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来自于《晚点LatePost》透露的消息称,目前已从多个渠道获悉小米确认将要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公司创始人雷军或将亲自带队。

消息一出,小米的股价应声上涨,涨幅一度升至14%,约合人民币近900亿元。

随后小米官方回应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

“暂时没有”这四个字让外界产生了更多遐想,什么时候会有,“等等”要等到什么时候,成了车圈和数码圈都在关心的问题。

等地方扶持?

去年蔚来、小鹏、理想三大造车新势力齐齐登陆资本市场,让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度到达了新的高度,传统车企摩拳擦掌,互联网巨头扎堆进入,一片百花齐放的热闹场面。

抛去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市场潜力,以及国内上下游产业链逐渐成熟所带来的入局门槛降低,相关鼓励政策的动向也成为了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四部委于去年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了2022年年底,但同时也提前明确了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幅度。

销售层面的补贴逐渐减少,生产层面的扶持就显得更加重要,近些年来地方政府的加入已经成为了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上海、合肥、珠海等城市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压下重注。

去年11月,由上汽和阿里共同参与的“智己汽车”项目正式启动,上海浦东新区成为了重要投资方,浦东新区的张江智能园区则负责承接项目落地。

从当时对外发布的通稿来看,张江智能园区为智己汽车提供了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包括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对接、资源对接、公共服务及综合配套等。

小米若要造车,哪座城市会率先抛出橄榄枝,目前来看武汉或许是理想的选择。作为小米的第二总部所在地,武汉在营商环境和人才引入层面都曾给予小米诸多支持。

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武汉市作为中部龙头城市缺位严重,尤其与邻省省会合肥对比更是差距明显。

不过湖北省整体仍然有着强大的汽车整车产能,也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尤其是国产东风汽车的整车生产力基本都集中在湖北省内,产业氛围依然具有一定优势。

等合作伙伴?

由于本身的科技公司属性,加上小米过去一以贯之的企业代工策略,在造车这件事情上,选择与哪家车企合作也显得格外重要。

去年网络上曾流传出一张小米与比亚迪合作的“青悦S1汽车”宣传图片,但随后小米和比亚迪双方都出面辟谣此消息不实。

虽然与比亚迪在造车方面并未有真实合作,但未来如果真要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选择合作伙伴必然是个逃不开的话题。

纵观国内的科技巨头造车,几乎都是在和传统车企合作,推出新品牌来抢占市场。

比如前文提到的“智己汽车”,就是由阿里和上汽共同打造。同样是今年宣布造车的百度,合作伙伴则选择了吉利,新品牌名和logo据说已经确定,但尚未对外公布。

即便是独立运作的新能源车企,三大造车新势力也都选择了由传统车企代工,蔚来是由江淮代工,理想是选择了力帆,小鹏早期则选择的是海马汽车代工,此后收购福迪汽车才获得了造车资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三家造车新势力,背后都能看到小米老板雷军的影子,雷军参与创办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和理想,由雷军老友何小鹏创立的小鹏汽车则得到了雷军个人和小米集团的投资。

这其中,小鹏汽车目前是有自建工厂的,其中位于肇庆的工厂成为了小鹏P7的诞生地,对外号称年产能可达10万辆,同时小鹏位于广州的工厂也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投产,年产能可达30万辆。

但对于小米而言,初涉车圈就自建工厂显然不太现实,目前其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自身的品牌效应及市场营销等层面的积淀,但传统车企多年来在整车制造和供应链方面积攒下来的优势,则是小米这样的科技企业短期内难以追赶的。

等竞争对手?

当年小米手机凭借着1999元的定价,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价格屠夫”,并一举奠定了小米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地位,如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少网友也喊话小米要把汽车定价打下来。

从目前新能源车的销量数据来看,确实呈现出了定价越高销量越好的怪相,整个2020年的新能源车销量排行中,前十的车型中售价在20万以上的有五款,占到了总数的一半。

而在传统燃油车主力销售的10-20万区间内,能够赢得消费者青睐的车型则并不多。

对于很多杀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来说,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契机,小米心知肚明,其他巨头也早已觊觎良久。

问题是,谁来打响这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第一枪,在纷纷入局的科技巨头中,是阿里、华为还是苹果、三星?

从造车进度上来看,阿里投资的智己汽车有望最快杀入市场,相关信息显示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型将于今年4月展开预约,年底发售。

而华为与北汽合作的智能汽车据传也将在今年4月正式亮相交付,首批带有互联网企业“血脉”的新能源车上市,或许也将为市场价格定下新的调子。

在这种情况,小米选择后发制人也不失为一种机敏的市场策略。

面对着尚处于蓝海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小米是要延续过往“极致性价比”的姿态还是展现全新的行业形象,这一切都值得权衡,毕竟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市场所有的情绪都会精确地反映成为股价的涨跌。

与其贸然闯入,倒不如让子弹再飞一会,先看看竞争对手们的定价区间。

科技巨头一旦有造车的消息传出,对于股价就是一针猛药,小米自然也不例外。但资本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关于新能源车的故事,更重要的还是故事是否真的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