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秘密,致命的诱惑!4000亿的行业背后,藏着深坑
01
美,是刚需,医美妥妥地是消费升级。
以前,大家对医美整形这事儿还是羞羞答答的,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动过手脚”,但是天然美和保持年轻这两件事儿,可遇而不可求,不是所有的姑娘都是林志玲,也不是所有的小伙儿都是林志颖。
这两年,医美整形已经不是什么禁忌话题了,明星们在屏幕前讲保养之道的时候,都开始愿意聊自己保持美丽的秘密——高科技美容了。
玻尿酸、肉毒杆菌这样的名词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做个“拉皮”之后,再也不接拍个黄瓜了,连倪萍这样的“老派艺人”,都在节目中爆料,自己也打过针。
明星有上镜的需求,而普通人有成为明星的意愿,医美从小众开始走向大众。
思想开放的好处是,更容易走进普通人的世界里,从而形成一个行业的崛起过程,咨询机构艾瑞曾发布报告,医美行业在2020年将达到2110亿的市场规模,而德勤则更加乐观,预估的市场规模是4640亿。
总之是,规模越来越大,发展也越来越快,一切欣欣向荣,今年双十一,不少医美平台都加入进来,不少用户也想在双十一囤点低价项目。
但是,大前途总是伴随着大坑,随着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行业的不美好也就暴露出来了,中国消费者协会接到医美相关投诉量,三年上升了10倍多,而且仍在逐年上升的趋势里,而在这些投诉里面,中小机构和中小平台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一方面,这样的数据累积跟行业的快速发展脱不开关系,另一方面,还是有奇怪的东西混进这个日渐庞大的队伍里面来了。
前两天,互联网医美平台美呗就开了场双十一的发布会,一看就是冲着双十一获客来的,但其CEO在发布会现场大谈医美行业乱象,并号称其平台是严选的。出于好奇,就随手下载了个美呗APP检索了下,原来CEO公开Diss的乱象,他们自己平台上几乎一个不差都有。
太乱了,还是得擦亮眼睛。
02
想要招揽用户,第一步还是得靠宣传,宣传到位,那都不是事儿,但是怎么宣传,那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现在传统广告已经不香了,毕竟《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已经把那些广告限制得死死的,技术方法不能说,保证治愈不能说,形象证明不能做,但是现在新媒体时代,这些早就被突破了。
上海坐不住了,在2019年中,搞了一个医美广告的负面清单,所谓的“安全无副作用”就别扯了,一些名词比如“韩式双眼皮”、“欧式芭比眼”、“线雕”、“水光针”这样由机构们杜撰出来的非规范用语就别说了。
不过,随便翻一翻医美平台,显然平台和机构都舍不掉这些“成熟热词”。
无论是中小医美平台,还是医美机构,都需要流量,因为有流量就有关注度,有关注度就有转化,通过发帖、日记等板块,转化率都很高,有些平台可以达到30%,而转化后的复购率90%以上,毕竟整形有时候会上瘾。
那流量哪来?
明星热度一定要蹭的,给明星的脸来下定义,是平台热衷的事情,有人是高级贵妇脸,有人就是“冷婊脸”,有人是女主脸,就有人是女二脸,高低贵贱,马上就给你分清楚,这事儿干多了自然也翻车,张柏芝就因为“过宽的双眼皮不自然”的配图,把医美平台美呗告了。
也不能说女明星矫情,还有更惨的,美呗平台官方发帖,来吐槽女星薛佳凝的脸,用词甚至可以说是很恶毒了。
这种话说出来,不被告才怪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说的“不能贬低他人”,好像已经不在乎了。
还有一种天然的流量来源,那就是色情与软色情了,这种一般在用户的整容日记里面,一些私密部位的整形,也要晒一下“成果”。
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讨论用户分享平台是否担责的问题,但是类似内容长期存在,多少还是有点动机不纯,即便还没上到担责的高度,但是显然内控也是有问题的。
03
对于中小机构和中小平台来讲,有流量就不愁用户,但是各种手段得来的用户,可不是什么上帝,而是待宰的肥羊。
交钱才是正经事,坑可就没商量了,交了钱往回吐,那也是不可能的,投诉网站上,各种机构和平台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人花了1.55万买了眼综合项目无法使用,但是机构不退款,只能转化其他项目,要么转销给别人;有人想做鼻子,说好4.7万的项目价格减半,临上台还玩“医生出差”的戏码,最终收了3.12万,这个“减半”计算不知道是怎么算的;宣称任何肤质都可用的“水光针”,到了医院变成了“有闭口不可用”,先治疗闭口才能打,当然得单交钱,然后是治疗无效,针打不了,钱也不退,只能换其他项目。
一个叫美美咖的平台套路玩的更好,宣称在平台上付费整形,但是平台全额补贴,分期返还,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一个割双眼皮要花1万多,不少人冲着返还,也就交钱割了,但是做完就不一样了,说好返还的钱没入账,提现通道已经有4万多人排队了。
宣称自己没“暴雷”,只是没钱了而已,36期全额返,而平台成立也就成立3年,第一批用户的钱,恐怕都没返完。
如果没有成为用户呢?还有个人信息可以收割啊。
平台做的确实是中介生意,但是不少平台的牟利手段还是把业务拓展了,用户信息也可以卖,有问答平台的网友点名爆料美呗平台套取用户资料,“一旦填了资料,就会被卖给各个整形机构,各种电话不断”。
04
拽词玩得溜,个人信息卖得快,坑钱手段超一流,在生死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医美和传统美容的区别,就在这个“医疗”上面了,而医疗向来最注重的就是资质了,医院要有资质,医生也要有资质,不然那是“非法行医”,而非法行医,那可能就是要命的事儿。
这些年,我们看到死在整形手术台的案例还少么,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有,在艾瑞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20年)》中提到过一个数据,医美行业事故高发于黑医美机构,近10万人致残致死。
这是一个很触目惊心的数字。
为啥?
机构很多,但是真正正规的机构不多,从业者众多,但是合法的医生太少了,药品医疗器械众多,但是合规的太少了,很多人花高价整形,不少人没有变美,反而脸毁了。
黑医美、资质不全的机构,大行其道,也有平台的助推。
美呗在发布会上号称“严选”,严在哪儿让人费解,在某医院的医疗美容资质核查的器材和材料项,是空的,而在精选商品里面就是“进口除皱针”,哪儿进口的,经过NMPA注册或者备案了吗?不知道。
不合规,风险太大了。
不少人查医院,还是“万事靠百度”,然而结果也很迷,在美呗旗下的三元整形网曾是这么描述二甲医院的,“比三甲还高一个档次”,然而介绍的黄寺整形医院,只是一个普通的民营医院,这已经涉及虚假宣传了。
无知还是故意,这中间就是利益纠葛的问题了,不过这样的问题可不止一个。在美呗的官方网站上,合作单位一栏,添了4个“中字头”的组织,其中一个“中华美容协会”就厉害了,它早就被民政部列为山寨社团了。
和山寨社团能合作啥呢?
05
行业太乱,消费者也太难了,所以这两年国家也加大了打击医美乱象的力度,今年8部委联合下文,各司其职,加大监管力度,多部门协同,这个决心还是很大的。
而在产业体系的构建上,头部平台也有带领的责任,毕竟净化市场环境是全行业的希望,4000亿的产值还是需要大家共同来捍卫的。
中小平台和中小机构就没有活路了吗?
当然也不是。
大有大的优势,而小也有小的好处,不少正规的医美机构,走的也是“小而美”的路线,在垂直的领域里面,也能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来。
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走正路,即便是傍大腿,歪门邪道也是要不得的,身处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里面,想要走得更长远,那么就自觉共同净化市场,不然,最终的结局可能就是自毁长城。
毕竟,一颗老鼠屎,是可以坏了一锅粥的。
但愿,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