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日本制造业的名片

“日本制造”曾经被视为“工匠精神”的代名词,但现在,它正在被质疑“不行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真相远远不是这么简单。高质量的工艺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日本制造”在全世界负有盛名,但事实上,日本制造一直不缺“造假”丑闻。比如说,2011年,日本奥林巴斯集团被爆财务造假,隐瞒亏损欺骗股东长达20年。2016年,日本三菱集团被爆油耗数据造假长达25年。尽管产品质量和品牌名誉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如今日本制造仍然在全球具有优势,主要原因是目前曝光的造假丑闻,主要出现在供应链和出厂环节,并非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等核心环节。所以说,日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还存在,只是当前这个竞争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日本制造应该如何继续走下去,是当前日本企业需要正视的问题。

竞争力下降 新招牌崛起

日本制造当前的优势主要还是在传统的工业产品方面,比如汽车、电器,但近些年,茶、化妆品、水果等食品及日用品,已成长为日本出口的“招牌商品”。

不过日本制造的传统优势正在快速削弱,比如在汽车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日本燃油汽车的市场迎来巨大考验,然而日本的几个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入并不多,进度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电器方面,日本制造也很久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还有日本曾一度制霸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如今的地位仍然远不如过去。

所谓的新兴“招牌”,其规模和市场也都远不能和传统的制造业相比较。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所谓的“工匠精神”基本只体现在工艺、精密加工上,而不是体现在“创新”上。所以我们能看到日本在产品设计上能做到精益求精,但是跟不上市场改变的步伐。比如日本能制造最高端的芯片,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手机品牌,如今日系手机在国外几乎销声匿迹;就连日本引以为傲的游戏产业,竞争力也大幅下滑,远不如美国。

总的来说,尽管日本制造仍然拥有优势,但日企不仅面临品牌信用被质疑的窘境,还面临着竞争力下滑的困境。

中日合作 必能惠及全球

日本制造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是一大堆问题的总和。日本人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安倍经济学不仅仅是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出口,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改变日本的经济结构,把日本从一个“低欲望”国家拉出来。

但是安倍经济学已经逐步失去了刺激效果,反而是美联储加息让日本经济更加萎靡。

因此,当前日本制造正处于十字路口。既然日本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那答案就应该在外部。有分析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加之资本自由化流动的加速推进,由本土及海外日企共同构建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日益扩大,并进一步呈现为世界范围内的庞大网络结构。全球化就是日本制造的新出路。

实际上,目前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快速发展产生的消费需求大增,日本是这个发展趋势的最大获益者之一。日本相关出口产品在亚洲有着相当重要的市场空间,安倍经济学通过量化宽松政策,使得日元贬值,增大了日本制造的出口价格优势,因此日本只有把握中国甚至亚洲市场,才能稳定甚至重振自己的制造业。

中国市场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重要的市场。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1年中日贸易总额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因此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日本制造”如果能与中国市场更紧密结合在一起,必定能产生惠及全球的经济效益。

日本最大阻力 或是美国

日本与中国的合作,不仅仅是东西卖到中国而已,中日之间可以实现互补。比如中国需要的高精尖技术,大部分日本是可以提供的,而中国能为新技术提供试点,以及最为直观的产品建议,甚至可以合作分担新技术的研发成本,为日本提供“创新”的动力。

中日合作的结果是双赢,这一点日本也很清楚。安倍第一次担任首相时,他被认为是亲华派的代表,中日韩自贸区也曾是安倍希望推进的。

但是这些合作最终都告吹了。真正阻碍日本发展的最大因素,或许是大洋彼岸的美国。日本如果无法摆脱美国的控制,那恐怕只能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