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操盘者们推动企业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信心不足了。便利店行业,开始进入“蛰伏期”。
信心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便利店企业基于现有站位向上晋级的不确定性增大。具体表现在创业型便利店企业的初步规模化难度提升;排名靠前的区域便利店品牌占据本省优势的门槛变高;省级便利店龙头企业的全国化复制考验升级;全国性便利店连锁实现IPO或占据绝对优势的胜算下降。
二是便利店企业对于发展节奏的预期拉长。2018年前后,创业型便利店企业用时1-2年即可初步完成门店数量积累,第三年便有可能展开多省扩张。当时投资便利店的春晓资本等机构,为一家便利店企业规划的上市计划也是以5年为一个周期。现阶段来看,类似预期已拉长至5-10年,便利店企业操盘者的上市计划也更为冷静。
上述变化的影响深远。便利店行业格局已出现断层,后来者赶超难度加大。
典型表现是,油系便利店之外,只有美宜佳门店数突破24000家,是便利店百强中唯一一家门店数过万的企业。排名次之的天福便利店门店数在6000家左右,与前者差距拉大。便利店百强中61%的企业门店数不到500家,可见开到1000家店对大多数便利店企业来说也不容易。
为此,便利店企业需要重新规划发展节奏,并根据预期调整资金储备、把控现金流。稍有不慎者,便会陷入生存危机。《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华中一家本土便利店品牌原本有资本支撑,同步展开多省扩张。近期由于背后资本撤出,其创始人不得不调整节奏、收缩门店,紧急寻找新的资金来源。
同时,行业发展受阻,直接影响到便利店企业内部信心,团队中层、高层的晋升速度及发展空间均会受限,人员稳定性因此受到考验。例如武汉一家便利店企业的业务一把手已于近期离职。
在此背景下,选择进入“蛰伏”状态的便利店企业越来越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动作,维持最小生存能耗,成为便利店企业主流选择。
减少不必要开支及动作
维持最小生存能耗
行业变安静了。这是多位便利店企业负责人向《第三只眼看零售》描述的主观感受。
便利店老板判断行业热度的第一个依据,是便利店企业规模化复制速度变慢。2019年之前,中国便利店数量持续增长,2016年、2017年、2018年便利店门店数增速分别为3%、13%、15%,呈上升趋势。但2019年、2020年的便利店门店数增速即下降为9%,8.9%。
具体到企业来看,跨区域复制的企业数量减少。已披露信息显示,2021年从单一区域发展进入跨省复制阶段的便利店品牌仅有邻几便利一家。
同时,便利店企业开出新店、提升区域内门店密度的难度加大。以区域头部便利店企业为例,每一天便利店2019年、2020年、2021年的门店数分别为1219家、1459家、1618家,增长率从2020年的19.7%下降至2021年的10.9%。唐久便利门店数从2019年的1500家增长至2021年的1588家,增幅较小。
对于个别企业来说,关店止损也被提上日程。华南一位便利店商品供应商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他对接的广州多家头部便利店品牌均有关店。“当前状态下,现金流是重点。不盈利的门店比例过高,很有可能拖垮一家企业。”该供应商表示。
第二个依据是,便利店行业融资数量大幅下降。据公开信息统计,便利店行业2018年共发生53起融资,2019年减至13起,2020年7起,2021年2起。2022年以来,尚无便利店企业披露融资信息。
一位关注便利店的投资人表示,他的投资逻辑已经改变。此前是关注便利店企业的模式、团队以及盈利前景,相对容易做出投资决策。当前他会关注拟投企业的盈利能力,且决策更为慎重。“因为以前很多资本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现在接盘的人少了许多,谁都怕烂在自己手上。”该投资人补充道。
第三个依据为,便利店企业创新动作减少。2020年之前,苏果便利、全家便利、有家便利、汇宁便利等企业分别尝试过无人便利店、“便利店+”跨业态合作、自有品牌开发等创新动作。近两年来,便利店企业对新尝试的态度更为审慎。例如此前业界关注的“便利店+药店”模式,虽然多地相关监管政策已经出台,但开出试点门店的便利店品牌只有美宜佳等极少数企业。
可见,大多数便利店企业进入“冬眠状态”,
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企业有便利蜂。一位前便利蜂员工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除高管团队、运营、商品等核心部门外,公司进行了多轮裁员。由于开店计划缩水,一些负责开发的人员也被裁撤。目的就是维持正常运转,减轻成本压力。公司账面上的钱足够支持正常运转,但必然要省着花了。”
像7-Eleven这样的头部品牌,也在降低单店投入成本。例如用符合标准的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降低单店投资成本及加盟费门槛。其目的,便是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使加盟商更易盈利,使总部拓店压力变小。
“晋级”难度提升
现金流压力加大
蛰伏之前,便利店行业已进行过淘汰赛,类似于天虹微喔、四川WOWO便利、青岛迷你岛等适应不及时的企业选择出售或关停。可以说便利店企业进入“蛰伏期”,是基于行业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动作。
环境变化在于,便利店企业向上晋级难度提升,从而影响到企业整体规划及节奏把控。
举例来说,某创业型便利店品牌原本计划先做规模,达到一定体量后上市。前期由于有资本持续投入,该品牌可暂时忽略亏损情况,加大力度开店。但随着资本市场降温,投资人的钱越来越难拿,该品牌需要调整规划,随时关注账面上的资金储备还能撑多久。
这一案例背后,透露出两点信号。首先是一些产业资本、投资资本为便利店规划的发展模式短期内难以跑通。一位投资人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称,“之前一些互联网产业资本投资便利店,是想通过便利店布一盘局,把便利店作为流量入口。在此背景下,便利店本身能否盈利,不是很重要。但这几年的实践说明,没有人成功。”
其次,便利店发展之路相对来说有所变窄,能否盈利成为业界考验企业的必要指标。这使得企业的门店运营、后台建设、供应链效率以及盈利模式均需要慎重打磨。例如江门市门店数排名首位的小二街便利压缩了50%的传统便利店品类占比,叠加酒吧、烘焙、水果、茶饮等业态,其创始人赖惠钢认为,“仿照前辈的路走,赚的只是打酱油的钱。所以需要大破大立。”
2022年以来,不少便利店现金流承压,资金来源也成为一大问题。
原因是,消费意愿下降、来客数降低等变化影响加剧。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从地区来看,便利店重点发展区域也受到严重影响。例如长三角地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幅度超过30%。
一位鲜食品类供应商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从出货量来看,我们对接的所有便利店企业销售均在下滑。按照测算,广州地区便利店单店日销要做到6000元以上才能盈亏平衡,但某头部便利店品牌能够正常营业的门店日销也只能做到7000元左右。”
对于采用直营模式运营的便利店企业来说,上述变化导致新店盈利周期变长,后台成本压力增大。企业开始采用开放仓储、输出鲜食供应链等方式摊薄后台成本。加盟型便利店企业也需要解决意向加盟商数量缩水、续约率降低、闭店比例提升等问题。
《第三只眼看零售》注意到,今年以来,Today便利、新佳宜便利店、美宜佳等品牌分别给出“双减一助”、“陈列费、营销费、报损费补贴”、“分期付款”等政策补贴加盟商。日资便利店里,陕西7-ELeven也有免除设备投入费、返还货款押金等优惠政策。可见提升加盟商签约率是多家便利店企业当前重要工作。
发展暂停
行业需要恢复信心
变化带来的重要影响是从业者信心减弱。长期来看,行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企业需要2-3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才能再谈提速发展。
一位便利店创始人表示,“当前是一个社会变革期,商业格局也在重构。每次社会变革都会有落寞或成功的企业。企业认为自己每次都能顺利晋级的想法并不靠谱。优胜劣汰才是常态。做企业应该根据社会变化节奏,该停就停,该走再走。”
信心减弱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额投资意向减弱,企业多以观望为主。2018年时,见福便利董事长张利曾向《第三只眼看零售》表示,“未来三到五年间,行业整合不可逆转,便利店竞争将走向寡头时代。”如今五年过去,便利店行业整合尚不明显,发展预期难以预判就是一大原因。
一位投资人描述称,“个别持续关注的便利店的资本和有余力并购的便利店企业想要抄底,但没有人知道现在是不是已经触底。连这些人都在观望,整个行业也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有业内人士表示,便利店业内整合的“对赌”属性增强。例如某便利店品牌计划通过整合区域内中小品牌完成规模化增长,其方式是在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与对方达成协议,若后期成功上市,则后者依据协商比例套现分红,如果上市未成,则退回已翻牌门店。
二是便利店行业人才流动性增强,高管、中层的个人发展预期需要随之调整。明显变化是,创业型便利店团队期权的市场认可度下降。这使得企业原本能通过期权机制在前期适当降低人才成本,同时提高团队凝聚力的做法效果减弱。创业型便利店企业需要拿出更多成本招募人才,同时解决团队上升空间有限等问题。
不过,也有便利店从业者认为,生存环境变坏,有可能推动行业变革,诞生真正符合下一代需求的便利店模式。其中有向前台、后台发力两种方向。
就前台变化来说,包括小二街便利、邻几便利等品牌均将场景作为革新方向。邻几便利创始人刘忠建认为,便利店要从一个传统购物渠道转型为消费者生活中的第三空间,就像一个门店数量更多、消费性价比更高的星巴克。
从后台入手,则是说做供应链整合输出及商品供应生意,从而获得新的增长量级。有观点认为,见福便利近年来投建产业园、搭建鲜食工厂、烘焙工厂等一系列布局,便是出于上述考量。
一位便利店创始人对此表示,“便利店业态到了一个准入门槛提高、盈利难度加大以及整合并购的新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本质是,便利店从业者应该重估所在行业,面对唯有长期主义者才能生存这一现实。长期来看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