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爆出,以小米、美团为首的互联网公司,正在申请总额近百亿的专项贷款:

小米为了生产口罩和体温计,申请专项贷款50亿;

美团为了给医护人员送餐,申请专项贷款40亿;

……

除了这两家企业之外,被提及的还有360和滴滴。

不过直到现在,滴滴方面还未予置评;

360则表示,从未获得任何政府贷款用于支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用,也没有任何计划申请政府贷款。

小米和美团的申请,却在近日得到了证实。

央行人士对某权威媒体表示:北京市发改委、工信部门并没有将小米和美团其列入名单,目前银行也没有对其发放优惠贷款。(意思就是他们申请了,但是我没批)

这时,一封致美团王兴的公开信在行业群中流传。

与此同时,还有攻击小米的言论也在网上肆虐:

01

40亿元低息抗疫贷款引争议

日前,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0项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专门措施。

超预期提供流动性支持稳定金融市场,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此举让处在崩溃边缘的中小企业主看到丝丝微光。

然而,路透社报道一出,小米正寻求50亿元贷款,美团点评寻求40亿元贷款,奇虎360寻求10亿元贷款,旷视科技寻求1亿元贷款,滴滴寻求5000万元贷款。

(截图:新浪财经-iDoNews消息)

消息一出引发颇多争议。对比明显的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以来,国内餐饮、旅游、零售企业线下业务几乎全数停摆,带来致命打击。

西贝CEO贾国龙曾公开发声称,若疫情持续,西贝活不过三个月。而名单上的企业多为科技领域巨擘,其账面资金宽裕,似乎并无贷款求生需要。

另一备受争议的事实是,两家公司目前都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小米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总计92亿元人民币,已超过小米集团2018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86亿元。报告期内,小米集团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现金总储备达到人民币566亿元。

而美团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收入为274.94亿元,同比增长44.1%,经调整净利润为19亿元,第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分别为151亿元和461亿元。

有人指出,结合之前的放贷“善行”,如此迫切获取40亿元疫情贷款,这或是左手贷款,右手放款。

02

美团、小米回应:

未获得央行抗疫专项贷款 未完成相关申请

2月16日,某财经媒体采访央行人士之后,小米和美团向媒体发出回应。

两家公司的回应几乎一模一样:

“并未获得贷款,也未完成相关申请”

然而,这两段回应却引起网友一种猜测:

没获得网传贷款——当然,因为11日媒体爆出消息之后,被网友们骂的银行不敢放了;

也未完成相关申请——你们当初申请了,因为被骂的太多,然后被相关部门叫停了,连名单都没进入,这就被美化成“未完成”?

同时,在2月16日晚间,央行表示,美团只是在湖北地区可获得政策支持。

2月17日,央行相关人士表示,小米、美团等企业的确有申报,但因不符合相关规定,北京市发改委、工信部门并没有将其列入名单。目前银行也没有对其发放优惠贷款。

同时进一步指出,如果小米、美团的确因为参与疫情防控而需要贷款,银行一定会给予贷款支持;如果符合五部门规定,也一定会给予利率优惠。

但央行方面指出,即使获批,贷款规模也会与网传的40亿、50亿相去甚远,也许会在一两亿左右。

03

舆论之下,反应了什么

其实,小考拉认为舆论更深层次疑问是,与这些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能否有足够多的支持?毕竟对于银行来说,给大企业放贷,风险小、收益大。

此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但相比美团、小米这些巨头,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更需要金融财税政策的支持。

舆论质疑的潜台词是,国家的优惠政策会不会被大企业挤占,而真正需要大力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却得不到帮扶,形成“强者多吃多占,弱者加速死亡”的不利状况。

虽然大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中小微企业在经济贡献、就业贡献等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小微企业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小微企业的活力越大,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就越大,反之亦然。

在这个消息出现之前,已经有一些中小微企业公开了经营的困境。就在小考拉身边,也有好多朋友诉说今年生意不好做。

其实对于大企业来说,在发展的顺境时增强现金储备,可以理解,也不是坏事。

只是如果以对冲疫情影响或者支援“抗疫”的名义,去申请大额“融资成本低”的贷款,则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