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讲到的是新锐资讯APP——趣头条的商业模式,他瞄准贪便宜有闲暇时间的家庭主妇等人群,大胆借鉴PC互联网时代流行的做任务能赚钱的玩法,推出看新闻赚零钱模式带来裂变式的增长,一年半的时间当中月活用户超过了3085万,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据我侧面了解趣头条应该是今日头条之后真正从零起步做起来的另外一款信息流产品。据趣头条正在大力发展广告代理商,2018年公司营收预计将达到30亿元

爆发力比我上一期跟大家提到的万能WiFi钥匙还要强。那么说起来趣头条跟万能WiFi钥匙还是有一些渊源的,因为他们都是盛大系的创新产品,来说趣头条的两位创始人谭思亮和李磊,他们都曾经是盛大的老人了,谭思亮担任过盛大广告业务的负责人,同时他还担任过雅虎、51.com以及若邻网的高管,熟悉搜索和社交。那么李磊也曾经在51.com以及盛大做过技术高管,谭思亮在支持李磊做趣头条之前,已经以13.5亿元的价格,将他一手创办的互众广告公司卖给了一家上市公司。李磊也有过两次失败的创业项目的经验,第一次记得是做一款叫做拼脸的产品,用户通过拼脸来上传自己的照片, 别人可以给照片来打分。

第二次是来做一个叫做拼车平台,同时是仿照电影大片起名为车客联盟。李磊反思过,两个项目产品技术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此前已经有公司在做类似的业务,自己算是一个跟随者,就很难出来了。同时这两个项目都需要强线下的运营,这都不是他的强项。

2016年的年初,今日头条无论从用户增长到收入都引人注目。李磊经历了两次失败之后,认为自己应该寻找一条没有被别人挖掘过的一些用户,他们来自于三四线城市,第一次用智能手机来接触网络,只掌握基本的操作,不知道该怎么用手机来做什么。那么给这些人提供一款容易使用的产品,应该是有市场的。所以说李磊想到了阅读产品,用户不需要拍照,拍视频也不需要上传,只需要识字就可以了。你也许会问,那么今日头条的内容也很适合三四线城市的用户

他难道不能够满足需求吗?李磊曾经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今日头条那个时候主要是通过跟小米、 OPPO等等手机厂家合作来进行预装的,同时在各大应用市场做广告投放来获取用户。李磊的父母也是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李磊就发现了他们对于资讯的渴望不是那么的强烈。另外他们是通过浏览器,而不是通过APP来看资讯的,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主动到应用市场来搜索并且安装APP,即便APP预装在他们的手机上,他们也不一定会操作使用。这就让李磊看到了一个在今日头条的眼鼻子底下坐起来一个资讯产品的机会。

真的无巧不成书,李磊和谭思亮的背景也非常的适合做。就说我我在创业黑马内部也负责一款针对中小企业主的信息流的产品,它叫做创业加APP,甚至哪些人最适合做信息流产品的研发。从产品技术的角度来看,最好负责人做过搜索和广告系统。我曾经跟汽车之家的高管交流过,他告诉我,他曾经拿两个技术团队来做资讯的推荐效率的测试,发现公司内部负责广告的团队,他们做出来的算法系统推荐效率最高,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汽车之家的广告技术团队是要对他们的服务的,奥迪、宝马等等广告主投放效果来负责的,被客户虐了千百遍,练就了过硬的本领。这些人回过头来做资讯内容推荐的,当然就能横扫一众对手。

真的毫不奇怪。谭思亮曾经做过盛大的广告,然后操盘过当时全国第一的互联网广告系统,那么他来做一款资讯产品,除了技术还得解决内容的问题,因为在中国这不是事儿,趣头条刚起家的时候还是比较草根的,没进入媒体的视野,可以用搜索引擎直接扒取各大网站的内容,不像今日头条这种名声在外的平台,需要支付高昂的内容版权费用,这就是在中国做资讯类的产品的一个灰色地带。

只要你没有进入规模盈利和正规化的运营阶段的时候,内容版权成本可以为0。在2014年以前,今日头条也是这么干的,那么技术内容都准备好了,2016年的6月份,趣头条上线了,那么在上线之后,李磊最头大的事情也来了

如何让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下载使用呢?在上面我们也跟大家提到了,李磊想要的用户是不懂得如何到应用市场下载APP,趣头条自然不能在应用市场 来做投放来获取用户了。李磊做过互联网广告投放服务,自然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了,大量的黑市流量会让投放效果大打折扣。况且通过预装和投放拉出来的用户,有可能已经安装了今日头条,那么趣头条作为一个新产品,应该怎么打能够打得过今日头条呢?与其让流量贩子来赚钱,还不如让利给用户。怎么给呢?现金红包加传销式的裂变,

这并非李磊发明的新模式。互联网时代存在着一个隐秘的网传生意,顾名思义网站是只有闲暇时间的网民足不出户利用电脑服务器等设备来通过互联网来做任务赚钱。网赚的钱来自于企业的推广费用,第三方服务公司为了完成推广服务,会把一部分预算给到那些做兼职的网民身上,兼职可以帮助推销商品,介绍会员、代理广告、网络调研以及下载软件等等。那么为了赚钱,兼职的网民会像传销一样,利用互联网大量的发展下线,帮助自己赚钱。

平台当然也会提供相应的工具来推波助澜。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滴滴为代表的O2O公司,也将这套模式发挥的 出神入化。滴滴红包不但让用户自己受益,分享给别的用户或朋友圈,还有优惠券的补贴,这么成熟的补贴,李磊自然是要借用一下了,但不能直接照搬补贴获取用户的方式,可以让一个产品在前期简单粗暴的获取到第一批种子用户。但最大的隐患是如何保证他们后续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呢?因为出行是刚需,滴滴通过补贴来获取用户之后,即便后续没有补贴了, 但是用户还会持续的使用。

但趣头条是一款资讯产品,对用户来讲非刚需如何让用户持续的使用呢?李磊在51.com做过社交游戏,非常熟悉这个游戏平台,吸引用户和让用户持续登陆的手段,那就是让用户成为注册用户,马上送大量的虚拟币,每次登陆还送这些虚拟币可以在游戏当中购买各种道具,由此吸引用户持续登陆

也暗暗的培养到了用户的支付习惯。能不能把滴滴模式和游戏模式结合起来呢?也就是用高额的现金红包补贴来吸引到第一批新用户,再用传销式的裂变,比如说收一个徒弟赚7元钱这样的模式将补贴政策扩散出去,每次用户打开趣头条看新闻还能赚取虚拟币。比如看完一页新闻获取10个虚拟币,虚拟币积攒到一定程度可以兑换礼品。对于用户来说,在今日头条看新闻和在去头条看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在趣头条看还能赚取零花钱。同一热门内容出现之后,用户有了打开趣头条看资讯的理由,更狠的是趣头条仿照游戏行业,第一个在咨询行业设立了客服,用户有了任何问题,客服都要给解答,这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降低了产品对算法和技术的依赖。李磊为了绑住用户,给用户设定的比较高额的零钱的提现额度,最低30元才能兑换。用户为了赚取更多的虚拟币,慢慢的就养成了趣头条看新闻的习惯,跟其他平台自建的积分兑换商城不同,趣头条的兑换商城早期直接跟第三方合作,模式想清楚了,李磊轻车熟路上线了一套账户体系,要求公司员工先向家人们朋友们来推广,因为有了信任关系

趣头条获取了第一批种子用户。有一天一个来自于网易的趣头条高管给原来帮他的网吧做推广的100个推广员,群发了短信,说下载趣头条可以赚钱,中国有巨量的网络兼职人群,这一下趣头条爆发了,三个月时间发展了120万用户。2017年4月份趣头条的日活跃用户达到了450万。李磊决定引入百度联盟阿里巴巴的广告系统,因为趣头条的用户大部分被账户体系绑定了,粘性极高,很快月收入达到了几十万元,李磊当然不会傻到马上要求趣头条赚钱,他将从广告联盟赚来的钱马上又投了出去, 更疯狂的补贴用户。

到2017年的12月,趣头条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1200万,趣头条的用户大部分是三四线城市,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和爱占便宜的用户,家庭主妇不在少数,因此吸引了包括棋牌、游戏、彩票等等广告主。2017年收入达到了数亿元。2018年趣头条营收规模要扩充10倍,用户量持续扩张是前提。趣头条2018年会跟vivo、OPPO等手机厂家进行预装合作,趣头条在2017年的12月份拿到了腾讯领投的千万级B轮投资。我相信对于趣头条的收入体量来说,腾讯投的钱是次要的,趣头条想要的是微信中国最大的用户入口, 好让趣头条可以基于微信进入用户裂变。

另外一大挑战是趣头条,原来的广告主真的上不了台面,什么减肥妇科网站等等这些俗称黑5类的这些广告主。趣头条如果想将信息流广告生意做大升级,它的广告主层次 乃当务之急。当然除了趣头条,谭思亮还搭建了一个庞大的孵化体系,人数超过了5000人,最理想的状态是让趣头条成为新的流量入口,然后孵化短视频、彩票、游戏、网络文学 等等新业务。

我总结一下,今天我讲到的是新锐资讯APP——趣头条的商业模式,他瞄准贪便宜有闲暇时间的家庭主妇等人群,大胆借鉴PC互联网流行的做任务能赚钱的玩法,推出看新闻赚零钱模式,带来巨变式的增长。一年半的时间月活用户超过了3085万,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