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市场的负增长已经连续16个月出现,即便是最乐观的人也开始慎重起来。超过一年时间的负增长,改变了中国车市的生态和格局,真正意义上使得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丛林时代”。如今,在高速增长时代长期被忽视的隐患开始大量爆发,而企业的调整也前所未有的展开。这是考验企业综合实力的时刻,再也没有侥幸的躲避可言。

当大量的企业销量断崖式的下滑,甚至有三十余家三个季度的销量甚至不足一千,等待他们的除了残酷的淘汰,很难想出还有什么转机。潮水褪去,这些“裸泳者”显露无遗。在汽车行业中,强弱对比已经显现了出来。头部企业仍然稳健,而尾部企业已经资金断裂,破产在即。伪强大的合资品牌也在崩溃,甚至是一泻千里。但所谓的“头部企业”也有了新的含义,而不是规模上的指代。

行稳致远,企业开始重新思考这四个字的含义,并找寻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潮头在哪里,如何成为弄潮儿而不是望洋兴叹?在这样一个裸泳时代,优秀的企业是否应该主动出击而不是保守紧缩?这些问题接踵而至。我们很难预测这样一个大转折阶段的延续时期,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汽车市场不会一直萎靡,而将进入一个温和增长时代。

在经历了这次考验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将进入真正的集中时代,而能代表中国汽车的头部企业将顺势而出。如果调整按照节奏进行,我们预测这个过程将在未来5-10年完成。而这个时候,也将是中国汽车竞争力爆发的时候。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中国汽车销量连续16个月同比下滑,一些边缘车企的处境愈发变得艰难起来。潮涨时看不出水面以下有什么,但潮退后那些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车企就爆发出各种各样的危机,成为“裸泳者”。

数据平台GoDigitalResearch公布的一份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有34家车企累计销量不足千辆。这些企业无疑是“裸泳者”的典型代表。其中销量最低的广汽吉奥,前三季度仅售出2辆车。广汽吉奥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一向不高,如今被广汽乘用车公司合并。但进入榜单的企业并非都是籍籍无名,如力帆汽车,其2015年年销量曾高达14.8万辆,也是一家老牌汽车制造商。

近日,一则关于猎豹、众泰、华泰、力帆汽车四家车企破产的消息更是刺激着行业的神经:难道车企破产潮来临了?随后该消息被车企纷纷辟谣。但在辟谣背后,这几家车企的现状着实不乐观。事实上,出现经营困难的车企不止这四家,还包括诸如北汽幻速、海马汽车、华晨汽车、江淮汽车、东南汽车等等。它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资金链告急需要政府出手相助,或存在退市风险,或面临整合重组。

时间倒退到5年前,很多企业都还是一幅意气风发的样子。当时由于SUV市场火爆,靠着一两款爆款SUV走红,成为自主品牌的共同特点。例如,2014年,幻速推出两款SUV,新车一推出就收获8.5万辆销量,第二年大幅跃升至22.3万辆,2016年再次提升。而同一年,海马汽车S5的年销量也达到了10.3万辆。那是一个黑马辈出的时期。但是谁也没料到,短短几年时间这些“市场黑马”就形势如山倒。

除了自主品牌车企,此前顺风顺水的合资品牌的日子也不一定不好过。在欧洲本土混的风生水起的法系车,却始终摸不准中国市场的节奏。PSA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销量为2.9万辆,同比下滑40.1%。

而进入中国7年的PSA旗下高端品牌DS,同样在生存线上挣扎,这也导致长安汽车计划将其所持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50%的股权转让。DS一直以豪华品牌的身份自居但市场对其认知有限,与之同病相怜的还有英菲尼迪、讴歌。这些小众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遭到头部企业的挤压,甚至不得不降低身段与合资品牌竞争。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13家车企获得了发改委和工信部颁发的“双资质”,例如前途、云度、知豆汽车,它们曾被视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它们当中有7家企业却出现在上述销量低于千辆的企业名单中。与交付量已突破万辆的蔚来、威马汽车等企业相比,新造车大军之间的鸿沟越拉越大。

此前十多年国内汽车市场一直处于正增长阶段,市场红利明显,也造就了一些顺着大潮创造了短暂辉煌的企业。但是当市场红利不再,需要企业真正拿出品牌和技术实力的时候,这些企业就开始力不从心。但它们也不甘就此沉沦,而是纷纷展开了自救。

早在前两年就有品牌意识到了危机所在。幻速品牌曾在2017年表示要从性价比向品价比转型,开始推出售价更高的旗舰车型;而众泰汽车由于在2016年四季度销量增速开始疲软,也在当年于内部提出了向原创和高端转型的目标。今年,力帆汽车也表明要聚焦摩托车业务同时提升汽车业务竞争力,近日还得到重庆市地方政府的帮助。而海马汽车在面临退市风险的“危急存亡”时刻,其创始人景柱重新出山,推出海马8S、联合京东探索新零售模式,试图全力突围。

当前多数企业的自救还未收到明显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企业初有成效,如一汽奔腾、东风风神、江淮汽车和东南汽车等等。一汽奔腾今年10月份销量达12,309辆,相比去年同期增幅高达177%;1-10月累计销量约为9万辆,同比增长36%。

当然也有的企业不再选择奋力挣扎,而是及时止损。在合资品牌中,已经有菲亚特、铃木等企业因始终无法适应中国市场,黯然退场。但退出的多是外资车企,中国自主企业很少有要退出的案例。只是在零部件和经销商领域,已有诸如庞大集团宣布破产重组的案例发生。

新造车企业领域的自救则更为纠结。目前蔚来、威马、小鹏三家车企已经初步构建起头部阵营,而更多的企业还在量产和继续融资的路上摸索。尤其是那些手握“双资质”的新造车企业,既没有量产车上市也没有投融资消息,但仍然选择坚守。再有一个半月,2019年就要结束,那些新造车企业立下的flag会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