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2月3日宣布“人人影视字幕组”被抓捕关停后,用户在网上“悼念”这个陪伴了他们多年观影的民间组织,有网友将其悲情地比作盗火者普罗米修斯。

在希腊神话故事里,人类世界曾处于漫长的暗夜,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走火种送给人类,人类获得了光明,普罗米修斯因此受到宙斯的处罚,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

但这随即激起字幕组圈另一批人激动地驳斥:被抓的是利用字幕组非法牟利的经营者,他们哪称得上是“普罗米修斯”,那些真正“用爱发电”的字幕翻译者们才是。

字幕组,在中国泛指由民间“野生”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翻译团体。在中文互联网还是一片蛮荒的时期,许多热爱海外影视作品的人群通过互联网自发聚集,将外文影视作品制作中文字幕分享给同样喜欢看剧的网友,自愿且免费,不以营利为目的。

众多民间字幕组里,“人人影视”几乎是名声最响亮的那个,它的名称出现在无数网民自由下载观看过的美剧片头字幕里。当经营者让字幕组的轨道偏离了初衷,与商业化随之而来的是法律红线的触碰。

在警方的通告中,初步查证人人影视各端口应用软件刊载影视作品2万余部,注册会员数达800余万人,近两年的涉案金额为:1600余万元。

在官方的口径里,这是一起在山东、湖北、广西等地警方的配合下,历经三个月的侦查所侦破的,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部、最高检四部委联合督办的——特大跨省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案。

去年9月,上海警方发现“人人影视字幕组”网站和客户端提供疑似侵权影视作品的在线观看和离线下载。警方查证,自2018年起,犯罪嫌疑人梁某等人先后成立多家公司,在境内外分散架设租用服务器,开发运行,维护了人人影视字幕组APP及相关网站。

在未经著作权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人人影视字幕组通过境外盗版网站下载获取片源,以每部约400元不等的报酬,雇人翻译压片后,上传至APP服务器向公众传播,通过收取网站会员费、广告费和出售客户侵权影视作品移动硬盘等手段非法牟利。目前,警方抓获以梁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4名,查处涉案公司3家,查获作案用手机20部和电脑主机、服务器12台。

尽管警方在通报中提到此案是“2020年9月,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但在中文互联网,尤其是美剧圈,“人人字幕”几乎人尽皆知。加入WTO之后的10年里,随着中国与海外文化交流愈加频繁,海量的影视动漫作品涌入国内观众视野,旺盛的需求和越来越多拥有外文技能的人加入,催生出字幕组的“黄金时代”,各种字幕组的论坛贴吧、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但那同时也是中国版权机制匮乏,市场也缺乏版权意识的时期。字幕组的出现虽然填补了需求的空白,但也踩入了一个行业模糊的灰色地带,《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与多位前字幕组成员交流发现,围绕字幕组成长与繁荣的始终是两条红线:如何盈利、是否侵权。

近5年来,随着国内各大互联网平台以及广电总局等官方机构加大引进力度,海外影视剧版权愈加规范,大量曾经踩在灰色地带的字幕组选择终止。

而另一方面,引进的影视剧官方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版权库覆盖面有限及上线时效慢,让有着精良的翻译水平、极快的更新速度、小众片源齐全的民间字幕组,仍有大量的市场需求。一些没有引进版权的、配有中文字幕的海外片源,在字幕组网站源源不断地供应,人人影视的名气越来越大。

普罗米修斯这种比喻,以及业内对这种比喻的嘲讽,实际揭开了过去20年来中国在影视版权引进、舶来品本地化的问题。沿着中文互联网世界的生长脉络剖析,字幕组的诞生、繁荣、演进与消沉,糅杂在另一个需求旺盛,但长期处于空白的市场生态之中。

而人人字幕被查,在某种程度上并非一个行业终结的标志,它从侧面剖开了一个非营利为目的而出现的小众行业的存在困境,版权产业发展壁垒,以及志愿者们想持续“为爱发电”的行走空间。

谁在“用爱发电”

2009年加入一家字幕组时,风云(网络ID)是国内某高校的大一学生。尽管如今已经离开字幕组6年,在与本报记者的对话里,他仍表现出了对“字幕组”这个身份的认同感。

享受了字幕组成员的义务服务后,他也接力“用爱发电”,本身英语水平不错,给字幕组发去了简历,经过考核顺利成为了一名做时间轴的组员,这是字幕组里门槛较低的工种。一个字幕组主要分为片源组、翻译组、插轴组(负责影片的时间轴)、压制组(负责影片特效制作以及后期压制)、阅片组(负责论坛影片正式发布前的检查工作),此外还有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媒体组,负责论坛、网站运营维护的技术组。

大家分工明确,流程紧凑,一集剧在美国播出后,最快只要几个小时,就能让国内网友们下载中文字幕版。

字幕组成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乏一些翻译水平极高的“大牛”,他们把自己低调隐匿在网络ID后面,字幕署名也都是用网名。大家不会去窥探彼此的真实姓名和职业,官方几乎从不组织线下聚会,但从日常沟通中可以发现,群里最多的是留学生,其次是英语老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喜欢看剧,且乐于“发电”。

在风云看来,加入字幕组不仅能提升外语水平,还能第一时间看到“生肉”(未经翻译的原版外文剧),做了一年时间轴之后,他加入翻译组,参与了一部非常喜欢的剧集的翻译工作。他们经常通宵工作,为了更快把“生肉”烹成“熟肉”,提供给追剧的用户。

字幕组,其实是最不需要靠字幕看剧的一群人。

“我从来没有拿过报酬,也从没想过,这对我来说只是业余兴趣。”风云说,“不过据我所知,组里有些项目是提供一定报酬的,一些企业和机构有翻译需求会找上门来。”

在美国的留学生张以宁,在字幕组负责找片源,把源头的影视资源下载后通过网盘传给团队。他更能理解字幕组工作的客观价值。“在美国,字幕是收费的,花钱收看有线电视节目和电影电视剧,或者买DVD,要加字幕就得额外付钱。”她说。

Waterlemon(网名)所在的字幕组专注于LGBT影片。“小众文化更需要真正可以交流的地方,而语言又是最常用的媒介。”这个字幕组已经运营了16年,以出色的翻译水平在圈内颇有名气,经常与国内外机构合作,为影片和官方活动制作中英文字幕的同时,一直保持纯公益性质。

维持一个字幕组正常运转需要的开支,主要来自租服务器和购买影片光盘,有时还需要转录器材。有的字幕组由站长个人支付这些费用,有的字幕组接受外部捐助,有的字幕组则会在视频里插入广告。

毕业后,风云的生活被工作填满,停止了在字幕组的工作。张以宁回国后,即时通讯工具换成了微信,QQ很少再打开。时隔几年,当她再次打开当年热聊过的QQ群,发出问候语后,久久,群里一片寂静。

从光芒万丈,到落案被查——人人字幕组往事

与曾经存在于无数论坛,“用爱发电”的众多字幕组一样,近期被查的“人人影视字幕”最早也曾是一个毫无商业化痕迹的组织。

“人人字幕”最早发端于2002年下半年。当时,由网络ID名为“小鬼神”的加拿大留学生创立了一个名为YYeTs的字幕组,该组当时隶属于同期大热韩语字幕组YYCFA,是旗下的专职英文字幕制作的分组,YYeTs是YY English TV shows的简称。

韩剧当时已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观影人群。在那个年代,以英语为主的美剧观赏人群,在中国还是一个很小的圈子。最早的字幕组成员多为热爱影视剧的海外留学生,大家因为共同的热爱聚在一起,凭借兴趣为自己喜欢的影视剧制作字幕,然后免费在论坛上提供字幕版下载。

YYCFA已对韩剧的精细翻译在当时收获了很多人气,而“小鬼神”创立的YYeTs在初期也继承了他们高品质字幕的特点,早期制作的几部字幕作品引起很大反响。当时,他们还加入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美剧字幕组联盟——F6联盟——他们也是最早为《老友记》制作字幕的民间组织。

那是网民数量剧增,也变得更熟练在网络上找资源、免费下载的年代。即便是国内电影,观众也不习惯付费观看,免费的分享与交流,当时在中国被看作是“互联网精神”的体现。这种全民欠缺版权意识的背景,也为包括YYeTs在内的字幕组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由于名气越来越大,YYeTs在此后3年里,逐渐成为国内美剧中文字幕的顶梁柱,与同时期其他几个著名字幕组一起,几乎包揽了当时中国人能看到的全部美剧。后来,他们干脆退出了F6联盟,开始单干。到2006年6月1日,他们又正式脱离YY,独立建设论坛,开始广招爱好者加盟,规模越来越大。

也是在那个时期,YYeTs开始逐渐转变成另外一个“组织”。当时,包括创始人“小鬼神”等众多元老因个人工作生活陆续退出。2007年,原YYeTS的动画组组长梁良开始掌管字幕组,同年YYeTs改名“人人影视”。

梁良,正是上海警方近期通告中提到的“梁某”。一位不愿具名的前字幕组成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直到今天,很多字幕组成员都自认为是用爱发电的“志愿者”,大家很少有人把这份工作当作事业,有的人因为工作忙碌而停止翻译,有的人因为喜欢的剧集完结而离开字幕组,因此字幕组成员的流动性很大。但也有人一直留下来,慢慢把“热爱”变成事业。

梁良看起来就是把字幕组当成事业的人,事实上,到2007年YYeTs改名“人人影视”时,他也是硕果仅存的创始元老,其他人都已陆续退出。此后,由梁良掌管的“人人影视”,逐渐转型为一个提供海外剧资源下载的“组织”,内容包括影视、动漫等多个板块,开始有机制的运作。

不过,彼时中国的海外剧市场已开始逐渐规范,随着影视引入的增多,以及由电影创作者引领并发起的多轮维权运动,影视资源免费下载到此时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灰色生意,虽然当时很多字幕组仍没有进行盈利,但按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影视剧衍生品的翻译、传播权均归著作权人所有。也就是说,字幕组根本无权译介。

这也是当时很多字幕组会在影片开头,配上一段“仅供个人学习和观赏,请于下载24小时后删除”的原因——法律未明确规定不允许个人翻译使用。但事实上,这种“仪式性”的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一旦将资源链接公开挂上互联网,那就意味着一定会被传播分享。

这种擦边球行为也很快遭到了制裁。2009年11月,广电总局发起过一轮盗版网站清理行动,关停整改了包括“伊甸园BT&字幕下载区”“BT中国联盟”“悠悠鸟”等几大BT网站在内的111家视听节目服务网站。人人影视的网站服务器,也在一年后被一度关停。

对于法律框架下的安全问题,一家字幕组的负责人表示:“如果我们已经想到,就不用通过坚持非营利、纯志愿者、封闭注册等方式来尽力低调了。”

不过,得益于自2002年开始积累的庞大口碑,人人影视最终靠网友众筹,重新开张。但此后,人人影视却在经历打击后,越发“变味”。一位人人影视的长期使用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印象中自2008年起,人人影视的片源就开始植入贴片广告,后来,人人影视还曾以“五周年庆”为名目,公开在论坛网站上售卖“资源合集”的硬盘。

越来越响亮的名气,几乎公开的商业化行为,让人人影视逐渐成为传统字幕组圈内的异类,在一些属于字母圈的论坛里,还经常能看到有人发帖声讨人人影视直接盗用其他字幕组翻译作品的行为。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人影视已经和创立之初的YYeTs大相径庭,无论圈内圈外,很多人都开始默认他们为“盗版传播者”。

就在人人影视开始利用资源赚钱的同时,影视版权规范化的苗头也开始越来越旺盛。2010年2月,搜狐视频与迪士尼合作上线美剧《迷失》第六季,与美国同步播放。腾讯、优酷、爱奇艺、乐视等视频平台紧随其后,将海外影视剧资源作为新的竞争点。

这次重拳出击,曾一度被整个圈内视作字幕组“时代终结”。人人影视也正式宣布关停,他们当时也曾在微博中说:“需要我们的时代已经离去。”

庞大的用户群体,让资本看到了商业化的可能,在当时众多字幕组陆续关停的背景下,已经关停网站的人人影视并未真的“死去”。2015年,他们改名“人人美剧”又开始以论坛+APP的形式,在网站和移动端发展,2016年12月,他们又一次分拆,人人影视字幕组公开与人人美剧(当时已更名为人人视频)分家。

2016年时的一则公开声明揭示了分家背后的矛盾。在2014年人人影视关站之后,团队受到重创,本已准备好解散。这时,第三方投资人出现,他们一起组建“人人视频”,打造了“人人美剧APP”项目,人人影视献出了此前积累多年的品牌和全部数据。

不过,梁良原团队在合作中似乎受到了排挤。据当时的公开声明,他们实际上没能真正参与到人人美剧项目中去,“不但无法发展,甚至还限制了人人影视做其他项目的机会,对方承诺的资助补贴一直没有兑现”,“当初人人美剧答应在拿到B轮融资的时候给予人人影视品牌使用费,现在对方已默默拿到了融资却一声不吭,没有任何想补偿我们的意思”。双方理念和价值观存在重大分歧以及矛盾不断,于是,梁良的团队决定放弃“人人视频”所有股权,彻底退出人人美剧,重新开始,因此有了现在的“人人影视字幕组”。

对很多美剧观众来说,直到人人字幕被查,他们也分不清“人人视频”和“人人影视字幕组”的区别。两个APP都冠以高知名度的两个字“人人”,都能提供海外剧集的中文字幕版视频,谁是谁,似乎并不重要。

此后,人人字幕组仍然担当字幕制作和资源提供,而人人视频则开启了一轮与市场接轨的部署,开始公开接受市场融资,包括百度、小米等都曾是他们的股东。就在今年1月,他们还与重庆广电合作,打造“一流的流媒体平台”,要“落地具有本土影响力的电影节项目”。

尽管名头不断变化,但在中国数量惊人的盗版用户眼中,“人人”依然是盗版影视资源的代表,并一直存活下来,直到2020年9月,上海警方介入调查。

事实上,自走上商业化道路以来,“人人字幕组”已经距离传统字幕圈越来越远,多位前字幕组成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其公开违法和高调宣传自己、盗用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此前已经遭到不少圈内人的反感和抨击。

“人人字幕组”的落网,是一个多年侵权的商业字幕组织的典型案例,但某种程度,这个中途走上“歧路”的组织,实际只是整个中国字幕组江湖中的一点波澜。

民间字幕组,去向何方

如果要复盘人人字幕组如何走上歧途,恐怕还要从字幕组,以及其背后代表的产业说起。

国内的字幕组,最早兴起于2000年前后,自一开始,就有种打破文化高墙、分享交流的互联网精神。而在2001、2002年的网络论坛中,一群动漫、外国剧集爱好者自发组成最早的字幕组,后来迅雷、电驴等下载软件登场,则促进了字幕组进一步兴盛。

除前文提到的YYCFA外,最早的英文字幕组,是由几个海外留学生联合创办的F6论坛。与那个时代中文互联网上的各种组织类似,人们靠爱发电,以分享和交流为主旨,F6论坛创办的缘起,是因为他们当时都喜欢一部美剧《老友记》,此后他们为这部美剧制作了字幕,成为F6的开篇之作。

1994年2月22日,《老友记》在美国首映,此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而受制于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差距,中国人最早接触《老友记》这部作品,就是在F6正式成立的2000年。

将优秀海外作品引入国内,曾经是早年这些字幕组成员的初衷。可以看出,字幕组的诞生,背后其实是围绕国内与海外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随着时代进步人们越来越希望了解世界的巨大需求而产生。这也是很多早期字幕组成员,将自己看作“志愿者”的原因。

然而,中国市场对版权的认识,几乎直到近10年才日趋完善,在早期,除了各大电视台、电影院之外,互联网上几乎所有资源在普通中国消费者眼中都是免费的存在。这种如今看来有些荒唐,但实际真实存在的群体共识,也是字幕组得以在此后一段时间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复旦中文系教授严峰就曾公开评价,字幕组为历史上第四次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翻译活动,前三次分别是:玄奘、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近代严复、林纾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翻译;改革开放后三联、上海译文出版社对西方现代人文社科著作的系统翻译。

从某种程度来说,字幕组所承担的并非简单的“翻译”,而是在中国互联网野蛮生长年代,靠“用爱发电”支撑起来的“舶来品本地化”产业中的一环。这也是字幕组直到今天,仍然能在广大网民心中留下广泛好感,甚至在“人人字幕组”违法被抓后,仍然有人表示惋惜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尽管名为“用爱发电”,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终究是旺盛的需求和虚弱的市场供应,共同促成了民间字幕组的诞生。

不过,也正是因为其“非营利,才合法”的特殊性质,民间字幕组也同时成为了一个无法稳定存在的集合,劳动无法获得回报,自然也让其工作无法真正稳定。

事实上,这种因需求和热爱而存在的特殊组织,也并不只局限于影视行业,在游戏、动漫甚至相对社会边缘的同人社区,与之相关的形式依然存在。

而在版权引入逐渐规范化之后,这些民间组织与商业机构在理念上的冲突,又成为了阻碍中国“舶来品本地化”产业发展的壁垒。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在民间口碑良好,专门翻译美剧《权力的游戏》的衣柜字幕组。

衣柜字幕组成员最早是贴吧上一批《权游》原著粉丝。出于喜爱开始翻译字幕,为力求精确,他们还邀请到原著的官方中文翻译者屈畅做顾问,其制作的字幕广受好评,甚至可以说这部剧在国内掀起热潮也与衣柜字幕组脱不开关系。

但到2016年,腾讯买下《权力的游戏》的播出版权后,曾向衣柜字幕组表达过合作意愿。可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腾讯当时给字幕组的翻译报酬,仅为每集200至300元,根本无法匹配他们的付出。

不仅如此,根据有关政策,腾讯必须等外国版整季上映后才能引进,这段等待期内,要求字幕组不能上线熟肉资源。这和该字幕组一贯高效不一致,他们认为“这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此后,衣柜字幕组干脆放弃了字幕制作。

与之类似的案例,在版权正规化后字幕市场几乎比比皆是。一位长期关注影视译制行业的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资本与民间字幕组的不合,在中国往往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作为民间松散组织,人员架构过于灵活,很难全部收编。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字幕组过往提供的都是“免费服务”,这就导致版权机构往往会轻视他们的价值。

在发达国家,舶来品本地化其实是一门很成熟的产业,无论在译介、配音、本地演员二次渲染等多个层面,都有专职的公司和组织承接,且收费不菲。但在中国,民间字幕组与资本的冲突,其实也是中国特有的互联网文化、中国版权市场发展至今所遗留下来的顽疾。

上述人士认为,过去20年,在涉及影视、音乐、游戏、动漫等多个领域,我们只是解决了合法合规的“引进来”以及帮助市场逐渐培育版权意识这两个问题,但对于如何让这些“引进来”的产品以更好的方式“本地化”,整个行业并没有很好的认知和尊重。

这也许会是中国版权机构将要面临的问题。前述字幕组成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尽管大家都是兼职,免费在做,但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无论是电影、剧集还是动漫、游戏,每个人都会非常用心,这也是很多民间字幕组能够收获广泛好评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热爱,并不是机构流水化的生产线可以取代的。

事实上,早在“人人字幕组”落网之前,横亘近20年的“字幕组”文化早已日薄西山。2019年,业界著名的资源分享网站——胖鸟电影网关闭,被圈内人认为是版权时代彻底统治的标志事件。此后,几乎所有字幕组,都不再染指院线电影和热门的、已经被引进的影视剧字幕制作,并开始从大众视野中悄然离场,变成小众圈子。

时代早已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最早翻译《老友记》的F6论坛也已于2014年关闭,其成员至今大都四五十岁,大多不再从事这份年轻时热爱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