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未知,人无法语定未来,但可以把握趋势。
在最近二十年的中国商业大事年表里,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都是绕不过去的人物与企业,因为几乎在最关乎趋势的领域,都有阿里的身影,而其根源就在于阿里以互联网为“犁”耕耘了实体经济,并进而构建出一个既开放又闭环的“阿里生态圈”。
无从评价马云的“开炮”对与错,但至少有一家银行不在马云的“炮火”覆盖之下,这家银行就是区域银行中首个提出“生态银行”概念的长沙银行。以零售转型和数字化驱动为依托,长沙银行正在奏响一曲生态银行“三重奏”。
内外兼修,金融助力实体经济
在长沙银行的发展过程中,“生态银行”理念始终先行。财报数据则验证了长沙银行“生态银行”体系的成功。
10月29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长沙银行资产总额较年初提升13.66%,达到6842.49亿元,进一步夯实了资产规模实力。实现营业收入131.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72%和2.42%,前三季度该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1.67%,在上市银行中处于前列,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的产业与投资生态正是生态银行“三重奏”的第一重奏鸣曲。
长沙银行以持续深化产业洞察能力为核心,着力构建商行+投行、线上+线下、科技+生态、金融+非金融的公司业务新模式,围绕打造“最懂产业的专业银行”,加快构建产业生态。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2020年1-9月,长沙银行新增对公有效结算户16554 户,新增交易银行客户744户。主承销债券发行20支,发行金额154.4亿元。新增绿色金融投放 68.39 亿元,新增科技金融投放 38.19 亿元。
与此同时,其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聚焦能力提升,持续优化资金业务,构筑起聚焦价值创造的投资生态。截至 2020年 9 月末,该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 352.04 亿元,较年初增加 245.56 亿元,增幅230.62%,净值型产品占全部理财余额提升至 72.77%。
坚持深耕湖南和县域下沉是长沙银行“生态圈”根深叶茂的基石。作为湖南首家上市银行,长沙银行全行拥有30家分行(直属支行)、 314个营业网点实现了湖南省地市州全覆盖,以及4608个农村金融服务站确保对基层金融的“精准滴灌”。公开数据显示,该行存、贷款在湖南的市占率分别由2019年末的7.4%、6.1%提升至2020年9月底的8%和6.4%,客群基础进一步夯实。
深耕才能生根,长沙银行懂得这个道理。
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该行资产规模突破6800亿元,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581.72亿元,较年初增加709.94亿元,增幅18.34%;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3092.67亿元,较年初增加489.44亿元,增幅18.80%。从中不难看出,长沙银行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展现出超强的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有了足够深的地缘护城河为基础,长沙银行更好使出“生态银行”的看家本领。通过融合公司与零售业务条线,以工资代发等为链条,抵达高阶零售客户。
更重要的是,长沙银行的“生态圈”从来不是闭合运转,而是开放式向外周延。
与科技巨头“打成一片”
继2019年“数字驱动元年”之后,长沙银行于2020年又跃入“数字驱动提质年”,通过大规划、小场景、敏捷迭代推进数字化转型。
立足于数字化的科技生态,正是长沙银行“生态银行”三重奏的第二重奏鸣曲。
从动作来看,2020年以来长沙银行依托“科技引领、数据驱动”,构建起“线上+线下”、“客户+账户”、“数据+生态”、“体验+口碑”的金融新零售模式,全面推动零售业务转型。
构建“生态银行”,离不开金融科技的推动。长沙银行不断深化科技与金融、生态与场景的融合,持续推进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体系再造。
无论是数字化赋能,加快构建长沙银行“16213+”数字银行体系,还是敏捷组织塑造,都是为建设面向零售小微的本地生活生态、面向公司业务的投行生态和面向资产管理的投资生态提供强大的科技与组织支撑。
此种再造的“魄力”无异于“刀刃向内”,目的正在于“向内生增长要动力”。
内部的“生态银行”构造清晰了,长沙银行并没有满足于“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把目光望向了科技巨头,向外部力量借力。
今年9月,长沙银行联合腾讯、阿里、华为、中国银联、科大讯飞和湖南大学等48家单位共同组建金融科技湘江生态联盟。
长沙银行的思路很明确,“生态银行”并非一地一隅的银行,也并非一行一业的银行,而是开放与无界的银行。
金融科技湘江生态联盟既可以借助“科技巨头”的实力提升长沙银行在数字化应用细分领域的技术和业务优势,又可以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金融科技生态。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开放的生态联盟平台,围绕金融科技产学研用,助力实体经济,赋能普惠金融,服务社会大众。
正如长沙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玉国所言:联盟秉持平等、开放、连接、共创的原则,为湖南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这又是一种“境界”,“生态银行”并不排外。
有着“硅谷精神教父”之称的KK(凯文·凯利)曾在《必然》一书中预测,当下我们所进行的商业模式的转变正是在优化人们的体验。通过各种元素的重混来找到全新增长极,并为当下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找到新的应用土壤。
长沙银行“生态银行”战略发乎于此,也成就于此。
目前,长沙银行核心业务场景已实现100%线上化,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实现大幅提升,成为中小银行拥抱金融科技的样本银行。
从“网红”中来,到网红中去
“我打飞的到长沙,就为一杯奶茶。”
为了一杯茶颜,很多人打飞的去长沙。而每一个打飞的来长沙的茶客,其后带动的更是长沙的吃喝游购娱消费,有力刺激了长沙经济内需与活力。
这就是网红城市长沙的魅力,而坐拥一座网红之城的长沙银行,更善于发挥这“我这该死的魅力”。
2020年半年报中,长沙银行首次明确提出“本地生活生态”概念,其核心思想就是覆盖吃喝玩乐、医教游养的场景,连接政府、商户、和消费者的流量。
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而要拿到“流量的牌照”,非有“生态圈”不可。没有生态圈,所有流量都是公域流量;有了生态圈,才能形成闭环的私域流量池。
KK在《必然》中陈述了一个趋势:实体行业已经开始网络化,此种网络并非狭义上认为的互联网,而是更为广义的理解,即传统层级化的结构逐步演变成网络化的结构。
在中国互联网商业的世界里,最为成功理解这句话的人当属马云,从“书生马云”的年代他就试图以“中国黄页”来链接实体经济,并以此为原点,一路“折腾”出了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改变并塑造了零售和金融两大商业体系。
马云的成功正在于对互联网的谋篇布局,构建了一个既开放又闭环的“阿里生态圈”,而这正是无数商业模式的终极奥义:共生方能共赢。
长沙是一座网红城市,无论是历史深度、文化底蕴、还是消费经济和娱乐休闲,从每一个维度上来看,长沙的网红烙印都足够深,而诞生在这座网红城市的长沙银行,也正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逐渐成为长沙的“网红”。
B站上有一个短视频合集,几个“打工人”正在为中午吃什么犯愁,这时视频中跳出一个画面:“想吃别纠结,来弗兰社,你想吃的啥都有。”
这正是长沙银行上线的“弗兰社”客户权益平台给长沙市民带来的新场景消费体验。
这不前两天,长沙银行“弗兰社”首届嗦粉节在网红嗦粉街又“玩了一票”,长沙的湖南米粉各路“门派”带着自己的当家“明星”纷纷参赛,活动吸引了近万名市民来到嗦粉街,纷纷打卡,一起“元”气嗦粉。
“弗兰社”首届嗦粉节现场
事实上,长沙银行围绕年轻人“吃喝玩乐美”的需求,推出“弗兰社,通过快乐商城+呼啦支付,链接本土生活,平台化赋能中小商户,联动商户端与用户端,形成用户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加速构建金融+生活的金融生态圈。
零售业务占比数据可成为直观印证长沙银行“生态圈”特别是本地生活生态成功之处的一个表征。
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长沙银行零售贷款占比在同业中位居首位,优势明显;截至9月末长沙银行零售客户数达1429.24 万户,较年初新增 103.28 万户,叠加其丰富的本地生活场景,零售业务大有可为。
从“网红”中来,到网红中去,用不了多久,“弗兰社”也会成为网红,而这正是得益于长沙银行的“生态银行”战略。
立足于场景消费的生态,堪称长沙银行“生态银行”三重奏的第三重奏鸣曲。
凭借着产业生态、投资生态、科技生态与场景消费生态的乘数效应,长沙银行已逐步构建起生态闭环,也真正奏响了“生态银行”的三重奏鸣曲。
KK的预言在中国的零售商业已经得以实现,如电商里的阿里巴巴;而在银行业特别是城商行领域正需要找到新的实践者,一如长沙银行的“生态银行”新玩法。
易中天在《读城记》一书中所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因为个性鲜明才会有魅力。”
长沙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因为橘子洲头、因为湖南卫视、因为茶颜悦色、因为岳麓书院,自然也就“网红”起来了。
而生长在这个“网红城市”的长沙银行,早已融入了城市的底色、网红的基因,以其独有的气质在中国的银行业中独树一帜,并正在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给人们留下的刻板印象,更跳跃、更生动、更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