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9月27日发布的《2018年(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简称“报告”),2018年上半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18亿元,同比增长9.4%。 也就是说,上半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占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认为,随着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与网上购物习惯的逐步养成,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保持持续增长。尤其是国内各主流电商平台年中大促对于2018上半年交易规模增长的贡献作用显著;线上线下融合、社交电商、以及泛零售品类延伸扩充将成为未来国内网络零售乃至整个零售市场的重要增长点;电商巨头们对于新零售的布局,实体店的崛起,更加会加剧网络零售市场规模的扩展。

在这个日益壮大的市场,诸多电商平台拼劲气力角逐之后,各方真实的势力版图如何?

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不含品牌电商),天猫依然稳居首位,在市场份额占比过半,高达55%,同比增长5%;紧随其后的是京东,占据25.2%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高0.8%;而拼多多堪称“电商黑马”,已拿下5.7%的市场份额,名列第三;排名第四至八位的电商平台则分别为:苏宁易购(4.5%)、唯品会(4.3%)、国美(GOME)(1.2%)、亚马逊中国(0.6%)、当当(0.5%)。

马太效应与变数丛生

随着互联网以及网购的普及,网购用户的增长趋势逐渐放缓。在现今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商品品质以及商品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看重购物体验,开始有消费者愿意在线下进行购物。随着众多电商品牌开始实行线上线下同价机制,消费者在线下购买就能享受线上购买商品的优惠。

数据显示,2018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5.69亿人,较2017年上半年中国网购用户的5.16亿人,同比依然有10.2%的增长。

从市场份额与增速来看,零售电商市场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天猫稳坐市场份额龙头宝座,且具备压倒性优势。从增速来看,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的增速高于B2C网络零售市场行业平均增速。排名退居第六的国美(GOME)线上平台GMV(网站成交金额)仅为269亿元,份额同比下降了2.9%,仅占比1.2%,甚至不足京东的“零头”。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2018年上半年,国内B2C网络零售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天猫和京东继续领衔市场发展,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而拼多多作为电商界的一匹“黑马”发展迅猛,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异军突起,让行业看到了零售电商在被社交电商加持后依然具有非常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变数”。

上述人士还表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社交电商普遍在“第三极”重点发力。“大部分在PC端网购的用户购物行为已转移到手机、平板等移动应用端上,拼购、分销等为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成了电商平台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成为与零售电商行业与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驾齐驱的‘第三极’。”

B2C五大主流电商各有看点

谈及市场版图,不得不提到GMV指标。

GMV指标通常称为网站成交金额,属于电商平台企业成交类指标,主要指拍下订单的总金额,包含付款和未付款两部分。

GMV数值可能远远超过实际成交金额,这也是电商企业(企业)愿意公布GMV数据的原因之一。但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电商平台企业的快速增长远比短期的利润更加重要,GMV正是衡量电商企业增速的最核心指标。

以天猫为例,2018年第一季度天猫GMV为5590亿元,同比增长45.7%。据了解,天猫GMV的增长主要在于服装、快速消费品、家用电器品类上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而天猫在新零售、消费升级、品牌运营和国际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是其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驱动力。

2018年上半年,京东GMV为7676亿元。其中,一季度GMV为3302亿元,同比增速则为30.4%;二季度GMV为4374亿元,同比增长30.5%。上半年,京东也实现了多个季度持续盈利,净收入在第二季度创单季新高。业内人士认为,京东能连续多年盈利,和自身对“无界零售”战略升级、商品品质、客户服务的追求不无关系。

拼多多: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GMV为662亿元,第二季度平台GMV较去年同期暴增583%。上半年,拼多多GMV和营收均实现了快速发展,新电商模式服务广大用户的潜力凸显,同时公司推出了一系列营销活动,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

唯品会:2018年上半年唯品会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还推出了专业代购批发平台——唯品仓APP,旨在服务广大代购、批发群体,借助微信社交平台快速为品牌方清库存。

苏宁易购:2018年上半年苏宁易购GMV为1512.39亿元,同比增长44.5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一倍。而在营收上,苏宁易购实现营业收入1106.78亿元,同比增长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