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吉利的存在感有点强。

先是亲儿子极氪跑去美国上市,极氪009还被周鸿祎选为新座驾。

后是全球销量上赶超了比亚迪。

在近期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汽车销量报告中,吉利成功反超比亚迪,成为唯一跻身全球前十的中国汽车企业。

很多人不知道,这不是吉利第一次超越比亚迪了。

今年1月份,李书福就曾发起过反击战,吉利整车销量213487辆,力压比亚迪201493辆。

国产车有一说一都是卷王,比亚迪更是人尽皆知的老大哥,吉利怎么就默默超过了?

01.

油车时代:

“县城神车”逆袭,娶了外国白富美

要说吉利这些年在国内的逆袭方式,爽文男主都不敢这么写。

最早的吉利,可以说起点相当低。尤其在县城,一提起吉利,大家反射性想到的都是出租车,因为省油又耐跑,当时出租车大部分都是吉利。

在创立初期,吉利就是降价卖,一般配置的吉利汽车价格在3万左右,高端车型也不过是4万,价格便宜,自然很快打开销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人们对它的认知是低端车。

当时,国产车还是被进口车吊打的存在,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普通人家宁可花高价买丰田本田,也不愿买吉利比亚迪。

不仅销量比不过,利润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对比外资车,当年吉利需要卖30辆车,才抵得上北汽卖一台奔驰的利润,可见差距之大。

于是,2007年,吉利决定放弃低价,提高技术、服务、品牌等方面的发展。

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看好吉利的转型,然而谁都没想到,吉利一上来,就狠狠放了个大招:收购沃尔沃!

对于这场并购,有人形容,国足出线都比吉利收购沃尔沃容易。毕竟吉利当年的净利润8.79亿,福特卖沃尔沃的标价是60亿美元,约420亿人民币,吉利得不吃不喝干67年。

然而现实证明,吉利不仅成功拿下沃尔沃这个外国白富美,还靠此彻底翻身。

2015-2018年,吉利汽车的销量从51万辆,提升到了150万辆,一跃成为中国汽车史上第一个拥有高端品牌的车企,风头盖过比亚迪,连很多日本车企都刮目相看。

吉利在买买买的过程中,除了赚钱,还不断学习外国的造车理念和技术。彼时在油车上扬眉吐气的吉利,殊不知后面有更大的难度等着它。

02.

电车时代:

“孩子多了好打架”

油车虽然卖得好了,但随着新能源时代到来,吉利还是比对手比亚迪慢了一拍。

1995年,比亚迪一成立,就将新能源技术作为发展重点,而吉利直到2006年才开始投入研发。

2022年3月,比亚迪直接宣布停产燃油车,而吉利还是以油车为主要收入。

2015年,李书福才提出“蓝色吉利行动”计划,目标是用5年时间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提前到90%。

但现实并不美好。“蓝色行动”计划的完成情况与目标差距巨大,到2020年,企业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只有5.2%。

因为电车战略上的慢,吉利跟比亚迪的销量也拉开差距,2022年,比亚迪的销售量约185万辆,超越吉利汽车143万辆,成了国产车销量第一。

这样的逆境吉利见多了,有逆境就有逆袭,油车能做到,电车也得再来一次。

深度反思后,吉利打算多条腿走路,走“多篮子战略”。

2018年,吉利就是品牌技术开启了氢燃料电池、纯电、甲醇、混动四大新能源动力路线,还推出了极星、几何、极氪等新能源品牌。

体现到消费者这头就是——无论见到的国产品牌几何、极氪,抑或是国外品牌沃尔沃、宝腾、路特斯、阿斯顿马丁,背后的爸爸都是吉利。

甚至有人戏称,从吉利抓来一个内部员工,都未必清楚自家到底有多少个品牌。

很多人质疑吉利贪多嚼不烂,殊不知,品牌多了,也自然会提高成功的几率,东方不亮西方亮,就像吉利的高端新能源几何品牌没掀起什么水花,但领克、极氪等新能源车却是实打实的火了。

业绩上的数据足以证明,吉利汽车集团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47.6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售14.4万辆,同比直接增长了143%,渗透率达30%。

作为对比,一季度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长13.1%,其中新能源车增长34.3%。可见,无论油车还是电车,吉利的增速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甚至是行业平均增速的超3倍。

在海外也相当能打,今年3月,吉利汽车出口海外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3.6万辆,环比增长超49%,同比增长约81%;1-3月累计出口海外8.7万辆,同比增长66%。

在这背后,曾经的“负担”——新能源车竟成了最大的功臣。

比如领克正在加速打开东南亚市场,同时还在积极入局拉美等新兴市场。去年,领克在亚太中东等地区的销量增长了150%;极氪先后进入欧洲、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欧洲直接成了它的第二主场。

现在,银河、领克亦或是极氪,都成了细分领域的主流,甚至成了社交货币。跟曾经的油车逆袭一样,在电车,吉利又打出了一场让人意想不到的猛仗。

03.

全民卷王时代,吉利还在卷什么?

现在新能源车,有一说一都在卷。

跟蔚来们比营销力不足,跟比亚迪比话题度也不够,但吉利为何能在每次逆境中打出来,还想逆袭成世界的王者,离不开两个野心。

第一个野心,是对技术的野心。

吉利车很厚道,是很多车主的评价,比如10几万的车用上了Bose音响、真皮座椅等,但这些配置还只是表面,吉利真正能在业内站稳脚跟的,还是最底层的技术力。

比如吉利花数年研发出来的纯电造车架构浩瀚架构、雷神电混平台、金砖电池,以及全面落地的800V高压平台,甚至还研发出国产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

毕竟在配置卷到白热化的时代,随便十几万的车都号称几十万的体验,卷配置不如卷技术,才能不陷入同质化。

第二个野心,是对行业的野心。

当整个车市都在卷价格、卷配置的时候,吉利却盯上上天了。

据相关消息透露,李书福计划还要将汽车制造流水线技术应用到卫星制造上,因为李书福认为,随着人们对网络连接需求的增加,传统地面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

看似不靠谱的决定,其实背后藏着吉利更大的野心:要当新能源行业的特斯拉或大众。

众所周知,大众集团的优势是打造了包括保时捷、奥迪和大众品牌在内的全品牌矩阵,马斯克也在太空、人脑、卫星等方面多元跨界,只有在技术、架构和供应链方面保持广度涉猎与高度协同,这才是世界级品牌保持超强竞争力的关键。

毕竟,我国车企想要成为世界级品牌还是任重而道远。

比如比亚迪,即使在国内市占率很高,这些年也发展了不少核心技术,但是从全球范围上来看,其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和欧洲的市占率几乎为0,相比全球销售网络很健全的丰田,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国内逆袭,再到国外尝试杀出血路,吉利给国产车们开了个好头,如今,一众自主车企、尤其是新能源领域龙头们营收和利润不断攀升,想成为世界级品牌,不光要有销量,还要记住:

厚道大于价格,实用大过噱头,是所有国产车要牢记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