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顶着“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光环的新氧发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Q2财报。财报显示,其实现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87.3%,实现净利润2930万元,同比增长230%。

乍看之下,新氧交出了一份亮丽的财报,但耐人寻味的是,财报发布后其股价并没有迎来预期的增长,反而暴跌超过30%,这就尴尬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这届投资人看走眼还是新氧财务数据只是表面亮眼?

答案是后者,投资人并没有看走眼,而是发现新氧Q2财报存在隐忧后用脚投票,直接反映在股价波动上。通过全面分析Q2财报,我总结新氧主要存在四大隐忧:

一、业绩可能面临天花板

表面上看,新氧营收、净利润两大关键指标均呈现快速增长,但与其过往表现相比仍有所逊色。2018年Q1到Q3,新氧营收同比增速均超过100%,从2018年Q4起,其营收增速明显放缓,下滑至90%以下,2018年Q4、2019年Q1分别为83%、80.7%。

尽管2019年Q2新氧营收增速有所拉抬,达到87.3%,但仍未突破90%,与去年同比翻番的骄人战绩更是相差甚远。同时,纵观新氧近年来的净利润表现,给人的印象是极不稳定,时而增长时而下降,甚至两度陷入亏损,与2019年Q1 4591万元的净利润相比,Q2下滑超过36%。

在医美市场整体发展向好的大背景下,按照新氧当前营收增速放缓、增收不增利的发展态势,很有可能会陷入瓶颈,即天花板太低。

二、受到互联网巨头冲击

除了营收成本大幅增加135.7%,新氧Q2运营费用也在增加,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82.4%,环比增长70.7%。运营费用的同比增速几乎与总营收同比增速持平,加上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比达到54%,代表新氧获客成本居高不下,这与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医美市场使竞争升级密切相关。

除了悦美、更美等垂直类互联网医美平台,近年来阿里、京东、美团的杀入也给新氧带来一定的冲击。阿里健康联姻医美企业艾尔建、京东与悦美达成独家战略合作,美团医美与瑞蓝、华熙生物、艾尔建等共同成立医美行业“正品联盟”。

互联网巨头不仅有流量、资本优势,技术和成熟的管理体系也是一绝,它们高调入场,对用户的吸引力未必会输给重度垂直的新氧,给其带来不小的压力,加上医美行业本身获客就很难,且周期较长、留存率不理想,势必导致新氧获客成本增加。可以预见的是,面对诸多劲敌,未来新氧营销费用只会有增无减,而互联网巨头对其造成的冲击,将不仅仅反映在获客成本增加上,还会连带影响营收增长。

三、医美广告监管落地

新氧招股书显示,其商业模式为基于用户和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互动平台搭建。即用户从媒体内容参与到社区中、使用在线预约功能,医疗服务机构则通过评分、审查、趋势及用户喜好反向向用户提供服务。用人话来说,就是新氧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社区+电商”,前者带来信息服务收入,即广告收入,后者贡献预定服务收入,即平台交易佣金。

从2017年Q3开始,新氧信息服务收入占比逐渐增加,预订服务收入占比相应降低,收入结构从预定服务为主转为以信息服务为主,2019年Q2更是刷新纪录,信息服务收入占比超过七成,达到74.4%。同时,信息服务收入增速高于预定服务收入增速,说明入驻新氧的医疗机构在逐渐增加,广告营销需求激增,其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点,Q2付费医疗机构数增至3157家,未来竞争加剧在所难免。

信息服务收入、预定服务收入此消彼长,说直白点,就是打广告的医疗机构多了(增速迅猛)、医美服务交易抽成也多了(并未减少,只是增长越来越慢),从侧面反映出新氧平台广告转化率变低,平台订单成交率保持在低位运行。

因此,新氧Q2付费用户总数为20.15万人,同比增长118.8%,平台促成医美服务交易总额为8.93亿元,同比增长81.9%,诸如此类的亮眼数据看看就好,不要当真。新氧Q2预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9.1%、环比增长13.4%,远远落后于总营收同比增长87.3%、环比增长38.3%,这才能反映出其真实运营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8月27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医疗广告专题培训会,联合上海市卫健委等部门整顿医美广告市场。显然,医美广告监管触动行业敏感神经,受此影响,两天后新氧股价应声跌去1/3,同一天其发布Q2财报,时至今日股价一直徘徊在低位。

四、难解的黑产和肖像侵权

在竞争加剧且获客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新氧改善平台用户体验,提升用户忠诚度和留存率势在必行。不过,新氧从2013年成立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除了多次被曝出刷单、医生资质造假,今年7月,新京报又披露部分入驻新氧的医美机构存在涉销售违禁药品、代写虚假“美丽日记”等问题。

不过,新氧的回应似乎有刻意甩锅给医疗机构、黑产的嫌疑,引发外界质疑。以甩锅黑产为例,黑产的确可恶且难以根治,但新氧过往并未在打击黑产上有太大作为,而且随着其上市,黑产被无形放大,随时会带来负面影响,遗憾的是,直到危机爆发新氧才匆匆亡羊补牢。

同时,肖像侵权也是新氧一大隐患。为造假客户资料,新氧多次在网上盗取整形用户对比图,然后伪装成自己的案例,这一行为使其陷入肖像侵权的诉讼。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站显示,新氧涉嫌肖像侵权的诉讼文件有36多条,其中包括黄渤、李小璐、黄奕、刘雨欣等明星。前不久,新氧在与林志玲的法律纠纷中败诉。

从长远来看,医美无疑是朝阳产业,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最近集中爆发的负面舆论,可能会引发国家政策层面的管控,或将导致医美行业在未来两三年内陷入低谷期。对于处于舆论漩涡的新氧而言,当务之急是为求美者建立一道信任屏障,注定任重道远。

结语

致力于颠覆医美行业潜规则、消灭行业中介的新氧,如今却靠莆田系整形医院广告投放而赚得盆满钵满,信息服务收入节节攀升,正在成为医美行业最大的中介。而这种模式隐藏的隐患,显然比售违禁药、资质造假、虚假日记更值得考量。需要指出的是,医美行业是有原罪的,在“颜值经济”愈发盛行的当下,新氧们更需要守住底线和初心,消除乱象、堵住漏洞,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