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新闻周刊5月9日的报道,两个多月前,东莞一家家具制造厂的外贸经理邓虹最头疼的,是工厂何时能复工。她不得不逐个给客户发邮件,说服对方把订单推迟到3月交货,同时担心破坏长期维护的客户关系。
进入3月,国内疫情缓和,大部分工人回到了工厂。情况却出现反转,此时,疫情“震中”从中国转移到欧美。3月20日起,原本催单的客户主动给邓虹发了邮件,称疫情下当地门店关停,订单继续推迟,时间待定。如今,邓虹所在的工厂再也没有接到一笔新订单,九成的海外订单被推迟。
海关总署4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进出口总额9432.2亿美元,同比减少8.4%,其中出口同比减少13.3%,进口同比减少2.9%。专业商贸杂志《焦点视界》对全国203家外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6%的企业表示疫情对自身影响较大,面临部分困难,目前勉强维持经营。新冠疫情“黑天鹅”重创各行各业,当全球的商贸和物流停摆,外贸行业也不可避免沦为重灾区。
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困境,大量外卖订单消失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中国当前的制造业问题并不是今天一天产生的。我们虽然说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但是制造业的问题并不是今天一天产生的,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力人口红利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从而形成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三来一补”的产业模式,这种两边对外的外贸产业模式几乎成为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主流。了解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在经济学上有非常明确的路径依赖假说,就是一个地方的产业一旦形成了产业集聚之后就很难进行产业改革,因为大家都会采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进行生产制造,这就像惯性一样会长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外向经济模式,甚至于不少企业就是单纯承接一个国家的订单,做外贸甚至连多国都不会做。然而,这种外向型经济模式在全球经济较为稳定的时候其实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面临当前的黑天鹅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制造业的问题被病毒这只黑天鹅给彻底引爆了。
其次,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产业来说,当前的问题的确严重,但是我们要考虑问题的时候也应该多一些思路,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型,但是转型需要时间,“腾笼换鸟”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形成的。所以面对着当前中国外贸的问题,解决思路主要有三个:
一是尽可能多条腿走路,毕竟世界各国的病毒防控态势都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做外贸也可以考虑多国市场经营,从而分散风险,通过找到新的市场机会,从而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悲剧出现。
二是尽可能考虑国内市场,当前中国国内市场是最先复苏的,我们从五一的强势消费就能够发现,中国的内需是非常强劲,在强劲内需的推动之下,我们完全可以让外贸企业获得一个全新的市场机会。
三是尽可能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其实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倒逼转型的关键节点,在当前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转型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利润水平的提升。
所以,外贸企业不能坐以待毙,而是应该更好地推动自身的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