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有的品牌在继续攻城略地,誓要再次冲击高端机市场,而有的品牌却在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2017年7月17日晚,位于珠海市情侣路野狸岛的珠海大剧院格外热闹,剧院外讨论声不绝于耳,许多等候入场的魅友们非常激动,等待着魅族年度旗舰魅族Pro 7的到来。

也是这场发布会,逐渐拉开了魅族回归小众,告别“大众市场”的序幕。

在发布会正式开始前,按照以往的惯例,魅族会邀请嘉宾进行一段表演,而本场发布会的开场嘉宾,深圳交响乐团演奏的曲目是《草原月色》。

这首悠扬的乐曲,仿佛将人们带到了晚风刚刚吹过的草原,月亮慷慨地将每一缕月光洒给嫩草。同时,乐曲也让我们的回忆起魅族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一发布就惊艳全场的魅族M8、有受到部分用户质疑的魅族MX4系列,也有相对平庸的魅族MX6。魅族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或成功或失败,都是证明自己存在信号。

现在距离魅族18系列发布会已过去了一年有余,去年的4月初,魅族18系列已发布一个多月了,然而截至本文发稿前,网络上仍没有魅族19系列有关的市场预热消息。在魅族官方的微博评论区里、在抖音魅族官方直播间中,不时有魅友发问,“魅族19呢?”

过去一年的魅族,似乎很难用发展顺利来形容,市场上传出的被吉利收购的消息和重启魅蓝的举措,或是2021年魅族经营困难的佐证。要知道,2020年魅族仅靠魅族17系列两款机型就实现了盈利,而变幻莫测的手机市场和受疫情影响的供应链环境,似乎并不想给魅族机会,此时的魅族,或也将如当初锤子手机那般,站在了品牌发展的十字路口。

至于事件的开端,则要从魅族Pro 7开始谈起。

魅族Pro 7,魅族发展的转折点

在魅族Pro 7系列发布之前,魅族早已开始调整产品架构。除魅蓝外,原来作为魅族手机最重要产品线的MX系列被逐步弱化,Pro系列由此继承了魅族手机当家旗舰的称号。对于一个手机品牌而言,主力旗舰机的市场表现,会对品牌的整体运营产生许多影响,魅族Pro 7系列的表现也同样如此。

时间来到2015年,在魅族Pro 5发布后,魅族发展形势一片大好。Pro5借助着三星Exynos 7420芯片的卓越表现,用户口碑要好于许多搭载骁龙810的国产旗舰机。此时的子品牌魅蓝成立已有一段时间,发布了魅蓝note和魅蓝2等高性价比机型,逐步打开魅族手机的市场销量。

可以说,魅族Pro 5的市场表现立住了魅族品牌的市场地位,魅蓝系列则是魅族手机的补充,让用户有更多选择。不过尴尬的是,魅族和魅蓝的品牌平衡被快速打破。

在魅族Pro 6系列上,没能再次吃上三星芯片的市场红利,Pro 6和Pro 6s搭载被网友们称为“一核有难十核围观”的联发科X25芯片,两款机型除了优秀的手感和类似苹果3D Touch的3D Press压力触控功能,没有太多产品记忆点,反而被不少用户吐槽游戏性能表现差和续航时间短等问题。

作为对比,以“青年良品”为品牌内核,面向年轻人和注重性价比人群的魅蓝发展迅猛,连开多场“演唱会”发布新品。也正是这一年(2016年),魅族手机销量达到顶峰,创下2200万台的销量记录,其中有相当多的销量由子品牌魅蓝贡献,魅蓝的市场风头大有盖过魅族品牌之势。

在此之后,魅族Pro 7系列的市场表现极为关键,它既要承载魅族手机高端突破的责任,也要在市场表现力和用户口碑上为魅族品牌争到更多“分数”。至于最后的结果,Pro 7系列的表现并未达到魅族的预期,用户口碑甚至不如上一代Pro 6系列,魅族的一系列改变也由此开始。

不被市场认可的魅族Pro 7系列,Plus至臻版的价格高达4080元,Pro 7联发科X30版的价格也达到了3380元,价格远高于同期的小米数字系列。从产品设计理念到价格,不被认可的Pro 7系列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魅族的公司经营和品牌形象,黄章也称,要对Pro 7产品定义和造成库存的问题追责。

在魅族Pro 7系列发布的这一年,黄章宣布重新出山打造一款梦想手机,迎接魅族的15周年。

此外,经历了魅族Pro 7系列的失败后魅族的变化不断。魅族手机产品线被压缩,魅友们再也等不到MX7,MX系列和Pro系列被随后的数字系列取代,魅蓝品牌也被取消,至于魅族三剑客(白永祥、杨颜和李楠),也相继离开魅族。

魅族15系列之后,魅族的路走歪了?

2018年4月22日,位于浙江嘉兴的乌镇天气比往常多了些许燥热,最高气温达到三十摄氏度,但丝毫抵挡不住魅友和许多科技数码媒体们的热情,他们都在等待着黄章称之为“小试牛刀”的魅族15系列的发布。

在发布会上,登台介绍产品的是时任魅族首席营销官的杨柘。以往听惯了老白(白永祥)不标准普通话的魅友们,可能开始有些怀念过去的魅族发布会,但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魅族15系列开始,魅族的产品和市场策略都在发生变化。

产品端,4月底发布的魅族15系列刚亮相没多久,9月就迎来了魅族16系列,看似魅族旗舰换代速度在加快,本质上15系列更像是契合魅族15周年和转型做的过渡产品。

市场端,魅蓝系列被取消,可能是考虑到元器件库存等因素,推出了魅族X8和魅族V9等性价比机型,同时线下销售渠道也不断减少,许多门店不是倒闭就是转投其他手机品牌。至于往后几年的魅族,市场运营基本都围绕数字系列展开。

这也就不难理解被网友们称为“万物皆可OTA”的魅族手机系统更新方案,毕竟每年发布的机型十分有限,为了保持市场热度和减少老用户流失,只能以OTA的方式应对。

魅族15系列开始,魅族再次回归“小而美”,2020年时只发布过魅族17/17 Pro两款机型。然而其他国产厂商,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近身肉搏,在本该继续吸引新用户的时刻选择偏安一隅的魅族,面临着市场热度降低、销量下滑等现实问题,这也许是其选择回归小众的代价。

2020年第三季度,CINNO Research的销量监测数据显示魅族的市场份额仅有0.3%,推测单季度的销量已经下降至20-40万台之间,全年销量可能在100-200万台之间。对比2017年的近2000万台销量,2000万到200万的跨越只经过了三年。

一方面,产品线收缩的魅族仅靠数字系列撑不起足够的市场热度和销量,只取消了魅蓝却没能拿出相应的替代方案,白白贡献出需求量巨大的千元机/百元机市场;另一方面,收缩产品线的方案更像是在逆潮流,小米独立出红米单独扩市场,华为、OPPO和vivo也都发展自己的子品牌,就连高冷的苹果,也推出SE和Mini这样的主打细分市场的机型。

2021年魅族也意识到产品线过于单薄的问题,推出魅族18X的同时宣布魅蓝回归,发布面向百元机市场的魅蓝10补救,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魅族的两款新机型,都吃了原来压缩产品线的亏。在魅族18X上,用上了供应链的公模,产品外观设计和格力大松TOSOT G7如出一辙,魅蓝10则虽有魅蓝之名,在设计和性价比上却没了魅蓝之实。

很难想象,以往强调个性和产品外观设计的魅族,会在魅族18X和魅蓝10上用上了如此妥协的方案。其实在供应链端,压缩产品线后魅族旗舰没有成为市场爆款,反而因为出货量下滑而降低了供应链的话语权。

魅族17系列时就曾爆出,因订单量问题供应链不愿为其定制光学防抖组件。魅族18X和魅蓝10估计也是考虑到成本和供应链问题,最终才会出现如此“不魅族”的尴尬方案。

2022年的魅族会如何?

今年的国内手机市场不同于以往,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得热闹了一些。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在争得了骁龙8 Gen 1首发之后,三月下旬宣布多款机型降价,大有靠性价比冲击市场之势。

另一边,今年的努比亚也格外高调,售价更亲民的Z40 Pro系列吸引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原来在国内手机市场偏边缘的摩托罗拉和努比亚,开年以性价比的策略争市场,或是瞅准了去年主流国产手机厂商提价冲高端后所忽视的中端机市场,同时也想凭借性价比调动用户购买的积极性。

那么魅族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策略吗?

与摩托罗拉和努比亚不同,魅族背后没有像联想和中兴这样的靠山持续输血,它们在供应链、渠道管理等方面都优于魅族。

同时更难的是,今年的市场大环境可能还不如去年。反复无常的疫情与俄乌冲突给供应链和人们的消费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Loop Capital分析师John Donovan援引相关报道,苹果将削减iPhone产量,分析师郭明錤也表示,国内安卓手机厂商也在削减手机订单。

前段时间,“年轻人为什么不换手机”的话题冲上热搜,多位用户表示手机已经四年没换了,主要原因是手机越来越贵、功能没有大的革新等。对于有靠山的边缘厂商和主流厂商来说,大有资源再次堆配置再降价,然而面临生存问题的魅族没有足够的资本,对于一些同样状况的厂商来说也是如此。

2022年或是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新一轮洗牌期,主流厂商在调整产品策略,有实力的边缘厂商借着用户对去年部分厂商盲目涨价的怨气展开新的攻势。至于魅族等厂商,今年会是更艰难的一年。

此前,市场上已传出吉利想收购魅族的消息,蔚来也爆出造手机的传闻。或许对于处于市场边缘的手机厂商来说,被有实力的新能源车企收购,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继续存活下来,或是将品牌理念带到不同的领域里同样也很重要。

结语

十三年前,在珠海的一个招商引资的会议上,雷军结识了黄章,此后两人在黄章的办公室里讨论了许多关于手机的事情。

至于往后的事,小米革了山寨机的命,以性价比、MIUI、智能互联等理念和方式推动着行业的发展,魅族在手机外观设计和系统UI设计上对行业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但,成功上市的小米要去造车,而偏安一隅的魅族很可能会被车企收购。时间就是那么有趣,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