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去几个品牌餐饮吃饭时,陆续收到办储值卡的推销,商家开出的条件可谓优惠:有当日办当日免单的,也有持有储值卡终身享受折扣的,还有充值多少返多少的。

餐饮商家办储值卡实质是让消费者预付费,这是一笔预先存放在商家账户里的费用。

商家在宣传中认为,这种方式能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但我个人的看法是,经历过疫情伤害的餐饮业,也意识到从消费者那里“众筹”资金以抵抗风险,这一招也是在借鉴其他行业预付费的经验。

然而,这类性质的“存款”,如果没有规范的监管,还将引发更大的问题。前有健身行业、美容美发行业跑路,后有最近曝出资金链断裂的教培行业。

过度金融化

教培行业的吸金能力比任何领域都强。

之前看到新闻,某地家长,月薪几千,却能给孩子在教育培训费上透支达数万;财新网的视频报道显示,优胜教育有维权家长,卖了房子给学校充值40多万……

这种“宁愿自己勒紧裤带,也要给孩子投入教育”的心态,对中国家长来说不在少数,也给教培机构的吸金带来自驱力。

但有一个问题需要厘清:家长们的“预存金”,收款方不是银行,而是商家!

参照银行体系,所有商业银行在他们的监管机构——央行那里都有“备付金”,也就是说,一旦商业银行资金上出点问题,央行会启动这笔钱来救急,以保证储户止损。

这是银行业最朴素的风控方式。

现在,各商业机构的预付金模式,也可以理解为“变向揽储”,各种眼前见得到的优惠,视为利息预支。这种行为与存款高度类似,但商家自身又不是金融机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钱从消费者那里收来后放在哪里?如何管理?监管机构是什么?

优胜教育这个案例还有些特殊性。因为他是一家存在十几年的教培机构,“霸道总裁”在公众节目上频繁曝光的加持,之前的履约能力等,都让它在消费者心中有很高的信用值。

但其实,优胜教育的运营方式,存在两方面的金融风险:一是销售端不断给消费者卖课,对新客促销可以理解,但他们还存在重复开发旧客户的情形——一些销售在消费者储值卡里还剩很多钱的前提下,依然重复促销。

从时间节点上来说,10月18日北京光华路总部家长维权,还有家长在10月10日接到充值邀约电话。北京郊区的一些家长因为是老用户,在国庆前后,便get到“充多少返多少”的大促销,这些家长表示:“过完节,毫不犹豫去充值”。

据了解,优胜教育的一堂面对面培训课收费在280到370不等,如果家长按一周一节课购买,一年便是52节课,一个家庭的投入至少在14500元,更何况这家教培机构针对的是6到18岁的全科教学辅导。

另一方面的金融风险在于,优胜教育总部通过“预投钱、后续返还”的方式,吸引加盟商的资金参与企业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优胜教育在全国400多个城市开设了1000余家直营校区。优胜教育旗下门店分为直营、代管和加盟三种类型,以代管和加盟店数量较多。

媒体报道出一种“加盟5.0模式”,内部称为“直营代管”模式,如果有人要办一个优胜教育的分支机构,需先向总部交40万元,总部派管理团队参与地方机构。对加盟商每月的收益承诺则是“无论盈余还是亏损,总部都与之五五分”,“经营得好,一般一年半回本。”

此外,加盟商为了新开一家分店,还需寻找合规的场地、以及投入装修等。也就是开一家优胜教育“直营代管店”,除去40万,还需要租房、装修费的投入。

我在一些加盟商的维权群里了解到,不少加盟商还不止投入一家店!

但上述加盟商表示,自今年7月起,就再也没有收到优胜教育的返款,由于派出的教师质量不理想,“学员从顶峰时期的20几位,降到2个”,他自己不得已,垫付了退学费,关停这个教培机构,而优胜教育的董事长陈昊再也没有回复过他的信息。

问题的根源

出于巧合,2019年几乎同期的10月11日,培训机构韦博英语也发生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这家教培机构比优胜教育早一年创办,同样倒在成立16年的时间节点。

今年疫情尤其加重了对教培行业的打击,2020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国线下培训机构注销企业数量为18885家,相当于平均每天近百家线下教培机构注销。

根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的报告,此次疫情,超过90%的机构表示存在大的影响,目前机构经营存在部分困难或严重困难。

这份报告显示,线下教育机构的资金压力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线下校区的课程预收款,如果学校不上课,家长就会要求全部退费;第二是疫情停课状态下,公司将面临三个月没有任何收入;第三是占很大比重的员工基础薪资、学校房租等各种固定开支。

至今,韦博英语的预付费赔付还没有后续,优胜教育的董事长陈昊也在找钱挽救企业,他发视频称,“资金缺口在1个亿,北京地区的欠薪、退款问题在5000万左右。”

疫情,加快了教育培训线上化的步伐,但像优胜教育这种之前以线下为主的教培机构,仍属重资产运作,消费者预付费、加盟商出资参与运营,在之前的十几年也还没有什么大问题,疫情影响到寒假和暑假的两次重要招生,也加速它现金流恶化。

陈昊本人透露,今年5月找到了5亿上市公司的资金救助,但由于受到优胜教育资金跑路事件影响,这家公司接到深交所的问询函,深交所要求该公司就“业绩承诺实现、交易的商业合理性、支付方式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解释。”

此后再无资本接盘优胜教育。

反思这件事,姑且认为预付费、加盟费为向社会吸纳资金的手段,但如果这笔钱不界定为“专款专用”,甚至由指定的监管机构代管,极易让这教培机构的资金流变得脆弱。

北京某教培机构的负责人向《财经》透露,“众多教育机构出于竞争需要,往往会提前动用这笔钱,拿来扩张师资力量、扩招学员,一旦摊子铺开了,新招收的学员数量却没有及时跟上,资金链必然会出现问题。”

中国幅员辽阔,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针对此类问题的措施,像浙江省教育厅在2020年2月就出台一个规定,其中有一条就这样规范教培机构的资产管理:

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当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各地要积极创新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方式,探索建立学费专户管理和第三方监管平台等,对培训预缴费用收支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田光成向新经济沸点介绍,教育部牵头对教培机构的监管始于2017年,当时主抓场地、师资等问题,到2019年常态化,从2018年起,就有明确规定,教培机构的收费“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浙江省的这一做法,他表示非常有必要,他同时介绍,在天津、陕西等地,不仅要求资质,而且还要求教培机构上交保证金,这样,“既不影响运营,也对教培机构有所约束,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先规范后发展。”

校宝在线的创始人、董事长张以弛则评价,外界对问题教培机构的批评集中在“盲扩张和没有做好预付款管理上”,他认为,教培机构如果没有预付款问题,也普遍存在供应链金融的缺位。

金融机构给沙县小吃贷款,会调出他们的经营数据作为参照,但是教育培训机构是一个信息化发达、数字化落后的领域,“由于对教育资产的质押有限定,一所学校或者培训机构的品牌及在校生价值,得不到金融机构的充分认可,基本无法变现为相关现金流。”

教培行业缺乏有价值的大数据,自然也就没有供应链金融的说法,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只有从社会去想办法,因此有对消费者的预付费和加盟商的加盟金,既无专款专项的规范管理,加之寅吃卯粮,遇到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便会引发教培机构的资金链紧张。

这应该是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