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划重点
1疫情以来1373家美国科技公司累计裁员23万人,平均占比6%左右,绝对值虽大,占比相对可接受。
2企业裁员是正常现象,既有裁员,也有增员。对企业来说,赚钱是希望有利润,高增长的方向,裁员是那些没有业务发展前景的方向。
3企业有多少钱,有多少业务,对应就养活多少员工,而不是有多少员工,就搞多少业务。
4这一轮裁员,由于很多是整部门被裁撤,会有一帮人去创业,并且酝酿出明星公司,自由职业也会越来越多。
丨概述
根据第三方数据,自疫情以来,美国科技公司累计裁员23万人,尽管规模庞大,但收益也非常直观。部分企业在裁员后,业绩即获得正向反馈,一些大公司去年四季度已经实现快速“回血”,但是在这种背景下,硅谷裁员潮并未退去。
以微软、亚马逊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仍然维持着大规模的裁员势头,微软1月份宣布,由于公司收入增长放缓,将裁员1万人,谷歌也宣布裁员1.2万人,亚马逊则是宣布裁员1.8万人。
3月29日20:00,《亮见》联合腾讯科技,特邀赛伯乐国际董事长兼微医集团总裁,原IBM全球高级副总裁 王阳,直播解读硅谷裁员潮背后的逻辑。
王阳认为,硅谷巨头一边赚钱,一边裁员并不矛盾,在他看来,“对企业来说,赚钱是希望有利润,高增长的方向,裁员是那些没有业务发展前景的方向。”
硅谷巨头们虽然裁员势头凶猛,规模庞大,但占比基本都在6%以下,王阳表示“6%的裁员比例处在可忍受的范围内,但也属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而对于这一轮裁员潮,王阳认为很多公司酝酿了很久,并且与过去一段时间快速扩张有关,至于裁员潮何时会退去,王阳则表示,“裁员就像多米诺骨牌,有可能会波及下一个业务、下一家公司,来得快,去则是一个逐步收敛的过程,本质上还要看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以下为直播文字精华版:
01
硅谷裁员是正常换血
刘兴亮:过去一段时间,硅谷巨头裁员规模,有没有一手数据?
王阳:在美国,科技行业裁员并不新鲜,发生过多次,这一次裁员规模和影响面相对较大。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美国科技行业裁员14万人,覆盖近500家科技公司,包括微软、谷歌、亚马逊这些科技巨头。
硅谷巨头动辄裁员上万人,比如微软1万人,数量比较大但是对比22万的总员工数,谷歌员工总数20万,裁员1.2万,占比6%。同样的,日前埃森哲宣布裁员近2万人,但是对比70万的员工总数,比例只有2.5%并不算高。
我认为,由于业务的调整,企业裁员是正常现象,既有裁员,也有增员。
过去企业都比较忌讳提及裁员话题,裁员等于给市场传递信号,企业运营不行了,负面效应会传导到股价、市值。
刘兴亮:也担心会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闹一闹”?
王阳:是的,但过去一段时间这种担忧会少很多,在整个硅谷都在裁员的大环境下,很多企业裁员动作都是借机行事,已经酝酿很久的调整,终于找到机会落地。
其次大规模的裁员,与全球的社会、经济以及地缘因素都有关。过去3年,很多业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但随着放开,很多业务又开始回归线下,这种调整会给部分企业带来多重压力,所以调整也是符合规律的,而且从长线看,部分公司的调整已经从股价上得到积极反馈。
刘兴亮:我也查了一下,疫情已来总计有1373家美国科技公司,累计裁员23万人,平均占比都在6%左右,绝对值虽然大,但是占比并不是很大。
王阳:6%的裁员比例处在可忍受的范围内,但也算是很高的。我在IBM工作18年,每年秋季也都会有调整,相当于“秋季大扫除”,核心对象就是发展乏力、利润下滑、业务前景不明朗的业务部门。这些部门裁掉之后,次年春季又会在发展前景好的业务部门扩招,出现一种“一边裁员、一边招人”的现象。
另外,有些裁员现象,并非公司做的不好,而是部门业务裁掉了。虽然有裁员,但是扩招编制转到了新部门,新的发展方向,比如现在ChatGPT很火,很多岗位就会面临被调整,比如简单的测试岗位。
// 推荐阅读 ChatGPT爆红,还打不赢搜索,但程序员们危险了?丨亮见21期
总的来说,大公司都是在每年的业务调整中逐渐做人员的优化,比如IBM把PC业务卖掉导致的裁员,并不是说它没钱了或者亏损了才做这个决策,而是当时管理层预判它将成为夕阳产业,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将其出售。
刘兴亮:从您在IBM的管理经验来看,每年正常的裁员,一般会在什么比例,最高达到了多少?
王阳:没有统一的比例,比如像PC这种偏夕阳的产业,整个部门都会被裁掉。最高峰估计在8%左右,最低的年限,由于既有裁员,也在招人,比例大致在2%-3%左右。
关于有没有什么“魔法”,让自己顺利躲过裁员,最好的办法就是适应公司转型过程,勇立潮头之前,甚至主动打破工作边界,参与、推动项目外的事情,证明自己的能力,像谷歌、3M这样的公司,都非常鼓励员工做这样的尝试,比如Gmail就是这样自下而上推动产生的产品,而不是自上而下,从最高战略层面推动产生的。
02
赚钱和裁员不矛盾
刘兴亮:这一轮裁员潮为何持续那么久,和硅谷银行、瑞信暴雷是否有关联?
// 推荐阅读 硅谷银行“暴雷”:股民权益难保障,不会引发金融危机丨亮见23期
王阳:如果硅谷银行暴雷没有被妥善处置,会有一大批硅谷公司无法顺利发薪,最终是有可能导致裁员。
但这一类硅谷裁员,我不认为和硅谷银行暴雷有关,根本原因还是硅谷公司在谋求转型,同时面临利润下滑的问题,比如Meta,连续几个季度利润下滑,而裁员就是最快的止损办法,按硅谷的工资水平18-20万美元,裁掉1万人之后,1年至少可以节省出20亿美元,效果立竿见影。
客观情况下,科技公司的“包袱”很大,确实需要瘦身。过去几年,硅谷巨头人员增长速度非常快,谷歌只用了几年时间就从14万人增加到20万人,微软也大致如此。很多时候,科技公司部分业务发展速度甚至赶不上招人的速度,出现了超前招人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刹刹车,裁员瘦身。
我做投资,也遇到过很多公司,招了很多员工,前期做了等大量人力、培训相关的投入,不愿意轻易的裁员,保留员工变成一种责任,但确实业务发展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不得不做裁员这件事,很多创始人在这块的负担非常重,压力很大,因为要养活所有的员工。
《隐形的翅膀》里有一句,“哪里会有风 就飞多远吧”,让我有所感悟——你有多少钱,有多少业务,对应就养活多少员工,而不是反过来,你有多少员工,就要搞多少业务。
我非常推崇稻盛和夫提出的阿米巴经营管理方式,将不同业务线转换成单独的个体公司,就像一个个细胞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绩效目标,可以直观的从业绩表上看出对公司的贡献,并且相互之间可以比较竞争,有些细胞会增长,有些衰退则会被淘汰,类似这样伸缩有弹性,才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机制,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可以说做到了极致。
刘兴亮:微软、谷歌这些巨头都在赚钱,为什么裁员不停,科技互联网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了?
王阳:很多时候并不是公司濒临倒闭或者亏损了裁员,有些公司虽然亏损,但是业务不断增长,仍然在扩招,裁员主要是看对未来的预期、利润的增幅,毕竟华尔街对经营团队会给出很大的压力,华尔街的立场上肯定是希望企业利润越赚越多。
利润增长首先是收入增加,成本降低,提升单位时间的贡献,所以我们也要看企业的利润性质,特定情况下还要看他的增长率,是否对未来有贡献,所以并不是企业有利润就不调整,不会裁员。
所以,赚钱和裁员是不相关的,一边赚钱一边裁员看上去很难理解,但并不是矛盾体。对企业来说,赚钱是希望有利润,高增长的方向,裁员是那些没有业务发展前景的方向。
尽管硅谷大裁员,但这并不代表着科技互联网行业进入下行周期。
// 推荐阅读:一年能赚上千亿,库克凭啥放弃“苹果税”?丨亮见19期
以Zoom为例,2020年疫情,这家公司上市后股价疯涨,会员急剧飙升,这种情况下公司肯定会扩招,但最近也宣布裁员1600人左右,这与疫情有很大关联,当时行业会议只有线上一条路,所以可能会面临快速招人扩张的情况,但随着疫情放宽,线上会议减少,以及效率逐步提高,所以宣布裁员。
总体来说,裁员和业务的增长,弹性是一致的,也就是“哪里会有风 就飞多远吧”。
刘兴亮:我也认为科技互联网行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现在这个大语言模型快速发展,新技术也会不断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03
裁员潮下很大一部分人走向创业
刘兴亮:硅谷裁员手段五花八门,甚至传出马斯克裁掉怀孕8个月的孕妇,美国相关法律法规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王阳:大公司裁员礼包有“N+3”的情况,甚至我还看到过“2N+1”,“N+1”则比较普遍,真要是按照“2N+1”的补偿被裁员,在很多人看来应该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这里有个数据,微软万人裁员,总共耗资54亿元人民币,人均54万元,一些10年、20年的老员工,裁员礼包就非常的可观。
对员工的保护有成熟的机制,对于业绩不好的员工,会有PIP(Perfomance improvement Plan)项目,一般是3-6个月,先给一些警告,HR、主管谈话,记录谈话结果和完成的情况,如果PIP结束,完成的出色员工就可以继续留下,如果表现不及预期就会被裁员。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员工权益保护,也可以避免员工被裁后起诉用人单位。
但也有一种情况不存在争议,也就是整个业务团队解散,没有PIP之说,一般也会给员工离职补偿包,不会什么也不提供,大公司在这方面其实是很害怕员工起诉,发生争议,因为全球的相关劳动法规,都会保护弱者,保护劳动者。
刘兴亮:有报道称“硅谷裁员,欧洲捡漏”,这种跨地区人才流动普遍吗,被裁人员一般都流向了哪里?
王阳:大致分为几种情况:有很多人才去读MBA了,但MBA的个数有限,考上的名额业有限;有些则是技术转管理岗;有些则流入到其它行业做技术人员;也还有一大部分人选择了创业。
往往在大公司裁员的过程当中,会有一批优秀的人才走出来,并不是他们做的不好,甚至做的非常好,客观的情况是整个部门被裁撤,这个时候这些人就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项目,SAP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SAP是由4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在IBM阶段负责基础软件,但是他们的目标是做应用软件,但是在应用软件上IBM尝试过多次,都因为商业模式的原因没有做成,最终否掉应用软件项目,最终4个人离开创业,打造了知名的ERP软件品牌SAP。
所以,我相信这一轮裁员,由于很多是整部门被裁撤,会有一帮人去创业,并且酝酿出明星公司。
至于说欧洲捡漏挖人,我认为有这种情况,中国企业也可以在这一轮裁员潮当中,尝试挖角一些人才回来。
刘兴亮:国内一些企业将裁员称之为“毕业”,从这个角度来看,裁员向社会输送人才,也有一定的道理。
王阳:大厂出来的人才,就像科班出身一样,有好的项目历练,能拿到好的订单,专业化强分工明确,但是创业者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灵活性、多面手,所以很多人出来创业需要有一个适应期,调整好了,这些人往往都会出很大的成绩。
04
裁员潮退的没那么快,自由职业会越来越多
刘兴亮:巨头裁员会给硅谷创业文化带来什么影响,可能会出现哪些新趋势?
王阳:我认为会造成积极的影响,从大厂流出的人才,薪资有可能会下调,对创业公司来说,招人会更容易。大厂将某些方向砍掉,会把发展空间留给创业公司。
过往硅谷巨头的业务包罗万象,什么都做,但并不是每一件业务都做的很好,只是凭着他的资源和垄断地位,这就导致创业公司拿不到这些资源,现在巨头们做调整,砍掉相关业务,对创业团队来说是利好。
新的趋势方面,波士顿的一家MIT的人出来做的CRM服务商HubSpot,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营销都是基于社交媒体来推广,就行直播带货一样,这家公司的员工基本都是SOHO,并且散落在世界各地。
而现在,支持SOHO的办公软件也非常多,像Slack、ZOOM等,这也会导致短期合同工、自由职业者变多。
自由职业者已经成为趋势,滴滴、uber、lyft的网约车司机,互联网医院像微医上面的医生,都有很高的自由度,不存在裁员的概念。
刘兴亮:我们现在也在提倡灵活就业,有这些平台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好的趋势。
刘兴亮:硅谷这个裁员潮如果要退去,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王阳:有些事情(裁员)来得快,去的慢。裁员就像人生病,需要时间去康复和调整,也可以理解为地震,大地震之后可能还会有一些余震,这需要一个过程。
从行业的视角来看,裁员就像多米诺骨牌,有可能会波及下一个业务、下一家公司,类似递减的效益,总的来说,来得快,去则是一个逐步收敛的过程,当然,本质上还要看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科技互联网行业总能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