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 21 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任命蒋凡担任 CEO,直接向吴泳铭汇报。
另外,新的电商事业群将全面整合阿里各项电商产业业务,如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1688 以及闲鱼等,形成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集群。
这是阿里巴巴继去年宣布“1+6+N”组织架构改革后的再一次重大调整。
显然,由于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大市值战略已经不再适用。光靠拆分业务可能会导致各个部门协同成本过高。因此,吴泳铭更倾向于通过整合电商事业群来实现集团的协同增长。
未来阿里的主要目标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将电商事业群打造成为集团的营收大核心,提供持续的供血能力;其次,增加对AI技术发展的投资,这也是技术出身的吴泳铭对阿里对来的最大的押注。
阿里进入变局时刻,不得不让蒋凡出手了。
阿里巴巴的最新战略一经公布,外界主要有两个疑问。第一,阿里巴巴是否要重兵“杀”回电商战场了。第二,为什么是蒋凡?
要知道,电商事业群的成立意味着淘宝和天猫等业务将不再作为独立子公司运作,而是成为阿里巴巴集团下的一个庞大核心。蒋凡作为CEO,将会拥有更大的管理权利。
2013至2017年间,蒋凡担任淘宝无线事业部的资深总监。在他的带领下,淘宝平台顺利完成了从网页到移动端的转型,手机淘宝的日活跃用户数从3000万增加到6000万,并在2015年增长至1.1亿。
程序员出身的蒋凡对算法非常敏感。
当时,全球各大电商平台的首页都是货架陈列与搜索并行,即每个用户看到的页面和推荐商品都是相同的。2015年,蒋凡推动淘宝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算法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信息流推荐,极大提高了购物转化率。
同时,蒋凡还极具产品思维和经营思维。2016年,随着各路直播平台的兴起,国内互联网纷纷入局,掀起了“千播大战”。
然而,蒋凡的想法要高几个维度,提出直接建立淘宝直播团队的想法。
这个想法在阿里内部并不被理解,要知道,当时的直播平台主要依靠用户打赏抽成盈利,直播内容无非是游戏与秀场,与网购似乎并不相关。
事实证明,蒋凡的理念改变了电商与直播两个行业。淘宝直播通过提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填补了以往电商仅限于图文介绍的单一模式。到2020年,淘宝直播的交易额超过了4000亿元。
蒋凡是一个懂技术、懂客户、懂经营和懂管理的全才,美团王兴曾表示,中国电商平台接下来就看拼多多黄铮和阿里蒋凡之间的较量了。
然而,2020年,一场桃色事件使他失去了合伙人身份,并被降级。随后,他被调离核心业务,“发配”海外,近乎销声匿迹。
2021年12月,蒋凡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的领导人,负责全球速卖通、国际贸易(ICBU)、Lazada等海外业务和子公司。
到这已经不难看出,阿里巴巴离不开蒋凡。尽管他陷入舆论风波的中心,但依然能够担任负责人级别职位。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次调任也是对蒋凡的一种“保护”。
蒋凡对阿里国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速卖通从全托管到半托管的转变、推出Choice频道。2023年第一季度,阿里国际板块的整体收入同比增加29%,2个月后,蒋凡重新出现在合伙人的名单中。
在蒋凡的领导下,阿里海外数字商业集团在2024/2025财年第二财季,AIDC收入同比增长29%至316.72亿元,海外电商已成为阿里增长最迅速的业务之一。
如今,中国电商格局已经天翻地覆,阿里巴巴从市值从8400亿美元跌落至2047亿美元,同时还面临着拼多多、抖音等新兴力量的激烈竞争。蒋凡的回归,被外界视为阿里“最后的希望”。
11月15日,阿里巴巴公布2025财年二季度财报(即2024自然年Q3),公司该季度实现营收2365亿元,同比增长5%,经调整净利润365.18亿元,同比下降9%。
其中,淘天集团收入989.94亿元,同比增长1%,占集团总收入的42%,利润贡献超其他六大集团总和。
虽然淘天的收入增幅仅为1%,但订单数量同比增长两位数,显示用户参与度和市场渗透率保持强劲。此前,阿里巴巴通过控制货币化率、让利于商家来提升用户购买体验,如今看来已经产生一定成效。
随着宏观消费环境变化,电商行业进了入“消费降级”时代,用户普遍不再为商品的溢价买单。在各电商平台的内卷竞争下,行业内用户规模、营收指标已经接近“天花板”,阿里巴巴意识到必须走向世界,海外市场将成为决定未来竞争格局和生存问题的关键。
财报显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季度内营收316.7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9%。不过,该业务经调整EBITA亏损为29.05亿元,同比提升657%。亏损扩大主要是由于对速卖通和Trendyol跨境业务的投入增加。
随着跨境电商市场的市场潜力不断放大,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投身进场。阿里巴巴成熟的国内电商业务为其全球业务协同提供了先天优势。为了更快拓展业务覆盖面,公司可能需要在物流、技术和人才等方面进行更多投资。
电商事业群将整合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形成覆盖国内外全产业链的业务集群。通过整合,阿里巴巴也可以减少不同业务间的重复投入,加强组织协同,提升业务发展效率。
此前,张勇在任时提出了“1+6+N”的分拆计划,以此释放阿里巴巴各业务的价值。然而,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集团可能面临战略稳定性的挑战和内耗问题。另一方面,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对阿里构成了新的挑战,拆分后的公司纷纷面临被行业“淘汰”的风险。
吴泳铭上任后,阿里云、盒马和菜鸟相继延缓或取消了上市计划,这可能预示着“1+6+N”已经终止。他还提出了“用户优先、AI驱动”的战略方向,电商事业群和阿里云业务被看作是阿里巴巴未来发展的两大重点。
蒋凡在淘宝天猫的丰富经验,以及在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的成功,使他成为领导国内外电商业务的理想人选。在此之后,吴泳铭可以花更多精力在阿里云业务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