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11日益临近,不仅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争相斗法,医美行业等新面孔也加入到双11大促的行列中来。这不,最近,美呗举办了双11“正品风暴”狂欢节启动会,令人不解的是,其在双11玩法上着墨不多,反倒花了较大篇幅吹嘘自己和猛踩对手。

美呗创始人龚连胜表示,美呗以“正品”为基础,以“严选”“自营售后”为保障,做“医美互联网界的京东”,引领行业自律共赢,并暗讽像“淘宝”的友商乱象频发。既然美呗以更像“医美互联网界的京东”自居,那不妨来审视下它到底够不够格,以及它到底有没有乱象。

美呗偷换概念,或碰瓷京东

龚连胜提到“正品”“自营”等关键词,乍看之下,的确与京东画风很像,但仔细深究你会发现,美呗强调的点与京东践行的方式有本质区别,似乎有偷换概念的嫌疑。

在讨论美呗做“医美互联网界的京东”是否成立之前,先来分析下何谓京东模式。我的理解是,京东提供从上游采购到物流配送再到售后的一体化服务,每个环节都高度介入,给用户满满的确定性。换言之,自营是京东模式的核心,自己采购商品,进入自家和租用的仓库,再经自建物流之手送到用户手中。

医美行业主打各种医美服务和药械,且以前者为主。这意味着,身处其中的美呗主要做的是服务电商生意,与从事实物电商的京东有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使美呗做“医美互联网界的京东”站不住脚,违和感十足。

在我看来,如果美呗想要玩转自营,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路是效仿京东实现服务入仓。京东模式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商品入仓,按照这一逻辑,美呗应做到服务入仓,但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注定行不通。

一方面,与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不同,服务是虚的,你听过批量采购商品,但肯定没听过批量采购服务,完全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入仓操作也不切实际,倒不是因为美呗没有仓库(本来就没有仓库),而是因为服务侧重于亲身体验,用户必须到线下医美机构,才能享受到预定的医美服务。

因此,你会看到,商品入仓后,依托自建物流体系,京东可以把商品发往周边省份甚至辐射全国。反观无法实现服务入仓的美呗,具有极强的本地化属性,用户通常去所在城市的医美机构就诊,跨省就诊有是有,但因概率太低无法成为医美消费主流。

第二条路是自建医美体系。如果美呗在全国各地拥有自己开的医美机构,那它强调自营、做“医美互联网界的京东”一点毛病都没有,但这完全不太现实。要知道,医美机构属于重资产运营,抛开团队招募和培养不谈,光建设和运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还要在全国遍地开花,别说美呗这种融资总额不到2亿元的创业公司无法做到,即便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巨头也要掂量一番。

退一步讲,即便美呗不差钱,也不会选择自建医美体系,因为会拖慢扩张速度。如果真的自建医美体系,正确姿势是前期在一两个城市试点几家医美机构,待运营步入正轨后,才开始批量复制,但为了保险起见,也仅局限于几个省份,不可能一股脑在全国铺开,这与唯快不破的医美互联网领域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美呗的画风是整合全国各地丰富的医美资源,对接潜在医美消费者,本质上是平台模式,与淘宝负责搭台、商家负责唱戏区别不大,以医美之名干中介的活,承认自己是转诊就这么难吗?不知你发现了没,只有实物电商才有自营模式和平台模式之分,而服务电商只有平台模式可选,美呗自然也不例外。

或许是意识到自营两条路均走不通,美呗才会把自营侧重点放在售后上,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一方面,其模糊焦点,在自营本分上毫无作为,反而发力事后弥补的售后,属于典型的本末倒置,就算售后环节做到极致,也无法给用户带来安心、放心的医美体验。

另一方面,暴露出美呗过于张扬,企业售后服务有自营和外包之分不假,但凡是有追求的企业都会选择自营售后。以阿里为例,别看其是平台模式,但组建了庞大的CCO团队。如果美呗真的对自己有较高要求,那就没必要刻意强调自营售后优势,因为这是份内事。

或许,美呗鸡贼地认为,只要打出“自营”字眼,做“医美互联网界的京东”一说就成立,不禁让人质疑其在碰瓷京东、蹭京东热度。刘强东肯定不会承认,京东自营的重中之重在售后。综上所述,美呗做“医美互联网界的京东”的宏愿漏洞百出,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美呗生动诠释医美行业八大坑

除了不遗余力给自己塑造做“医美互联网界的京东”这一正面人设,美呗在双11启动会上还有意无意地踩对手,甚至直接点名友商,如果不是有秀肌肉环节,外界会误以为美呗专门开了场针对友商的批斗会。

据我观察,美呗在好几个层面内涵友商,其他方面我不做过多评价,唯独一点我忍不了,决定好好说道一番。美呗新闻稿这样写道,“得益于自身完善的保障体系,美呗医美成立九年来,网络上几乎无负面,与其他医美互联网平台负面频出形成鲜明对比。”

或许是为了踩友商,亦或是突出自身优越感,美呗还真是一点也不谦虚,吹牛不打草稿。别说其身处的医美行业争议和乱象频发,就算放在其他行业,9年几乎无负面,试问有几家企业能做到?更何况医美行业向来水很深,美呗能长达9年做到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几乎零差评,果真如此神奇?我看不见得。

龚连胜在双11启动会上指出“医美行业八大坑”,包括合规机构占比低、合法医师占比低、非法药械大行其道、非规范操作屡见不鲜、医美效果虚假宣传、暴露用户隐私、价格虚高、无安全保障,誓言要革黑医美的命。其实,美呗自身也存在上述问题,打铁仍需自身硬,先管好自己再谈引领行业自律。

以医美效果虚假宣传为例,去年9月,在长春上大学的卢同学通过美呗App加了一位客服,咨询隆鼻手术后,客服向她推荐某整形医院,并表示可以贷款整形,医院会全权负责帮她办理。在贷款4万元做完手术后,卢同学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效果完全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做完拆线之后整个鼻子又红又肿。

在用户愈发重视个人隐私的今天,美呗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许多美呗用户反映,称自己在美呗App留下手机号之后,经常接到整形机构打来的骚扰电话,不禁怀疑自己的信息遭到美呗泄露,吃过亏的用户吐槽其是“一个靠骗取用户信息为生的整形中介”。

就算在龚连胜最引以为傲的资质审核环节,声称医美机构入驻美呗通过率小于10%,仅为同行的1/5,但“科学严选”之下仍有漏网之鱼。绍兴维美美容医院被曝出器材、材料资质缺失,成都奕后心美眼整形医院情况更为糟糕,未获得公共资质、药品、器材、材料等相关资质。更让人揪心的是,两家被曝光的医美机构还只是冰山一角。

同时,美呗对非法药品的使用疏于监管同样令人不寒而栗。比如,用于医学齿科牙种植的“登腾”和“诺贝尔”,目前仍未获得我国药监局审批通过,却被义务傅式口腔门诊部、长沙美莱(口腔)等众多医美机构违规使用。

对了,医美行业对广告监管愈发严格,但美呗在利益驱使之下铤而走险,“水光针”、“鼻综合”、“三文鱼针”、“眼综合”、“芭比”等违规广告充斥平台,说明美呗对广告审核不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尽到监管义务和责任。而在对外宣传上,美呗习惯蹭明星热度,以达到宣传整容的目的,先后被张柏芝、薛佳凝以侵犯肖像权、名誉权为由起诉,至今仍未整改。

此外,美呗社区日记内容尺度过大,打色情淫秽擦边球也饱受诟病。算了,其槽点和猫腻实在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我很好奇,面对美呗这一桩桩一件件黑料,龚连胜自己心里没点数吗,还好意思高喊出“革黑医美的命”这一响亮的口号?难道是梁静茹给他的勇气?

毫不客气地讲,龚连胜揭示的“医美行业八大坑”,恰恰是美呗自身乱象的集中呈现,这些害人不浅的坑,其一个也没帮用户避开,拿什么给求美者带来充足安全感?话说,美呗在平台治理上几乎不作为,说得比做得好听,如何取信于用户?如何助力自身打开市场?

换个角度看,电商行业假货之所以屡禁不止,不是阿里、京东不努力,而是造假、售假等黑产链条始终存在,需要全行业、监管部门、用户等各方共同努力。医美行业亦如此,美呗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非个例,其他玩家或多或少也有,面对行业共同挑战,站在道德高度指责对手毫无意义,而应加强上下游产业链联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