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频繁站上风口,平安好医生因此受益良多,股价在8月初创下新高,市值一度站上1400亿港元。
落户港股两年多来,平安好医生的市场关注度在今年持续走高,并在7月被正式纳入恒生科技指数。
在深受疫情影响的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实现营收正向增长,收入27.47亿元人民币,净亏损同比收窄22.1%至21.32亿元。具体来看,平安好医生旗下四大业务板块均在增长,其中,在线医疗业务大幅跃升,营收贡献首次超过四分之一,这将是平安好医生日后着重发力的方向。
平安好医生临时董事会主席兼CEO方蔚豪在业绩会上表示,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的用户教育在快速进行,越来越多的用户养成在线问诊和网上购药的习惯。
在线医疗收入同比增长106.8%
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既是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它们过去多年线上问诊布局成果的验收。
伴随着疫情期间线上流量的爆发,平安好医生将相关资源向线上医疗板块倾斜,该业务板块也回报颇丰。截至2020年6月30日,平安好医生核心业务——在线医疗业务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06.8%,在四大业务板块中增速第一,营收贡献占比25.3%。
在线医疗板块收入主要来自会员服务类产品,以及伴随在线问诊服务产生的电子处方购药业务。其中,会员服务产品包括健康守护360、私家医生服务。具体来看,会员产品在今年上半年总收入超4.2亿元,同比增长逾200%,超过2019年全年会员收入。
另外,截至2020年中,平安好医生已经为超过500家企业用户提供包括一对一私家医生在线问诊、线下医院门诊挂号协助、陪诊等一站式服务。
中报显示,疫情高峰期间,平安好医生App访问人次超11.1亿,新注册用户数量是疫情之前的10倍,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疫情之前的9倍。整个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日均咨询量达到83.1万人次,同比增长26.7%。
对平安好医生来说,疫情带来的巨大流量固然是好事,但在线问诊有非刚需和低频属性,如何将这些流量转化留存,是下一步要面临的挑战。
通过精细化运营,平安好医生正在引导流量向在线医疗和健康服务方面转化,今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转化率从2019年末的3.7%提升到了5.1%。
中信建投预测,私家医生服务一旦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用户群,会是一个很好的现金流业务。
政策利好,平安好医生的增长助推器
很大程度上,在线医疗业务抓住了公共卫生事件的流量红利,但从平安好医生所处的互联网医疗赛道来看,疫情期间相关政策频繁出台是更大的利好。
过去这段时间,国家卫健委联合医保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谘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互联网医疗机构针对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提供的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目前,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省等省市已经将部分线下定点医疗机构中常见病、慢性病的线上复诊及线上购药纳入医保。
从2014年互联网医疗的爆发元年甚至更早开始,整个行业都在等待政策开闸,成立6年的平安好医生自然也不例外,并已经为此做了多番准备。
早在去年8月,国家医保局将互联网医疗诊疗纳入医保支付后,平安好医生与福州市政府成立全国首家区域互联网医疗平台,接入福州市37家市县级医院及100多家基层机构,以福州市便民服务平台“榕医通”为入口,用户通过社保卡可以实现多家医院统一支付,今年7月,这一互联网医院平台已经投入运营。
截至8月中旬,平安好医生与线下医院紧密合作,与各地线下医院签约的互联网医院项目中,已经有14个项目投入运营,并积极接入当地医保支付系统。其中,平安好医生已打通东莞和银川的当地医保支付系统,为当地市民带来便捷、高效、安全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除此之外,平安好医生充分发挥在线诊疗优势,为广大公立医院赋能,为当地医院的线下用户提供在线复诊、续方开药等服务。
中期财报称,平安好医生将投入更多资源和资金,加快推进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步伐。
竞争加剧,平安好医生靠什么突出重围?
目前,无论是医保接入或是在线问诊,互联网医疗赛道中的竞争,已经从暗到明。
根据中报数据,平安好医生拥有8.2亿人次问诊数据库,自有医疗团队达1,836人,较2019年底增加30.3%,在线医疗服务共覆盖23个科室,超过3000种疾病诊断知识。
在打通线上线下方面,截至年中,全国有32个省级行政区超过11.1万家零售药店已纳入合作网络。而为了提升同城药品配送时效,平安好医生与合作药店推出了中心仓项目,已在广州、武汉、北京、上海等40个城市上线。数据显示,上线中心仓城市的订单量涨幅是未上线中心仓城市的订单量涨幅两倍。
总体来看,在上半年的疫情中,平安好医生的在线医疗业务跑在行业一线。但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政策红利释放后,如何在竞争中继续保持这一优势,是平安好医生下半年的新增长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