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18是“影视寒冬”,那对于院线公司来说,2019才是“至暗时刻”。

暑期档虽然以176亿票房收官,虽然较2018年略有增长,但如果不是《哪吒》横空出世,这个暑期档就彻底“凉”了。

《哪吒》拯救了暑期档,一定程度上也拉升了影院的上座率。但即便是这样,暑期档院线上座率也只有12.5%。暑期档尚且如此,平时只会更差,从上半年来看,上座率只有10.6%。

作为整个影视产业链中较为被动的发行放映环节,影院的业绩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优秀作品的数量。而2019年的电影市场实在不容乐观。

上半年爆款严重缺失,暑期档又遭遇了一连串的“撤档”,观影人次不断下滑,单银幕产出持续下跌,这就导致存量影院和新建影院的均面临着非常大的经营压力。

种种迹象都表明,影院建起来容易,但活下去难啊!

但诡异的是,一边是国家电影局明确了任务目标,“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一边是研究机构分析认为,中国银幕数量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实际需求。

去年星美超151家影院短暂停业,全国有超过300家影院倒闭,今年恒大影城大量关店,就连万达电影、横店影视这样的头部院线公司,业绩下滑也非常明显,大多数底层影院更是在苦苦支撑。

头部院线深陷困境,万达净利暴跌60%

“电影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产业。”2006年,王健林带着万达杀入影视产业时,曾经豪情万丈地表示。

然而进入2019年,影视行业第一次看见了“天花板”,即使是作为院线龙头老大的万达,也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2018年全年,万达电影新增影院79家,到2018年底,万达电影拥有已开业直营影院595家(5279块银幕),2019年预计要新增80家,结果截止2019年6月30日,上半年仅新增了22,拥有影城为563家(银幕数5015块)。

增速放缓明显,远远不达预期。不仅如此,2019上半年,万达净利润同比暴跌61.9%,主因是电影放映业务和影视板块毛利率下滑。

2019上半年,横店影视净利润1.73亿,同比下跌23.8%,如果从单季度来看的话,2019Q2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跌62.9%。

院线老大日子不好过,排名前三的横店影视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

2018年横店影视票房收入24.61,大约卖出7000万张电影票,当时就有人计算,横店影视放映业务不仅不赚钱,而且每卖出一张票赔本0.6元。

根据两家公司发布的半年报告可以算出,万达电影单银幕产出77.8万,横店影视单银幕产出49.2万,而同期全国单银幕产出44.6万,同比下降17.1%。

2018年底金逸影城拥有390家影院(2403块银幕),到2019年6月31日,增长到了403 家影院(2497块银幕),直营和加盟都算上,一共才新增了13家影院。

而2019上半年,金逸影城净利润下滑36.78%,这已经是金逸影城的“二连跌”,连续两年净利下滑。

不仅万达电影、横店影视、金逸影城,大地、中影等院线巨头的日子也不好过,新建影院增速放缓,市场占有率与上座率不断降低,同比票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巨头已经“撑”不住了,开始陆续剥离甚至放弃院线业务。

院线业务成“鸡肋”,巨头们开始甩包袱

2019年,恒大影院纷纷停业整顿,成立10年的“恒大院线”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

原因是,2018年恒大集团旗下嘉凯城集团连收两院线之后,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许家印承诺恒大院线将在12个月内退出市场。

但122家恒大院线停业注销,与其说是为避免同业竞争,不如说是在这场重组和并购中,“恒大院线”被资本无情的抛弃了。

同样,因院线业务表现不及预期,2018年完美世界16.65亿转让了院线业务, 彻底将重资产的院线业务从上市体系剥离,以求回笼资金,聚焦游戏、影视剧等核心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事实上,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在剔除“拖后腿”的院线业务后,完美世界2019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4%。

从2016年12月花14.85亿疯狂买进,到2018年1月打包卖出,完美世界用一年多的时间,快速地完成了收购、试错、卖出的全过程,从最开始想要野心勃勃大干一场,到后来一个月关店19家,最终彻底放弃院线业务,以不低于当时的收购价,找了母公司完美世界控股集团当接盘侠。

找不到接盘侠的,就只能自己收拾残局,甚至面临关店了。

去年曾有大量影院停业、拖欠员工工资的星美控股,如今似乎慢慢有所缓和,但情况依然很糟。

9月2日晚间,星美控股对外发布《内幕消息最新进展之更新停止买卖》的公告,目前星美控股在国内经营约336家影院,其中约201家处于运营中,约135家已暂时停业,同时管理层预期已暂时停业的27家影院将于不久将来恢复营业。

目前星美控股尚未向部分雇员支付的工资总额为8100万元,较三个月前的7500万元增加了600万元。

尽管星美控股已经在拼命让影院恢复营业,但星美控股在公告中指出,根据董事会现有财务资料,并经作出所有合理查询后得出结论,集团尚欠足够营运资金支持其业务营运。

从2013年的83家影院,到2017年365家影院,星美只用了4年,2018年本来准备扩张到450家影院,结果却迎来大面积“关店潮”。

星美控股的疯狂崛起,其实就是中国院线崛起的缩影,而星美控股的困境,也是大多数头部院线可能面临的困境。

“二次并购”时代即将来临

2015-2016年,是院线公司的“疯狂收购年”。

2015年2月,文投控股以23.20亿元收购了耀莱影城100%股权项目;2015年7月,刚上市不久的万达院线以10亿元的天价收购了世茂影院旗下15家影院100%的股份,收购院线资产似乎成为了所有巨头的重要战略。

随着影视院线股幸福蓝海、中国电影、上海电影纷纷上市,资本市场受到追捧后收购也变得更加频繁。包括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在内的传媒公司纷纷表达了进军院线行业的决心。

但是资本层面的动作,并不能解决院线自身的问题,在疯狂收购之后,这些巨头们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境。

以前是“大盘低、租金高、第三方强势、竞争激烈”四座大山压得很多影城喘不过气,如今政策划定了准入门槛。2018年底,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成立电影院线公司须具备5个条件,包括其控股影院数量不少于50家或银幕数量不少于300块,以及控股影院上一年度合计票房收入不低于5亿元。

而现状是,票房低于500万的低质量影院数目,占影院总数的2/3。

接下来,一大批低质量的院线公司将不达标,被淘汰,被吞并,中国的院线市场份额将跟美国院线市场一样,形成高度集中的势态。

未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院线公司将进入“大鱼吃小鱼”时代,大量院线公司面临倒闭,巨头们将疯狂地进行吞并,并将高质量运营模式复制到被收购院线,达到深层次整合,提升影院经营效率和品牌优势,最终形成良性的院线格局。

同时,国家电影局并不打算放缓对于新建影院的建设,而且明确了任务目标——“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

当然,只要国家愿意,2020年银幕总数暴增到8万块应该不是问题,但在网络大电影(ID:wxs360)看来,比规模扩张更重要的是,怎样提升院经营效率。因为提高单银幕产出、提高上座率,才是院线未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