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美股盘后,中国UGC模式音频社区荔枝(NASDAQ:LIZI)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财报发布后,周四盘后股价累计下跌4%,报4.80美元。
(图源:雪球)
以下为近期关键数据表现:
作为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音频第一股”,此次是其上市后的第二份财报。在这份财报中,除了一些亮点,仍有不少问题延续至了第二季度。文章将重点分析第二季度财报的核心内容,并探讨公司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
营收“单核心”存风险 直播赛道日益拥挤
荔枝的业务主要有音频娱乐、播客及广告。而音频娱乐作为荔枝的核心业务,一直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营收来源。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音频娱乐收入为3.4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9%,较上一季度减少6.08%,本季度该收入较上一季度有所收窄。音频娱乐收入主要来源于语音直播获得的打赏,虽然荔枝主打UGC音频内容和交互式音频娱乐,但就目前的商业模式看,公司目前本质上更类似一家直播平台。
回顾近几个季度,该部分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但已经出现放缓的迹象。2020年第一季度音频娱乐收入为3.66亿元,环比仅增长1.66%,较之前几乎持平。
尽管音频娱乐收入有着不俗的表现,但结合目前的营收结构来看仍存在着不小的风险。据计算,第二季度打赏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98.07%。而17年至20年第一季度,该比例分别为96.2%、98.3%、98.6%和98.6%。不难发现该部分占总营收的比例愈来愈重,虽然第二季度该比例略有好转,但仍处于高位。这其实意味着荔枝在变现形式上极度依赖于虚拟礼物的销售。若大量头部主播离开,显然对整体营收的影响是巨大的。
此外,结合2019年互联网音频的行业收入结构来看,音频娱乐目前占总市场规模比重约为40%,内容付费和广告营销分别占总比重约为34%和21%。相比之下,以音频娱乐为核心的荔枝在营收比例上的确是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更值得注意的是,音频直播这条赛道也将日渐拥挤,荔枝的市场份额遭受侵蚀。根据《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网络音频平台呈现一超多强的局势;喜马拉雅牢牢占据第一梯队的位置,第二梯队的荔枝蜻蜓与企鹅用户渗透率达33.5%。
喜马拉雅已上线音频直播三年,其中高薪的语音主播已达千名。随着直播生态形成,不少音频直播公会也在其中形成。QQ音乐等音乐软件甚至是视频直播平台也新推出语音直播板块,字节跳动今年也在抖音内测了语音直播功能。而且视频直播本身也会在某些场景与其产生竞争,比如助眠、唱歌直播等。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公司进入语音直播领域,荔枝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
用户规模创新高 但付费率仍处低位
荔枝采取UGC模式,强调独特的社区文化,以全面地满足用户社交、互动等需求。自然地,用户相关的数据保持健康将会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总数达到5590万,较去年同期的4350万增加29%,较上一季度增长2.57%,继续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有更多用户正持续使用这款软件,对于其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不过,结合近期表现看,2020年第一季度的用户规模环比增加5%,2019年至今,荔枝的季度用户环比增速也一直处于个位数水平,用户规模可能已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
同样是以直播为主,荔枝与视频平台如斗鱼、虎牙等相比,在用户规模上则略显不足。截至第二季度,虎牙在国内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总数达1.685亿,移动端达7560万。而斗鱼则分别为1.65亿和5840万。音频相对小众,不比视频直播,同时暴露出音频市场规模的天花板相对较低。
就目前的网络音频平台而言,荔枝虽然在月活跃用户上排名第三,但相对于喜马拉雅和蜻蜓FM还有一定的差距。2018年-2020年,网络音频月活用户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喜马拉雅整体领先于其余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5月荔枝的月活跃用户数为1797.79万人,而喜马拉雅达9937.39万人,蜻蜓FM达2215.46万人,排名第二。
所以,在拥有一定规模用户基数却可能面临增长瓶颈时,无论是以直播打赏还是订阅服务获取收入,如何提高付费用户转化率成为荔枝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的付费用户为46.34万,较去年同期提高51%,较上一季度提高2.91%。结合近期表现看,付费用户数量同用户规模一样保持着增长趋势。
但目前付费用户扩张比例并不及活跃用户,使得付费率一直处于低位。第二季度荔枝的每月付费用户占月MAU平均在0.83%,而第一季度和去年第四季度分别为0.83%和0.76%,均未超过1%。作为同样采用UGC模式的平台,虎牙最新付费率约为3.68%,哔哩哔哩的付费率达7.79%,荔枝的UGC模式在激活用户付费意愿上的表现稍弱。可见,荔枝在付费率这一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UGC模式亏损难解 荔枝未来如何“破圈”?
总的来说,目前核心收入的增长是离不开付费用户数量上涨的推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又需要加重销售和营销费用以吸引用户,使得公司整体难以摆脱亏损的现状。因此,丰富新的变现方式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可以尝试音频业务的更多使用场景,实现全场景生态布局。实际上,荔枝也已经有所行动。去年公司已同小度音响开展合作,开始打开音频和物联网结合的应用场景。近期荔枝不仅成功完成接入,而且搭载音频互动功能,包括直播、连麦和弹幕等。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具备强大的潜在商业化能力。用户在车内收听节目,下车后可直接过渡到智能耳机,再到家中的智能音箱和厨房中的各种电器,实现不同场景的无缝衔接。若荔枝能够顺利将音频业务融入到物联网,将有助于拓宽自己的商业边界。借助物联网的流量入口,也可以进一步扩大用户群体。
然后,以“人”为主,帮助头部主播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也可以间接地拓展自身的盈利渠道。开放给主播更多的权利接入外部渠道,其中广告便是可以付诸实践的方式。
此外,鼓励用户创作,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播客节目。荔枝社区中不仅有主播,还有大量的用户在上传音频节目。本季度,平台累计上传的音频累计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96亿次。
海量内容创作者群体积累多样化的原创内容,可以从中筛选出大量的优质播客内容,并推动播客商业化。这将有效促进付费用户数量的增加,同时给创作者吸引更多元化的变现渠道。
事实上,听众对于播客节目商业化的接受程度并不低,这种方法是易于实现的。《2020年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报告显示,87.8%的受访者对播客节目的商业化持“支持”或“非常支持”的态度。这样来看,播客加速商业化并不违背用户的意愿,可行程度非常高。
管理层也在这一季度表示,在多元化上采取了行动。荔枝的创始人兼CEO表示,本季度在各种类型的内容中提供多样化的音频内容和交互式娱乐体验,例如生活与人际关系,脱口秀和ACG。通过拓展音频产品组合,探索更多社交娱乐功能可以提高用户参与度并且优化业务结构。
而对于物联网下的风口,喜马拉雅、蜻蜓FM也紧抓这一时机。喜马拉雅选择自研硬件设备,包括小雅AI音箱、Nano音箱等,延伸到生活场景各个方面;蜻蜓FM则与小米、天猫在智能音箱上开展业务合作,瞄准了智能家居这一风口。
在内容层面,喜马拉雅、蜻蜓FM等具有更高质量的内容吸引用户、提高用户粘性。喜马拉雅选择购买众多名人的版权来组成其生态内容,荔枝UGC模式虽然减轻了版权成本的压力,但是其生态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上产生的弱势,还可能面临用户侵权的问题。无论是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或是内容本身,面对的竞争同样十分激烈。
结语
综合来看,核心业务收入和用户数量上均保持增长,但亏损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且相比同行来说,更加单一的营收结构和较慢的用户增速在竞争中并不占上风。可以预见的是,荔枝必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
不过,目前上市仅过了半年时间,荔枝仍有许多可能。而且近期已经有一些动作,如果能够更好地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利用其用户基础,未来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效果还未显现,仍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