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世界杯中我记住的第一个广告,应该就是BOSS直聘了。

当世界杯赛况被热烈讨论的时候,很多球迷的目光被球赛间隙中穿插的广告所吸引,其中BOSS直聘15秒广告中年轻人精神亢奋列队整齐,手举横幅嘶喊出“升职、加薪、直接跟老板谈”的情景更引起了颇多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形式太过哗众取宠,令人反感。

世界杯之初我们同大多数观众一样,也被这疯狂的场景所困扰,但存在即合理,当我们仔细地把这广告又看了几遍,冷静下来综合思考这么做的前因后果,才看透了BOSS直聘这位广告主。

特立独行,视觉反转抓住眼球

从广告美学角度来讲,今天已经消解了传统审美的标准,当代艺术观念的转变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兼容性特征,从静观趋向于参与,从审美趋向于 “审丑”,从高雅趋向于粗鄙,从艺术趋向于生活。

高明的广告主第一大特征就是懂得如何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而BOSS直聘则是利用了超乎常理的言语和超越传统的行为一下抓住了大众眼球,契合人们的视觉反转需求,导致眼球经济的发生。

自1926年人类第一支电视广告在美国诞生以来,广告人已经对广告记忆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公关之父爱德华·伯内斯曾说过:“如果说宣传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的话,那就是重复。”

15

正如上学时老师让我们一遍遍背课文,本质上,品牌主就是要消费者去背你的品牌课文。

似乎短时间内吼叫式高频重复广告语成了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这也解释了BOSS直聘为何会选择这样一种看似怪诞、直白到底的广告形式。

以求职者的语态对现实进行戏谑表达

要总结BOSS直聘如何做到有效传播,一大半的原因在于它所站的立场——是真正从求职者角度出发,而“升职、加薪、直接跟老板谈”都是吸引求职者寻求工作的最具诱惑力的因素。

时下广为流传的词句都是伴随着被网友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而普及流传,如近期网络流行的“佛系青年”,就是初入职场的90后面对就业、生存各方面社会压力从内心深处表现出的迷茫、自我焦虑及无奈的感慨。

9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更善于运用网络语言,以调侃式自嘲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他们也是BOSS直聘最主要的受众群体。

此次,BOSS直聘的优势就在于它讲了年轻人爱听的“人话”,弱化了广告腔,它所强调的广告语就成为当下就业信息服务不充分、求职过程中求职人员处于被动地位现象的真实写照。

单从广告语本身来分析,BOSS直聘这几句口号用戏谑的方式贴近了年轻求职者的心态,同时它背后所反映的现状则是它能广为流传的本质所在。

只达成一个目的,让人记住

据统计调查,在历届奥运会144个赞助商中,能被大众记住的只占30%,70%的品牌被消费者忘记,也就是说70%的奥运赞助商都做了“冤大头”,而借力世界杯营销的广告主可能更是如此。

对于第一次大规模投放世界杯视频广告的BOSS直聘来说,它只有15秒,而和它的广告一起出现的,还有其他20支广告。

它只有一个目标:让看的人记住BOSS直聘

此情此景,。结果证明它确实做到了。

找工作属于一种泛用户、低频、较刚需的行为,一两年可能才用得上一次。所以受众无论是记住它的好,还是它的坏,只要你找工作时脑海里想到了它,那么这个广告的目的就达到了。

从百度指数来看,截止至6月20日,BOSS直聘的百度搜索量在世界杯期间连翻近3倍,移动端搜索指数同比增长280%,BOSS直聘在iOS的下载已经排名商务类免费榜单第一名。

从广告营销角度来讲,这可以称得上是一条合格广告。

为吃瓜群众提供世界杯社交货币

随着世界杯热度的上升,许多平时不看球的朋友也纷纷加入了世界杯的大讨论,而BOSS直聘的广告则为真球迷、伪球迷提供了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聊上两句的社交货币。

近期,BOSS直聘还上线了“世界杯后入职”的一个标签 ,打上标签的职位均允许求职者在世界杯期间进行沟通、面试,确定录用意向后求职者可选择世界杯结束后入职,这个小众功能让有求职、招聘意向的球迷员工和老板也津津乐道。

BOSS直聘页面截图▼

说回来广告的本质是商业传播,本身是招人嫌的,没有人会喜欢看广告,引发讨论则更不容易。但如果有个可以引起大家讨论的话题,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事件传播效果,增加严肃世界杯赛事外的趣味,也未尝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要知道想要在世界杯期间拍一支全国人民都忘不了的广告,背后的策略和思考远非常人所想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