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起云涌的商界中,能够坚持几十载不倒的企业家屈指可数,不过在全球华人中,却有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在商界打拼几十年仍未停止,虽然如今已经退休,但是依然在背后默默扶持着两个儿子管理家族企业,这个九旬老人就是香港的李嘉诚。
很多人对于李嘉诚的事迹并不陌生,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无奈之下只好跟着母亲投奔了在香港做生意的舅舅。李嘉诚曾经做过饭店伙计,当作钟表工,好在舅舅后来对他进行了资金上的扶持,才让他有了创业的资本。实际上他儿时的经历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也锻炼出敏锐的商业眼光。
上世纪50年代,李嘉诚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之所以叫“长江”这个名字,就是他希望生意像中国长江的水流一样一直延续流淌下去,而李嘉诚靠着工厂生产的塑胶花也开启了发家之路。其实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来说,一成不变的生意往往可能不会一直成功,重要的是要学会变通。而李诚如果仅仅只靠卖塑胶花,很可能不会成为后来的华人首富。
70年代的香港,是地产经济迅速崛起的时期,而李嘉诚凭借敏锐目光牢牢把握住地产红利期,放弃塑胶生意而做起了地产生意,也正是这次正确的选择,才让李嘉诚迅速积累财富,为以后的华人首富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上世纪香港出现经济动乱时,李嘉诚反其道行之,在人们抛售大量房产的时候,他却疯狂抄底,待到经济复苏时,李嘉诚狠赚了一笔。
李嘉诚的财富就像滚雪球式的增长,除了地产生意之外,他还涉足了通信、酒店、基建、能源等领域,逐渐控制了大半个香港经济,也难怪有香港小学生在作文中写到:香港是李家的“城”。然而随着香港地产生意逐渐饱和之时,李嘉诚却提前把目光聚焦到了内地房地产市场中,不过这一次在内地的投资,却引来了众多的非议。
我们知道,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就是地产行业,而李嘉诚则把中国地产行业当作是“提款机”,其实作为一个香港人,能来到内地投资也是件好事,不过李嘉诚在内地的很多项目都进展得非常缓慢。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在内地的30多个项目中,未开发完成的项目达到三分之二,而其余三分之一完成的项目,从买地到竣工用时少则5年,多则达到了20年时间。
所以不少人都说李嘉诚是故意这样做,为的就是大量圈地以此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从80年代开始,李嘉诚就来到内地购买大量土地,那个时候中国土地价格在他眼中似乎就是“白菜价”,当时北京土地每平方米的价格只有2000元,而如今每平方土地的价格至少达到3万元。几十年来,李嘉诚没有将这些土地开发,而是囤在手里。仅靠这些土地增长的价值就能大赚一笔。
而在十几年前,李嘉诚先后把开发完成的项目和未开发的土地基本上全部抛售掉,套取了至少2000亿的现金,然后他拿着这些钱来到欧洲大肆投资,而李嘉诚的这些举动遭到很多人的非议,因为他们认为李嘉诚的心里似乎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钱”。
不过李嘉诚也作出了回应,他的意思是大家不要用道德来“绑架”我,我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商人而已,商人的本质就是逐利,让利益实现最大化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了,李嘉诚靠着套现得来的上千亿,又成功赚了上千亿,这是他的本事,我们如果只用对待一个商人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的话,李嘉诚确实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