗保健领域扩展,以加强我们的竞争力并巩固我们极具优势的市场领先地位。”

医美广告风波刚起,又要踏入医疗保健这个深坑。

新氧以营收和增长驱动的横向发展,大有取悦资本市场之嫌。毕竟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新氧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同时又与阿里和美团系业务存在局部竞争。内忧外患下,“舍”“得”之间的博弈在所难免。

只不过,新氧所舍弃或者说暂时忽略的东西,可能恰恰是它的未来,而它迫切想要得到的,却是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医美“黑白论”救不了新氧

最近新氧喊出了向黑医美开战的口号,不过它却从来没有向外界讲清楚,到底谁才是“黑医美”,以及新氧平台上有没有黑医美。这是一个可明确定义的主体,还是被用来甩锅的假想敌?

5月29日,新氧捐赠1000万元联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起新氧公益救助项目,为黑医美受害者或先天、意外事故导致面部畸形患者提供免费的医美修复救助。

事,是绝对的好事。但背后的质疑点和舆论盲区,还是有必要理一理。

提到“黑医美”三个字,一般人会想到廉价居民楼里无执照经营者的黑诊所和假医生。他们以各种不专业操作和虚假药品敛财,最终对消费者的容貌产生了无可挽回的影响。但是在大众消费意识普遍提升的当下,多数人已经不敢把自己对美的寄托交给这些一眼可以看出来的私人作坊。

可怕的,是以专业正规为名,行小作坊之事的“伪君子”。他们借助互联网等渠道把自己包裹在精致外衣下,让缺乏专业知识和分辨能力的消费者真假难辨。

在新氧的1000万公益基金中,并没有对这个“黑白两极的中间地带”有所提及。

正是这个中间地带,这不少吃亏上当的消费者投诉无门,眼睁睁的看着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医美机构继续在网上招摇撞骗。再加上长期以来因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很多媒体对其也是知之甚少,一些科普性文章在揭示行业黑幕后给出的建议多半是“建议去正规医美机构”。

如果媒体无法触达行业深处,那么公众所能依赖的唯有行业内的头部平台。新氧等平台一边享受着“专业平台”的美誉,一边却对这个关键问题视而不见。

何谓“正规机构”?反复标榜专业的新氧从来没有做出过认真普及,在新氧搜索“如何选择医美机构”,得到的答案寥寥无几,多是一些浮在表层的“正确废话”。

言下之意,似乎在新氧平台就100%不会遇到黑医美。在新氧搜索“黑医美”,连一条有效搜索信息都得不到,难道说新氧已经干净到连用户都不去主动讨论“黑医美”了?

外部舆论可不这么看。

如果按照新氧对“黑医美”的模糊定义,那么新氧平台上出现的医疗事故作何解释?应该被归为黑医美一类,还是自认倒霉系列?

作为一个专业医美信息平台,是闭眼高呼“都是黑医美的错”,还是通过专业能力为消费者明确对“黑白”的认知,相信明眼人心中早有答案。

医美机构的甄别过程相对复杂,除了机构资质外,消费者还需查看具体科室的设立是否符合标准。医美链条中的主治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都需要满足一定年限的工作时长持证上岗”,在机构进行注册,并且对应手术项目与证书等级要对应,谨防“越级手术”、“违规人员空降手术台”等问题。在签约前,对于合同细则也需找专业人士进行逐一排查,谨防“霸王条款”。

这些对消费者真正有用的知识科普如果细化展开,足够做成一个大型付费课程的级别,但新氧平台却选择无动于衷。

退一步说,抛开医美黑白之争,仅看医美本身的属性就隐藏着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即使顶级医美机构的顶级医师,都不敢拍着胸脯说“手术无风险”。而新氧的原罪在于,漠视这个客观事实,动用一切自主可控资源打造了一个“医美大法好”的宗教式App。这相当于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是常识,却连一句“吸烟有害健康”都不愿意印在烟盒上。

“一刀下去,是天使还是魔鬼?”

这样的新氧,根本没有资格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