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稍显沉寂的滴滴,最近开始活跃起来。
9月29日,滴滴网约车表示,将于9月30日当日和快的新出租、花小猪联手发放1亿司机补贴,以鼓励更多网约车和出租车司机出车接单。根据滴滴智慧交通大数据预测,9月30日、10月1日、10月7日将是呼叫最多的三天,启程高峰将出现在9月30日,将成为年内“最难打车日”。
再之前,今年7月,市场有传闻称,知情投资人透露,滴滴出行正与投行洽谈,计划最快年内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目标估值超过6000亿港币,约800亿美元,有望成为近年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
随后,滴滴副总裁李敏于朋友圈否认了这一消息,“IPO不是滴滴当前最优先的事项,公司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曾经占领了国内网约车90%份额的滴滴,在2018年两次顺风车的恶性安全事件后,良好的发展势头也被打断。彼时曾有消息传出滴滴即将在2018年下半年谋求上市。此后近两年的时间里,IPO计划搁浅,滴滴亦被迫降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滴滴总裁柳青曾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滴滴的核心业务(网约车)已经盈利,或者说有些薄利了。”但就是这样谨慎的表达,也被诸多媒体质疑“7年亏了500亿,滴滴怎么就突然盈利了?”(引自“BT财经”)
当然,媒体的反应或许也过度了 ,一位接近滴滴的人士对财视传媒表示,“滴滴减少补贴就会盈利”。
网约车是号称万亿规模的天量市场,滴滴降速之时,也有不少新生力量想成为“下一个滴滴”。
几年前,风头正劲的滴滴和字节跳动、美团并称为TMD三巨头,现在看来,与其余二者相比,滴滴已明显掉队了。
滴滴“食言”多元化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滴滴估值为3965亿元左右,美团2987亿元左右,字节跳动在2124亿元左右。滴滴以绝对优势领先于TM。
转折出现在2018年,滴滴深陷公关危机,被迫面临严峻监管,之后的滴滴在与TM的估值/市值比拼中逐渐败下阵来。截至2020年,已上市的美团市值为1.4万亿港元左右,字节跳动估值为7080亿元左右,而滴滴估值仅为5000亿左右。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故事,也是寻找和延续生命线的故事。企业想要有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发展,必须找到自己的生命线。
字节跳动以算法为核心构建了一系列内容产品矩阵,它的生命线是智能推荐算法。
美团依靠地推铁军,一家一家拿下商户资源,团购、点评、外卖、酒旅等业务背后是难以复制的人力资源和商户资源,其中外卖和到店有极高的进入壁垒,是美团的两条生命线。
阿里从电商起家,电商是第一条生命线。以支付宝为开端的金融服务,孵化出的蚂蚁金服,是阿里的第二条生命线。
但,滴滴的生命线在哪?
2017年12月,程维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称,“纵向搞不定只能横向,这是中国特色。如果滴滴国际化失败了,我们也势必成为一家中国本土的竞争驱动的多元化公司,假设滴滴有那一天,我会认为这是一个战略的失败。”
然而,2020年,滴滴疯狂地进行多元化扩张。
今年3月,在上海、重庆、深圳等一线城市上线跑腿业务,随后又上线同城取件。这两项业务都没掀起太大水花,滴滴又上线社区团购“橙心优选”,几乎同步进行的还有同城货运。社区团购行业从业者苏慕曾对“连线Insight”表示,“这个行业的护城河现在来看就两个,一个线下门店,一个供应链,而滴滴这两个基因都没有。”而同城货运有货拉拉、快狗等更具优势的选手。
美团的多元化是以外卖业务为核心,向酒店、旅游、电影等领域扩张,在生活领域形成一条龙服务。相比之下,滴滴的多元化行业跨度过大,且业务之间的关联性不够紧密。在流量昂贵的今日,滴滴的新业务免不了要打“以补贴换市场”的价格战,如此下去,亏损将继续扩大。
另外,这样广撒网的行为,可能导致滴滴失去重心,本末倒置,最后有可能连基本的网约车业务都被人趁机分割。
滴滴的护城河在哪里?
滴滴的崛起之路可以简单概括为:起步——融资——烧钱贴补——再融资——烧钱抢夺市场——再融资——烧钱挤压对手——统一江湖——停止补贴开始提价。
滴滴早期的成功不是因为模式多牛,而是源于创始团队强大的执行力,当时出行江湖狼烟四起,能否脱颖而出取决于谁的团队执行能力更强。
早期的滴滴打车,用平台连接出租车司机和用户,基于LBS和数据分析来对用户与司机进行匹配。这个模式最终就是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算法,解决了配对的问题。早期的模式被复制的成本低廉,所以整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支具备强大战斗力和执行力的团队尤为关键,这也是滴滴早期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滴滴一路血拼,从投资者手里融到钱后立刻大幅补贴司机和用户,攻陷一座城市,钱烧完了再融,再攻陷另一座城市。最轰动一时的补贴大战,一年内滴滴烧了14亿,快的烧了10亿,把市面上的打车公司烧死了40多家。
滴滴当年靠补贴战赢下了江山,代价是从此欠下了“舆论债”。高补贴时期被惯坏的司机—乘客两端用户,根本不可能体谅想盈利的滴滴。司机收入不断降低,乘客打车费用又在提高,滴滴背上个“冷血暴利”的骂名怎么也摘不掉,滴滴出行仅仅是减少了一下司机的补贴,就几乎掀起了全网的讨伐。
用来铺设下沉市场的花小猪,依然离不开滴滴的老套路——补贴和砸钱。号称百亿补贴的花小猪主打廉价路线,用花小猪打车邀请好友注册完成,即可得3元,直接到微信钱包;好友7天内完成首单并支付,可得5元现金红包;好友完成第二单并支付,可再得10元。然而因为涉嫌违规,花小猪已经被多地叫停。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滴滴没有很强的护城河,商业模式很容易复制,所以滴滴更多的优势还是它的规模体量,然后去做加法。规模不等于护城河,护城河的基石只能是价值创造。低护城河也就意味着,在网约车这条路上,尽管做到了行业第一,但滴滴也从不缺对手。
2017年,美团高姿态入场,已经平静的网约车市场再起风浪。2017年2月,美团在南京上线打车业务,直到2018年3月,美团从南京打到300公里以外的上海,号称日均30万单。从美团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滴滴的护城河似乎不深。
企业是否有深护城河,有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这个企业是否具备抵御竞争对手价格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滴滴是没有的,滴滴一度以为自己拥有无法逾越的护城河。程维在2017年断言,中国网约车的战争已经结束,滴滴能够做到赢家通吃。
然而2018年滴滴正忙着补齐安全短板,三路大军挺进滴滴腹地,大有掀翻滴滴的底盘之势。第一路是以高德、美团为首的“聚合出行平台”,地图和外卖更具应用场景,用户在查地址、点外卖之际可以顺手打车,此类平台坐拥巨大流量,接入当地出租车公司,这种打法极具杀伤力。前不久,高德宣布与多家北京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将近一半出租车司机吸引到平台。接着又发动50多家区域性网约车平台,在早高峰对司机实施免佣金计划,明摆着是与滴滴在这些城市争抢运力。
第二路大军是一汽、宝马、东风等重资产传统车企。2019年3月22日,由一汽、长安、东风这3家国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共同成立出行平台“T3出行”,依照官方披露的发展规划,2019年-2021年,T3出行将聚焦网约车运营。
第三路大军是各地的网约车平台,以及以嘀嗒出行、哈啰出行为代表的移动出行平台在顺风车领域的围追堵截。据嘀嗒六周年内部信披露,截至2020年8月31日,嘀嗒注册用户数达1.8亿,顺风车业务覆盖全国359座城市。而据《2014-2020中国顺风车行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累计顺风车注册用户为3亿人,嘀嗒出行占据了顺风车市场60%的市场份额,而这在过去可是滴滴最重要的业务。
滴滴一统网约车市场的几次重大事件,均是资本撮合双方并购。滴滴与快的在补贴大战中烧钱严重,如果不是资本撮合双方合并,滴滴将继续陷在这场混战中,胜负难料。之后,优步(uber)中国在百度与优步全球的扶持下在国内长驱直入,直接攻下滴滴近三成的市场,滴滴依旧束手无策。最后依然是资本撮合,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业务。再后来,易到又以低价进攻,滴滴如果以低价应战,接下来就是更巨额的亏损,否则只能面对订单下滑的后果。最后易到的资方乐视遇资金危机,易到受到波及,自此没落。滴滴躲过一劫。
滴滴背后不缺资本,钱烧光了可以再融,但是商业世界最不缺的也是资本。滴滴数百亿的亏损,投资人数百亿的沉没投资,以及最近滴滴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筹备上市的计划,背后是着急的滴滴和失去耐心的投资人。
也许,滴滴正在布局的无人驾驶汽车,将成为滴滴的突破口之一。但看看百度的布局就明白,无人驾驶领域回报周期长、投入高、商业变现难,按照滴滴目前分散式的打法,是否能保证有足够的火力在无人驾驶领域突围,依然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