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文:常河 

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大美肥东”客户端,就可以直通安徽省肥东县政务中心的办事大厅,足不出户办理业务,而且通过“矩阵”,可以将全县所有的政务微信、微博、公众号“一网打尽”。

作为安徽省第一位新媒体科科长的曹利芳,不但要对肥东县新闻中心融媒体平台上的稿件把关,还要督促县里相关部门和乡镇的政务微博微信及时更新。两年前就启动的媒体融合,曹利芳是最直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为何融合:“穷”则思变

2016年之前,肥东县的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政务新媒体两大类。

传统媒体包括一份隶属县新闻中心的报纸《合肥晚报·肥东晨刊》和一家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包括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幸福肥东”政务微信、“肥东发布”政务微博和肥东宣传网,以及县政府办公室主办的中国·肥东门户网,此外,还有各级各类政务新媒体50多家。

“看起来数量不少,但各自影响力都偏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为战也不利于传播主流声音。”肥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党委书记许泽夫说。受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影响力弱化,受众的关注度越来越低。而新媒体人手严重不足,运营人员缺乏专业学习,更缺少专业技术团队和策划团队。

“肥东发布”政务微博2012年开设账号,一直到2016年,只有4000多个粉丝。上线于2015年的“幸福肥东”政务微信,苦苦经营也只做到6万粉丝。

“这和拥有近百万人口、被评为‘安徽十强县’的地位极不相称。”许泽夫说,“实行媒体融合发展是时代主流,只有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合成一个兵团,才有足够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变游击分散作战为集团作战,肥东媒体人开始了一次“突围”的变革。

怎样融合:“两张皮”到一家人

2016年6月,肥东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媒体融合工作领导组,拉开了改革的大幕。

从一开始,他们就明确: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你+我,我+你”,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终要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谁来扛起融合的大旗?肥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高彬说:“必须始终坚持党对融媒体改革的领导,必须突出广电系统在融媒体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2016年11月,肥东县广播电视台和县文化广电新闻局正式分离,成立县新闻中心党委,统一领导县广播电视台、县新闻中心、东城传媒公司和政务新媒体,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法人代表负责制,以党建引领媒体融合。

把原来分属不同部门的不同媒体捏合成一个整体,打破部门间壁垒,是推进媒体融合的关键。实行业务部门负责人交叉任职,便于互通信息,及时疏通融合障碍。凡重大活动,经党委会研究后,确定专人领衔,保证党委的核心决策力和战斗力。

融媒体中心经县编办批准成立,统一调度各媒体采访,采集来的新闻素材,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根据自身特点选用编辑制作,一次采访、多次生成、多元传播。

为解决人手不够编制不足的问题,他们成立东城传媒有限公司,并引进采编、播音等人才,找到了人才的源头活水。

同时,肥东县在安徽第一个成立新媒体科,统一管理和运营“幸福肥东”政务微信、“肥东发布”政务微博、“肥东门户网”、“大美肥东”App客户端等,实现融合发展,立体传播。

一个指挥部,“报、台、网、端、微”联动,“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传播”的工作方式,让一台齿轮紧密咬合的机器开始了良性运转。

融合之效:最大限度释放合力

“只用一年多时间,‘幸福肥东’的粉丝就增加到50多万人。‘肥东发布’粉丝猛增至14万人,稳居安徽省县区政务微博榜首。”谈到融合前后的变化,曹利芳感慨万千。

在许高彬看来,媒体融合后,聚合效应迅速显现。“融媒体中心建成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了服务县委、服务政府、服务人民的目标,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取得了全媒体联动的宣传效果,牢牢把握了社会舆论主导权,主流媒体站稳了主流阵地。”全媒体融合平台的建立,也为组织、策划、举办大型主题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又反过来增加了媒体的影响力。

2017年2月15日和5月18日,肥东分别发生1.7级和2.1级地震,通过第一时间在政务微博、微信、网站上进行回应,邀请专家在线解疑释惑,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增加了用户黏性。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力协作,各展所能,报纸、广播、电视的公信力和微信的方便快捷相得益彰。“关注民生热点,回应社会关切”已成为肥东媒体融合发展后一道亮丽风景。

今年6月,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胡占凡率队到肥东县调研媒体融合发展,对肥东县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肥东媒体融合工作理念新、把握准、举措实,取得了令业界同行瞩目的业绩。‘肥东经验’将会对传统媒体发展转型具有启发意义,值得总结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