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会选择宝沃吗?
近日,据愉观车市报道,小米在造车上与宝沃汽车有过深度洽谈,但因双方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实在太悬殊,目前谈判已经戛然而止。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雷军想借陆正耀的资本困局顺势将宝沃收归囊中,但是出价太低,如果陆正耀答应了,在宝沃汽车项目上就会血亏。”
此前,陆正耀为了收购宝沃汽车,花费了41亿人民币,本想着搭建自己的汽车帝国,但随着瑞幸咖啡爆雷,也波及到了宝沃汽车。连线出行曾在文章《销量骤降,宝沃最终还是被陆正耀拖累了》中详细解读过。
至今,宝沃汽车还处于停工状态,不过宝沃汽车的基础尚在,它的车厂、整车制造能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整车双生产资质,对于小米来说都颇有诱惑力。
宝沃汽车密云工厂,图源宝沃汽车官微
如果小米顺利收购宝沃汽车,其立马就拥有了年产36万辆整车的工厂。
不过,小米的选择也不只有宝沃汽车, 目前国内不少中小车企面临破产重组的困境,等待着有人伸出援手。
而小米也一直被曝出在与不同的车企谈判,此前,小米就与比亚迪、长城汽车、众泰汽车等传出过合作,但均被否认。
如今,随着小米正式官宣造车,寻找各方的合作伙伴势在必行。
据连线出行梳理,小米虽然早已布局汽车上下游,但其在核心技术方面并没有过多积累,这意味着小米造车,几乎是“从零开始”的状态。
雷军曾表示,小米汽车最快三年内上市,但在当下没有太多核心技术积累的背景下,小米需要加快造车速度,而最终确定走代工还是收购资质、自建工厂的路线,或许在不久后也将得到确定。
1 、宝沃,值不值得小米接盘?
陷入困局的宝沃汽车,成了雷军想要“抄底”的对象,但一直讲究“性价比”的雷军,提出了让陆正耀很难接受的低价。
如果不是瑞幸咖啡爆雷,宝沃汽车目前还是陆正耀汽车帝国中的关键一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如今,宝沃的境况可谓经营惨淡。据北京商报报道,当前由于订单不足,宝沃汽车工厂已经停产数月,车间外停放着大量库存车。
神州系已经很难维持宝沃的正常运转,这可能是小米收购它最适合的时机。
宝沃汽车还有多少价值?
据公开资料显示,宝沃汽车工厂位于北京密云区,整个厂区占地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冲压、车身、油漆、总装等车间,拥有完整的整车生产工艺,工厂现有员工1900余人。
宝沃冲压车间,图源宝沃汽车官微
2018年,宝沃汽车密云工厂二期项目完成后,宝沃汽车工厂具备年产3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并兼容传统能源及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满足欧盟、北美、中国标准对于智能驾驶辅助、车联网的检测要求及未来的拓展空间。
更为关键的是,宝沃汽车还同时拥有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整车双生产资质,这对于小米来说,可谓捡了个现成的便宜。
相比之下,造车新势力光在建设工厂和购买生产资质方面,就已经花了不少钱。
2018年,理想汽车花了6.5亿人民币购买力帆汽车的生产资质,而在理想汽车上市前夕,创始人李想曾在朋友圈透露,五年理想汽车一共花了十亿美金(约70亿元人民币),其中20多亿元用于建设工厂和购买生产资质。
自建工厂花费昂贵,而走代工路线的蔚来,在生产方面也没少花钱。
从蔚来汽车2019年报可以看到,截至2019年底,蔚来向江淮汽车支付了6.04亿元人民币。这一价格,足以蔚来收购一张生产资质。
与此同时,江淮汽车为了给蔚来代工,自身也投入了不少资金。
根据江淮汽车对外发布的《江淮汽车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公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建设项目总投资额金额约为23.73亿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约为15.75亿元。
蔚来合肥制造车间,图源蔚来汽车官微
江淮为蔚来专门打造的代工工厂,甚至一度被李斌称之超过保时捷工厂。究竟能否超过保时捷工厂还有待验证,但李斌的话或许足以说明蔚来生产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体系。
相较来说,宝沃汽车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体系也足够能打。公开资料显示,宝沃汽车密云工厂是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能工厂,可以实现八种不同车型混线生产线,也就是可以同时完成八车型在同一生产线无节拍随时自由切换试生产。
具体而言,宝沃汽车工厂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整线自动切换模式;拥有的222套柔性NC机器人定位系统还可满足同一条生产线不同车身的定位;超过5000个车身焊点数全部由机器人焊接,实现误差不超过0.3毫米的零件精度、22000多个整车测量点和超过290种内饰配件的精细匹配。
可以说,宝沃密云工厂拥有高度柔性化生产能力、先进生产工艺,以及超高自动化率。这一制造水准,在国内胜过了绝大部分车企的制造工厂。
根据小米汽车前期制定的100亿人民币投资计划,收购宝沃汽车,不仅能够拥有双生产资质,还能获得现成的世界级制造工厂,以及一众汽车工人。
可以说,宝沃是一个优质选项,不过,小米的可选项,也不止宝沃一个。
2 、小米还有哪些选择?
小米造车,从来不缺“绯闻对象”。
据连线出行不完全统计,无论是代工,还是直接收购具有生产资质的车企,小米与多家车企传出过“合作”。
其中,代工方有比亚迪、长城汽车、北汽、小鹏汽车等,而可能被小米收购的车企则有宝沃汽车、众泰汽车。
这或许也意味着,除了深度洽谈过的宝沃汽车,小米造车其实还有众多可选项。
就在小米正式公开造车前几天,路透社还援引知情人士言论表示,小米拟利用长城汽车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并瞄准大众市场。但很快,这一传言被双方辟谣。
其实,小米与长城汽车传出合作,也并非空穴来风。
去年,在第十八届广州车展期间,长城汽车高端品牌WEY就与小米合作推出了VV5元气橙版车型。该车型注重新车智能和社交属性,为此还向小米社区开放产品、资源和场景,希望通过小米年轻用户带来销量。
更早之前,小米也与长城汽车旗下年轻品牌欧拉展开用户生态方面的合作,双方在用户经营联动、新零售渠道共建、IoT物联网服务、5G及AI应用场景生态服务上达成深层次合作。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作为国内自主车企三强,也有足够实力为小米汽车代工。今年1月,长城汽车第1000万辆整车下线,正式成为国内首个聚焦SUV和皮卡品类进入“千万俱乐部”的车企。
据未来汽车日报报道,当前,长城汽车的整车生产基地已覆盖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华北地区设有保定、徐水、天津三大整车生产基地;重庆永川生产基地领航西南地区;泰州工厂所处的华东地区还分有平湖基地、日照、张家港基地及长城控股华东(上海)总部基地。
长城汽车生产基地,图源长城汽车官方
在智能化方面,目前长城汽车90%车型已经实现了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WEY、欧拉品牌车型已全部实现车联网应用覆盖,哈弗品牌近90%车型已配备车联网。
作为一家经历了三十年风风雨雨的车企,长城汽车的自身实力显然足够为小米汽车代工。
除了长城汽车,比亚迪也多次被传出是小米汽车的代工方,比亚迪与小米的渊源也由来已久。
早在2014年,比亚迪电子就与小米展开合作,直到2020年一共合作了三十余款产品,双方还共同创立了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手机领域的技术。除此之外,部分小米系列手机,也可通过与比亚迪云服务应用程序相关联激活移动NFC车钥匙,实现打开或关闭特定的车门。
更为关键的是,比亚迪在汽车领域建立了全产业链生态,其不仅拥有整车制造能力,还在动力电池、电控、电驱等三电技术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也就是说,如若小米汽车与比亚迪合作,其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制造,比亚迪都能够全面覆盖。
除了采用代工模式,小米更可能通过直接收购车企的方式,以此实现造车。
此前,小米与众泰汽车也传出相关合作,原因则是众泰汽车正处于破产重组边缘,需要“接盘侠”,而小米或许将成为预重整投资人之一。
不过,4月6日*ST众泰发布公告称,小米未与众泰汽车签订合作协议,而是由上海和湖南两家投资公司参与了预重整。
但公告中还提到,目前还在进行内部评估,两家投资公司尚未进一步明确投资意向,是否最终决定重组众泰汽车,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就是说,小米其实还有机会入局。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众泰汽车在全国多地均布局了工厂,拥有现成的车间和生产线,同时众泰汽车自2018年推进新能源汽车开发项目后,已经投入了6.3亿元人民币,拥有部分技术积累。
小米“接盘”众泰汽车,同样可以一次性解决资质、土地、厂房、生产线等问题。
对小米来说,随着国内中小车企陷入经营困局,其选择范围反而有不少。当前,小米或许纠结的是该选择哪种生产方式或哪家车企。
3 、小米造车的最佳路线是什么?
“做一辆车的周期比较长,快一点也需要三年时间,所以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决定小米电动汽车会以什么名字命名。”雷军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含糊地提到了小米汽车上市的时间。
而从雷军公开发言梳理,小米第一台汽车将会走中高端路线,价格可能在10万到30万区间。
作为一家手机厂商,小米虽然早在汽车领域布局专利、投资上下游企业,但其在核心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积累。
据企查查知产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3月29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6758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211项。
小米车载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专利,图源企查查
通过梳理发现,小米申请专利主要在智能座舱、行车安全和硬件方面,其中包括了车辆安全系统盲区监测、驾驶过程中的休息提醒方法装置、远程操控汽车的方法装置及终端等方面的专利。
不过,小米虽然早在汽车领域有布局,但在智能汽车最核心的智能驾驶系统、自动驾驶芯片、三电领域等方面,并没有太多积累。这也意味着,小米要想造出真正获得市场认可的智能汽车,还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而小米汽车要想在三年内上市,可见从零开始是不现实的,那么小米最佳的选择或许是遵循小鹏汽车的路线,先找代工车企造出汽车,后续再拿到生产资质,自建工厂生产。
2017年,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签订合作制造框架协议,双方初步确定合作产能每年5万辆,合作期为4年。
但与此同时,同年5月小鹏企业也投资了20亿元自建了肇庆工厂,其全面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采用了MES制造执行系统,总产能为10万辆。
该自建工厂在2019年竣工后,小鹏P7也走上了自主生产的道路,而在去年3月,小鹏汽车通过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也获得了相关生产资质。
随着小鹏汽车逐步受到市场认可,4月8日,小鹏汽车还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完成了武汉智造基地签约,占地约1100亩,规划产能10万辆。
这是继小鹏广州和肇庆生产基地之后的第三家工厂,如果三家工厂同时开工,小鹏汽车将拥有30万辆年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与雷军渊源匪浅。作为武汉大学毕业的学子,小米的第二总部就选在了武汉,而在小米官宣造车后,武汉城市留言板也瞬间挤满了希望将小米电动汽车引入武汉的建议,一时间还引起了武汉各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雷军也是小鹏汽车的投资人,其通过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两次投资了小鹏汽车,而雷军也是蔚来汽车的投资人。
可见,雷军早已熟知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态势,而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的发展路线,也将为雷军提供各种思路。
不过,尽管雷军还在纠结小米电动汽车应该叫什么名字,但按照三年时间来算,留给小米造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