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的最后一天,身为华为CFO的孟晚舟,一袭黑裙出现在华为2022年年报发布会会场,为一众国内外媒体解读2022年华为业绩数据。

根据孟晚舟在会场披露的数据,华为2022年收入6423亿元,增长0.9%;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68.7%,净利润率5.5%;资产负债率为58.9%,净现金余额1763亿元。具体到三大业务集团来看,华为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840亿元,华为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32亿元,终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45亿元。其中变动最大的是净利润,处于历史低点。

孟晚舟将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于,终端营收大幅下滑导致的经营利润不佳,以及处于历史高位的研发投入。

这在不久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讲话中也得以体现。任正非透露,尽管现在还属于困难时期,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并没有停步,华为在三年间完成 13000 + 颗器件的替代开发、4000 + 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等,“几年后随着我们的利润增多,在前沿探索上还会继续加大投入”。

与孟晚舟同时出席发布会的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将2022年视作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一年,并比喻为“在暴风雨中奔跑”。徐直军表示,“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华为将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确保对客户的支持与服务;也将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既能生存下来,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会的第二天,孟晚舟将迎来首次当值华为轮值董事长,任期半年。根据华为公司治理制度,轮值董事长在当值期间是公司最高领袖,主持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

面对外界的聚焦和解读,孟晚舟在会场回应称,“我们是体制的接班、制度的接班,从来都不是个人接班,而是集体领导。华为不把公司命运系于个人身上,而是‘一张蓝图画到底’。”

即将接任轮值董事长的孟晚舟,在现场展望,“面向未来,我们有压力,更有信心”。

孟晚舟解释,信心来自于财务稳健。“从两个方面来看,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依然在相信华为、选择华为;其次,去年末,我们的净现金余额是1763亿元,可以支撑大部分商业计划,总而言之,我们依然存在,还将继续存在。”

信心还来自于新的增长业务。华为在这份年报中首次披露了外界备受关注的三大新增长业务数据,其中数字能源业务收入508亿元,华为云业务实现收入453亿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实现收入21亿元。

此外,徐直军在现场展望,通过使能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机会,华为可发挥公司产业组合优势和产业组合韧性强的优势,实现有效增长,预计到2027年华为可参与的市场空间达到万亿美元。

重提不造车 “有造车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

在发布会问答环节,针对备受关注的造车一事,徐直军重申,“华为的战略没有变,我们不造车,只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2020年5月,华为正式宣布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该部门着重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汽车的增量ICT部件供应商,为车企提供智能网联方面的解决方案。

从这一部门成立开始,任正非在内部多次强调华为将不会下场造车。但进入2023年,AITO问界的一些物料宣传上出现HUAWEI问界字样,让外界再度解读为华为要开始下场造车。

3月31日的发布会之前,一份名为《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文件在华为内部发出,并由任正非署名,有效期为5年,再度对内对外传递了华为不会下场造车的信息。徐直军解释,这不意味着华为只是在5年内不造车,而是因为华为所有的文件有效期都是5年。

徐直军还透露,“最近我们有些部门、有些个人和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情一直在查处过程中,我们还会对旗舰店、体验店的销售物料进行整顿,以确保我们的品牌不会被滥用。”

他强调,华为不会造车,也不会有任何华为品牌的车出现。“在这次决议里面,我们对品牌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不能使用华为品牌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根据华为披露,智能汽车部件业务是华为的长期战略机会点。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投入已达30亿美元,研发团队达到7000人的规模。

自2022年3月正式交付至2022年底,问界系列累计交付超过7.5万辆。在车企的部件供应上,截至2022年底,已经发货近200万套部件,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网关、激光雷达、算力平台、AR HUD、T-Box等产品与解决方案。

6G时代尚未到来 正与业界一起定义

在华为的传统通讯业务上,徐直军在发布会现场阐述,目前华为在重点推进5.5G、F5.5G、N5.5G。其中第一个方向,华为跟全球的同行去构筑5.5G的标准,攻克希望5.5G达到目标的所有技术,开发5.5G的产品,并希望在2025年左右开始在全球部署。

“我们希望通过5.5G的各项技术和产品的部署,能够让消费者在移动场景下,在家庭场景下,以及在办公场景下的体验大幅提升。我们也希望,所有的5.5G能够更加促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自动化。”

对于业内已经开始讨论的6G技术,徐直军坦言,目前还没有人知道6G的标准,“它只是一个概念,只是我们产业界的一个目标”。在此过程中,华为正在跟产业界一起,定义6G是什么。

“但是6G何时到来,还不清楚。”徐直军表示,按照移动通讯发展的规律,要在2030年以后。如果消费者、各行各业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没有大的提升,也许6G就不需要了。因为没有需求就没有人愿意投资,没有回报。所以,我们可能长期生活在5.5G的年代,“这也是正常的”。

不过他转而表示,全球产业界、特别是运营商都希望6G到来,否则就没有增长,因为消费者普遍在延长手机的换机周期。“所以说大家还是希望6G到来,但是能不能到来,何时到来,要到2030年以后,也许能够得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