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户外广告并没有被互联网广告替代。相反,它的形式正变得越来越多元。你有留意到吗?
在城市化进程中,地铁已成为城市最大的公共载体之一。
作为白领最多的通勤工具,它同样也是品牌在媒介投放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上海,像静安寺这样人流密集的站点,一套品牌专区(含灯箱、墙贴、包柱)在2016年就已超过了250万/四周。尽管刊例价高到惊人,但地铁广告的生意依然络绎不绝。
徐家汇站换乘通道最近被好时巧克力包下了
媒介都贵,但至少投在地铁能被看见
前些年,因互联网广告的崛起,品牌们曾一窝蜂将投放预算贡献给线上媒介。如今,线上渠道的投放成本不断攀升,流量也逐步疲软。
与之相比,很容易被“看见”的线下媒介性价比看起来更高。如今,连互联网公司都早已大规模投放线下广告了。
而地铁这样封闭式的地下空间则让它有更明显的优势,广告形式的延展性巨大。
上海地铁的广告点位设计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在这个地下世界里,每个点位都会有不同形式的广告等候着你。
广告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力求创新的品牌早已不满足单一的灯箱形式。从2016年起,地铁站内出现了各种兼具创意与互动的广告,大部分以能引发争议的文案为核心。
你一定记得今日头条曾在2016年投放了一波洗脑式的文案广告,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以文案为着力点的平面广告相继出现。
今日头条的无厘头文案广告
芝麻信用的“长长长长”文案广告
网易云音乐的歌词车厢广告成了去年影响力最大的地铁事件营销之一
越来越不像“广告”的地铁广告
地铁的形式当然不会止步于以文案为核心的静态广告。
在2016年,kindle将书搬到了静安寺地铁站,开启了“沉浸式”广告的先河。而今年,这样的广告越来越多,有些甚至可以用“展区”来形容。
亚马逊kindle-静安寺站@2016年
今年的暑期档影视剧《沙海》便是其中一个案例。和以往影视剧单纯的海报投放不同,这块被出品方成为“体验区域”的广告区,将剧情和道具也搬过来了,主演吴磊的防沙镜成了最大的“展品”。
吴磊本人还亲自跑到这里拍照宣传,又引发了一次粉丝跟风打卡。
《沙海》展示区-南京西路站
今年南京西路站的广告都很有看头。
除了《沙海》,联合办公空间米域包下了另一面墙体,以图片+漫画+小视频的形式,诠释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品牌故事。
米域品牌展示区-南京西路站
7月份大英博物馆天猫店上线了!
为同步宣传,它在陕西南路地铁站的换乘通道做了一次mini展览,展出了7件馆藏艺术品的复刻版,不过艺术展览似乎是上海地铁的常规项目,在这之前,英国国家博物馆同样也与上海地铁合作推出短期展览。
大英博物馆展示区-陕西南路站
最后,是关于品牌主们比较关心的“广告转化”问题的解答。
《锐裘》在为期半个月的地铁广告观察中,发现了“回头率”最高的广告,来自人民广场站通道——吉卜力展览宣传。
在逗留观察的10分钟内,我们发现有超过20人边走边看完了整个海报内容,5个人停下来拍照,甚至有人扫描了海报上的二维码。
吉卜力展览广告海报-人民广场
这是我们观察到转化率最高的一组广告了,它甚至没有加入什么创新性的装置,全靠内容取胜。
其原因,一是因为吉卜力本身的IP影响力巨大,粉丝群体众多,更重要的是品牌方很用心地将海报赋予可看性很强的内容,把一面百米的墙做成了一个“三十多年来的吉卜力作品展”的横幅海报,提升了“广告”的可看性。
地铁将是继 social media 之后的下一个品牌必争之地吗?
这样“争奇斗艳”的广告形式,不得不让人想起几年前在social media上各类出彩的营销战役。不论是延展性强的H5,还是以“一镜到底”的长图文,在今年这些形式上的创意似乎都有所停滞了,用户的惊喜感也逐渐减弱。
反而是最近在地铁广告上,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了品牌与代理公司在内容形式上都在不断寻求突破。
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大站点广告位是常年被某一个品牌承包的。例如南京东路站换乘通道的迪士尼;虹桥路站换乘通道的苹果;品牌为什么会长期承包这些站点?会和这里的人群有关吗?
尽管这些广告无法说话,但通过观察,你会发现,它在悄无声息中,都透露着不少信息,其实还是很奇妙的。
此文并不是为上海申通广告“打广告”,想借此机会分享下最近的观察感悟,并做一番小调查:你会特地留意到身边的这些广告吗?最近一次被吸引到的广告有哪些?欢迎底部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