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平复,复课也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当学生回到校园以后,教育行业便面临一个问题:疫情期间火起来的在线教育课堂在学生回校后势必有所回落,疫情过后,围绕在线教育,学校和企业是否会做进一步延伸?
4月23日、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采访了企业微信合作运营总经理李致峰以及杭州市胜利小学校长郭荣强,他们作为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复课的紧要关头,对于这个问题,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疫情后,在线直播的比例绝不会变成零
当疫情袭来时,在线直播的需求如潮水般涌来,但是当疫情逐渐趋于平稳时,相关需求如潮水般退去也是意料之中。不过行业从业者更在意的是在沙滩上留下了什么。
李致峰在谈到在线直播课堂时坦言,网课的体验不好。“我身边很多朋友向我反馈,用一个词总结就是兵荒马乱,每天要打的卡特别多,一旦忘记打卡就会接到老师的电话。”
为什么会这样?李致峰认为,其实还是跟产品打磨有关。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任何一款产品都需要与市场不断磨合然后再改进,才能做得更好。但是这次疫情爆发后,教委宣布“停课不停学”,一下子就把直播的需求推到台前。
以企业微信为例,据李致峰介绍:“过去在企业微信里提供家校版本中间有好多细分功能,但直播并不是我们主推的功能。疫情暴发之后,过去可上可不上的方案很多学校一定要上,特别是直播。所以直播是突然被推出来,并且一下子被摆到风口浪尖上。”
李致峰认为,另外一个导致在线直播课堂使用体验不好的原因是,大家的使用习惯在当时还未形成。
“有很多家长、老师和孩子都是第一次对着电脑、Pad上课。除了软件本身,还有网络的问题,终端的问题,以及学生本身周围环境等,很多因素造成了学生的综合体验不如在学校课堂。”
疫情期间,上直播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选项,是强制性的,但是直播过后它变成了一个可选项。李致峰表示,学生返校之后,在线直播的总量一定会下来,但它绝对不会变成零。
“因为在线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包括打破地域的限制,时间上也比较灵活。将来学生复课,它变成可选模式的时候,依然会作为线下教育有力的补充。而且过去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体验过在线教育,这次因为疫情,所有人都体验。学生返校之后,体验过的人当中可能会有一部分人留下。”李致峰说道。
郭荣强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规模的线上教学肯定会告一段落。“我相信,如果不是同样的疫情再暴发的话,也不会再有这种大规模的全员应用。在疫情下建立起来的线上教学模式后续会怎样演变?我认为会有科学的延伸和拓展。”
学校在探索尝试,企业在砸钱
郭荣强提到科学的延伸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由于部分学生的观察期还没结束,不能进入学校,但实际上班里的其他学生已经回到教室上课了。那不能上课的学生怎么办?这部分需求还是得通过直播来满足。另外,利用直播,学校和老师能够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辅导,这是另一个层面的延伸。
除此之外,郭荣强认为,直播还可以拓展到学校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
郭荣强指出:“通过这次培养,完全可以把使用习惯从教学场景拓展到教研场景,再拓展到各类会议,需要即时高效的联系可以完全拓展。我的理解是,在线应用不会因为疫情结束而终止,更多的会因为疫情,逐步成为一种习惯。”
对于涉足在线教育的企业来说,疫情发生后,相关需求高涨且急迫。以企业微信和钉钉为例,因为背后有腾讯云、阿里云的技术支持,有充沛的资金、人力,他们能凭借自身强大的服务能力服务好客户。但是更重要的是,在需求回落以后,如何保证自己已有的市场份额不丢失。
首要前提是要好好打磨产品,提升使用体验。在疫情期间,除了李致峰提到的直播功能外,其实还有不少功能因为疫情原因而不得不推到前台。如今疫情平缓后,需要加大人力物力,对原有产品进行优化。
李致峰表示,企业微信会对互联网侧的产品持续优化。“我们从来都没有犹豫,一直在优化具体场景细节上的体验。虽然从用户使用习惯上来讲,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但还是有很多人慢慢在接受它。”
另外,还需要针对更多的细分场景推出解决方案。不过到了这个层面,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微信的事情,而是需要更为完善的服务生态,包括开发更多服务,这中间离不开服务商的支持。比如,为了应对复课复学后疫情防控的需要,企业微信推出智慧测温硬件能力,需要联合海康威视等硬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健康校园软硬一体方案。
当然,抢占市场还有一个最为直接的方式——花钱。4月23日,企业微信宣布将累计投入10亿元教育启动金,激励教育服务商专项服务学校、教育局。这是继3月初的亿元专项扶持后,企业微信又一次发布针对教育行业的大规模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