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移动支付市场的暗战正在上演。

坐拥数亿用户的微信支付改写游戏规则的图谋,正受到其合作伙伴们的质疑。

9月10日,是微信支付原定实施商户认证新规,推行二次认证政策的日子。然而,该政策在8月中旬一推出,即遭到来自收单机构、服务商、银行的集体抵触。

业内人士认为,认证新规将改变移动支付生态链中的固有利益格局。一位大型综合支付机构高管对上证报称,微信支付此举将“从合作机构手中抢夺商户,收割B端市场。”

在隆隆反对声中,微信支付临时调整了其二次认证政策的实施力度。据了解,新规拟对所有新增商户实施认证,而目前在实际执行中调整为对当日交易超过五万元的商户进行认证。

诚然,二次认证新规有其风险防范的合理性,但难免给市场以“头部机构利用市场地位争夺客户”的印象。

这场微信支付与其生态链上的合作伙伴们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有野心的“二次认证”

当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早已形成双寡头格局。

易观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9.1万亿元。头部平台型支付机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者的市场份额就已经高达92.83%,其中第二名微信支付市占达到39.47%。

而在线下移动支付市场,微信支付的市场优势更为突出。

在至少三名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微信支付目前牢牢占据了八成多的线下商户市场,对费率定价有一定话语权,在线下扫码的四方合作模式(账户方、收单方、聚合服务商、清算机构)中有绝对的主导优势。

现在,微信支付想将话语权放到最大。

8月中旬,微信支付的运营主体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向合作机构发出通知称:基于监管政策、系统风控、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考虑,自2019年9月10日起,新入网开通微信支付业务的商户,需按照新标准进行客户身份识别,才能进行微信支付交易;存量商户需在2019年12月31日前按照新标准完成客户身份识别。

如何进行商户认证识别?

微信支付发布的商户实名认证指引显示:在法人确认同意或者打款验证的情况下,联系人(商家店员、财务人员、业务负责人)或法人的微信号要绑定商家营业执照(或小微个人经营者身份证),然后联系人或法人可使用微信给商户号授权,使得商户号完成实名认证。

短短一句话,但信息量巨大。

一家微信支付渠道服务商,也是一家大型聚合服务商,帮其商户归纳了数条操作指引,其中一条格外醒目:个体工商户使用“经营者的已绑卡微信号”进行商家身份验证;企业商家可使用“法定代表人的已绑卡微信号”进行商家身份验证,也可以使用“对公账户汇款”来进行商家身份验证。

这些操作意味着,原本被收单机构、服务商与银行所掌握的商户身份核心信息,都必须上传至微信支付。由此,这也就触动了收单机构、服务商与银行们的敏感神经。

记者从多个微信支付合作机构处了解到,此前与微信支付合作的收单机构和服务商,会将收集到的商户信息(比如商户名字)以字符形式传给微信支付,并将核心信息隐蔽,这就是大家默认的备案制。

而现在,微信支付要求服务商将存量商户的原始认证资料(如带有商户招牌的门头照、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核心材料)上交,新增商户自己也要主动向微信支付上传营业执照、经营者身份证等信息。

让合作伙伴们更为忧虑的是,新的认证流程要求支付机构配合改造接口。新接口的实施将会让微信支付与商户实现直接沟通,而无需通过支付机构与服务商。

记者了解到,为了配合微信支付二次认证新规,支付机构需要将以前用的W1、W2接口,改造成 W4接口。商户通过W4接口认证后,需要增加营业执照和法人证件图片信息上送,然后点击确认信息无误,并选择注册后的微信号进行授权。由此,微信支付与商户可以实现直签,并直接联络的效果。

被动了奶酪的合作伙伴们,对此颇有怨言。

“收单机构和服务商都很抗拒,收单机构的反弹会更大一点,因为它相当于直接收割商户。” 一名全国性收单机构的高管对上证报表示。

在他看来,服务商本来就处于行业链条底端,行业地位弱势,“现在商户都变成微信支付的,服务商靠着商户来赚返佣的空间就小了”。

对于收单机构而言,“微信支付对商户直签后,商户直接在它的体系里交易,那收单机构之前拓展商户投入的成本,包括给商户补贴、免佣、做免费机具,就都白做了。微信支付相当于什么都不投入,就把别人的客户拿走了。”该人士对二次认证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颇为忧虑。

火力减弱

微信支付回应不改初衷

或许是“动的奶酪有点大”,微信支付二次认证新规遭到了不少合作方的抵触。

上述全国性收单机构高管告诉记者,就在二次认证政策推行的前几天,微信支付方面仍未对接口是否确认上线作通知或沟通。9月10日,一开始微信支付不仅未上线认证,也没有对后续是否上线做通知。

“我们就这么干等着,后来当天晚些时候,微信支付那边口头传达了只对单日5万交易额的商户做认证限制”,他说,临时调整的政策细节并未与合作机构同步。

“5万交易额是企业和小微商户都需要认证、存量商户是否需要认证,也都没有说清楚。”该人士说,“我们那天就加班,自己一遍遍测试来知道到底哪些商户被限制交易了。”

前述大型聚合支付服务商的高管,向记者证实了微信支付二次认证新规的火力有所减弱:“应该是受到抵制了,微信支付后来调整为当日交易超5万元的新增商户才认证”。

该聚合支付服务商高管认为,单日5万交易额以上的商户大多数都是高质量商户,微信支付或许是想先拿下传统大型收单市场商户,再对所有商户推行二次认证。

就如何认定现行商户认证门槛,以及新规在执行层面调整的原因,上证报问询了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官方回复称:“对商户进行实名认证的初衷和大方向并没有变化。在执行层面,我们也充分考虑待实名认证的商户数量、合作伙伴工作量和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因素,所以第一批先从单日收款金额超过5万元的商户进行实名认证。”

该回复还称,“微信支付对商户实名认证的政策制定,是综合了支付行业和反洗钱相关的法律法规、风控数据模型、商户高风险交易分布情况等多因素来制定和不断优化的”。

微信支付官方传递的信息意味着:微信支付认为其新规高度契合监管政策且适用于支付行业,仍会推行,但会把控节奏。

新规逻辑被质疑

市场利益格局将重塑

从微信支付自身的立场而言,其二次认证政策诉求有其合理性。这也正如微信支付阐述认证新规初衷时,首提的就是“基于监管政策”考虑。

那么是什么监管政策,促使微信支付做出改变?

答案是央行85号文。

今年3月27日,央行发布85号文(即《关于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重点提及了要求支付机构加强账户实名制管理。

该文件出台的背景是行业存在已久的“擦边球”现象:一些聚合支付服务商在部分商户的审核上,存在着主观或客观的疏漏。有些个体工商户在申请时,并不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只需要提供房屋租赁协议和门头照;而服务商极少数会上门亲核资料。

然而,这个微信支付自我阐述的初衷,遭到了一些收单机构和服务商人士的反对。

“我在这一行工作很多年,我觉得拿配合85号文来说事,其实有点牵强。”前述全国性收单机构高管人士称,因为微信支付更像是一个账户机构,账户机构不应该直接插手商户准入、商户资质审核。

“如果商户有问题,监管肯定罚的是收单机构,因为收单机构去拓展了这个商户。比如说我们拿着信用卡到国外玩,被一些商户盗刷了,那这样的情况谁负责呢?肯定是收单机构负责,然后清算机构找收单机构要求把钱要回来,同时对涉事商户做风险标记。”该收单机构高管说。

前述大型服务商高管对上述观点表示附议。他认为,账户机构应该管理每笔交易的风险,决定是否支付;而收单机构管理商户的总体准入,把控总体风险并承担相应责任。各个主体各司其职,谁错打谁板子。

前述提到的大型综合支付机构高管所言则更加犀利。他认为,微信支付对于服务商的处罚完全可以“就事论事”,谁涉及不法交易,可以报告监管将其接口关停,而不是以监管要求为理由来抢夺商户资源。

而且,到目前为止,监管没有完全明确信息流是否要经过账户方,85号文也没有规定账户方(即微信支付)要对商户进行身份认证。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同环节的市场参与主体对微信支付二次认证新规反弹较大,是因为如果其新规一旦达成,会产生三个效应:

首先,挤压收单机构生存空间。

当微信支付掌握商户资源后,收单机构很容易被排挤,大批收单机构最终可能会被迫转型成服务商(代表微信支付去服务商户),甚至干脆退出市场。

其次,微信支付将实际打造出“收单+支付+清算”的整体闭环生态,冲击线下扫码市场四方模式下的利益格局。

当前,线下扫码市场有四方角色,包括账户方(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收单方(拉卡拉、汇付等)、聚合服务商(收钱吧、钱方好近等)、清算机构(网联、银联)。

四者之间在长期合作里已经形成了分润默契:收单方(如拉卡拉)从商户收取交易手续费(服务费),分润给账户方(如微信支付)和聚合服务商(如收钱吧)。收单方向商户收取大概在3.82%左右的手续费,然后基于合作的深浅分给账户方2.1%到2.5%手续费,另外大概1%左右付给聚合服务商。

一旦微信支付的整体闭环体系形成,各环节原有利润分配毫无疑问会受到冲击。

微妙的是,这也是微信支付的不少友商不愿意看到的。有大型综合性支付机构人士反复向记者称,“虽然不方便评价友商,但这样做影响太大,我们不会跟进”。

一家股份行网金部负责人在接受上证报采访时,也同样透露出了银行微妙的心态。他称,几大银行既直拓聚合扫码收单,又承载了扫码背后实际的发卡和支付,而微信只提供通路,却控制着收单手续费分配。

“在备付金政策调整后,微信支付的谈判砝码越来越少,他们需要通过加大直连业务量的控制,来增加与银行的谈判砝码,而银行并不希望看到他们议价权的增加”。该股份行人士表示。

第三,与“断直连”相左。

“断直连”断的是第三方支付账户和银行账户之间的连接。

断直连后资金从银行卡到钱包,要经过两联(网联、银联)清算转接,然后资金从钱包再通过清算机构到收单机构,最后到商户账户。在这过程中,清算机构会执行两次清算职能,第一笔清算的是资金如何进钱包,第二笔清算的是资金如何从钱包去到为商户服务的收单机构。

而一旦商户都变成微信支付的直连商户,就意味着资金从钱包到商户,再也不用过清算机构,这就是所谓的“本代本”交易,即账户方的资金和商户资金都在同一账户体系内,清算机构的职能被替代了。

巨大的市场份额,让微信支付已经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市场化竞争的参与者。它的任何商业决策,很多时候已经不仅仅作用于其自身或合作伙伴范围内,而是有可能将支付行业整体推向另一个走向。

微信支付其强制推行商户认证的举措面临业界的不同声音和争议,属于行业正常现象。来自各方的声音无比重要,也相信我国的移动支付行业也会在每一次摩擦、争议甚至对抗里,最后共同商榷出有利于整个行业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