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对于内容的获取都是被动的:打开书本默不作声的阅读,打开电视机收看节目、在影院安静观看电影……
但自从互联网出现,这种习以为常的“被动”体验被逐渐打破:早期,我们还只是在观看视频后留言表达自我感受;如今,我们会习惯于主动搜索感兴趣的内容、边看边发送弹幕表达即时感受、用点赞表达赞同的态度、将好内容一键分享给朋友……
从被动观看到主动交互,用户用来表达“对内容特别喜爱”的方式已相当多元。作为直观反映用户对内容喜爱程度的体系,视频平台的数据指标也不能停留在单一的播放量上,这种评价机制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的评分两极化、低评分高收视等问题,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于播放量“刷量”的质疑,内容评价机制的权威性和可参考性已在明显下降。
既有局限性,又可能缺失公正性,面对这些问题,答案自然而然是落在了内容评价系统的改造与升级上。
用户从“看”升级为“体验”,评价机制也该适时而变
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了《“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提出要健全科学的电视剧综合评价机制,旨在推进新时代电视剧精品创作。
政策已经给出了指引,平台必然需要适时而动。但“健全科学”的要求具体该如何落地?
腾讯视频宣布将于近期正式推出内容热度系统。该系统将传统播放行为、搜索行为及互动行为有机结合,以三大类指标构成的复合型指标,形成直观的内容热度值。
不难看出,腾讯视频是改变了以单一指标为主体的评价体系,通过内容热度系统综合三个维度的指标,可以更全面的衡量与展示内容本身的质量和当前受欢迎程度。而将播放、搜索与互动三个指标都考虑进去,也是腾讯视频应对用户行为呈现出的新变化、新趋势,而形成了可以综合反映用户对内容真实喜爱程度的系统。
具体来看,首先毋庸置疑,“播放”是行业内的传统指标,用户主动选择是否观看,是可以从“量”上直接体现出一部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搜索,则是用户主动意愿和需求的表达载体之一。在PC时代,用户从搜索引擎这一个入口进入去做全网搜索;现在则是根据不同的内容需求,在相对应的平台内进行搜索。但不论是在搜索引擎还是在各平台的搜索框,用户主动寻求获取内容进而搜索的行为是始终不变的。
也正因如此,搜索可以作为衡量用户兴趣和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用户在视频平台上进行搜索,也能够代表其已经历了从注意、产生兴趣到对作品形成记忆这一整个过程,足可见其对作品的关注和喜爱程度。例如去年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晚会火爆全网,腾讯视频用户搜索该词条的次数就达到了76万次,《端午奇妙游》播放量也达到1563万。
而互动,随用户在线上内容消费偏好和意愿的升级也日渐成为其重要需求。
在信息爆炸时代里,信息接收者与信息创造者的角色逐渐融合,所有人都有了表达自我的机会,成长于此的年轻一代更是习惯于随时随地随心的表达。于是,用户在当下不只是会观看内容,更是习惯于“体验”内容,例如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已是“边看边互动”的基础行动,发送弹幕早就成为追剧时的“标配”,同时平台还在以更多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互动体验。
据腾讯视频数据显示,92%的用户在观看视频时都会伴有系列的互动行为,包括搜索、关注、点赞、评论、分享等等。用户对于互动体验的热衷,将直接在作品播放时形成一个社交和互动空间,而在这一空间里,集体意识会影响个体对于作品的态度和偏好,也会使得作品逐步积累起真实的口碑。
三大指标各自有其加入的合理性,与此同时,结合三大指标的评价标准也体现着腾讯视频对用户的主动意愿和更多元需求的关注。内容本身就是要由用户投票,用户在平台浏览内容时的真实、高频需求不需要自己去量化打分,而是直接被平台所自然捕捉后为好作品背书,这样一来,作品获得的评价自然更为真实、合理、全面。
以小见大,评价体系的背后是行业发展
解决了过去单一指标无法综合反映用户对内容的真实喜爱程度的问题,腾讯视频的内容热度系统也是在为行业所用,以此来解决上述中提到对刷量问题存在质疑、单一数据存在局限性等问题。
行业内,对数据的质疑其实已经被反复提及。《人民的名义》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就曾多次公开表示,数据造假成为了困扰影视行业的一颗大毒瘤。行业被需要人为美化的数据所挟,上游制作方就得为此付出高昂费用,随之其重心就很难放在创作本身。并且美化数据让内容质量自然而然变成非重要项,势必会影响内容品质。
除了数据造假,单一数据的局限性也带来诸多影响。因为没能关注到用户的多元行为以及内容消费习惯的变化,评价机制很难全面展示出用户的喜爱度,内容创作者也就很难从这一系统中看出行业变化趋势以及获得正确的市场指引。
与此同时,用户真实内容偏好和需求无法被体察,对于内容品质、价值如何的评判就很容易产生偏差。部分优质的作品不仅会错失大批观众,也极有可能会错失与广告主展开合作的机会,长此以往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势必会被打击。
行业亟需一套综合性内容评估机制,来更全面、更准确的展示内容价值,引导内容创作。由此来看,腾讯视频推出内容热度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更为凸显。
对上游的创作者及制作方而言,适合当下且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风向标”,帮助其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更精准地洞察用户对内容的喜好和关注,更清晰地看到市场变化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指导后续创作。
与此同时,腾讯视频推出差异化的评价系统也可以作为“助推器”,来提升内容的创新动力。一部作品不会被单一的指标定胜负,而是可以更全面地被评估,这就给了创作者更多自信心和成就感,其创作积极性被激发,更多高质量、创新性的内容也会因此被创作出来。
站在下游用户和品牌合作方的角度上,内容热度系统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作品获得了更全面的评价,其实也是给出了一个“选片”的科学参考。直接消费内容的用户可以更快做出决策,也能够紧跟热点,发现更多热门好看的优质内容。用户个性化、持续变化升级的内容需求得以高效满足,随之也会进一步提升对作品和平台的好感和信任。
对品牌等合作伙伴而言,科学全面的评价系统也是提供了一个直观且全面的数据参考,可以帮其更快、更准地进行评估与选择。广告主们可以与优质作品展开更广泛的合作,而被科学评估出的更多好作品,也能够降低内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营销的投入产出比和营销效率自然都可以提升。
而放大视角从行业整体来看,内容直面大众,必须要有市场表现衡量指标,如果只是关闭前台播放量,虽然可以避免过度关注数据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其实新的评判体系仍有所缺失。如今,内容热度系统正是腾讯视频在建立起一个新的评判体系,为整个行业所用。
以小见大,适时推出新的内容评价机制,也是腾讯视频推进行业新基建的主体责任体现。内容行业的“不确定”是无法改变的先天属性,但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可以帮助非标的内容行业把握更多“确定”性,推动视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这一评价机制利用起来,上下游各环节都会有所依、有所获,行业正循环也自然由此实现。
内容评价机制的适时升阶,其实也是腾讯视频持续行动的一个切片。不论是助推优质内容产出,还是在规则革新、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升级,都是腾讯视频作为头部玩家正在做的事。
如今长视频行业已经整体进入成熟期,面对科学评价机制缺失这样未解的行业痛点,腾讯视频自然有责任也有能力展开行动,助推行业健康发展,维护行业整体堤坝的坚实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