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称为“救命稻草”的共享充电宝,如今失宠了吗?效益不足、转型困难,充斥在整个行业内的发展焦虑,让共享充电宝是否“电量不足”的问题再次被抛出。
而消费者对于共享充电宝消费体验的下降,最直观的原因还是集体涨价严重。据报道称,以往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租借费用只要1元左右,如今每小时多为3到4元,24小时封顶价格从20元到40元不等。而在景区、车站、酒吧等场景,租用共享充电宝一天的封顶价格最高甚至达到了99元。许多消费者都认为“租不如买”,这样的共识想必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来说,算不上好事。
有数据显示,在2017年到2020年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从0.8亿人增长到2.9亿人,但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15.6%,增长速度在明显放缓。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进入疲软之势,与人们线下消费力下降有关,但说到底还是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
共享充电宝本身的制造推广成本都不算小,但核心收入也不过是靠用户租借使用的支付费用来获得。相比于用户租借的次数和时长这些不可控因素,涨价便成为各品牌实现盈利最为简单的手段。但这无疑与共享经济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背道而驰。
其实,无论是共享单车、共享雨伞还是共享充电宝,它们的发展命运似乎很是相似。起初往往都是通过多次的重金投入,以低价补贴的形式抢夺线下点位来发展壮大的。
可一旦用户习惯被培养出来、市场发展成熟之后,投资方和运营方就开始了收益的回拢之路。采取的策略也不过是压缩毛利竞相涨价,最终买单的还得是消费者。可假如连消费者也不买单了,谁来扛住这些缺口呢?
产品和服务的高度同质化,导致各品牌之间没有太高的竞争壁垒。而前期内卷式的疯狂投入,又抵挡不住后期因涨价所导致的用户粘性降低。共享充电宝乃至整个共享经济行业的发展,该如何避免陷入这样一种粗放的死循环模式,应该成为品牌方和运营方不得不重新布局考虑的问题了。
问题固然存在,但就此下结论说“共享充电宝的消费市场就此终结了”也不免为时过早。以乐观的角度来看,随着智能终端的普遍率不断提升以及用户对手机的依赖不断加深,共享充电服务的需求依然存在,行业也依然拥有再次爆发的潜力。
只不过要想长久健康发展,共享充电宝行业还是要回归到良性竞争的队列中。考虑如何在投入与收益、价格与服务中寻求一个最优的平衡点,又该如何以技术的创新为用户赢得更高性价比的充电体验。毕竟若能将用户体验和产品服务置于重要的点位,远比只注重一时的利益要靠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