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完“双十一”,电商和物流界里盛传许久的一件“大事”终于落地。

11月25日,快递巨头顺丰与一线电商品牌唯品会“牵手”成功,从当日起,唯品会将终止旗下自营快递品骏的快递业务,由顺丰为唯品会提供包裹的配送服务,双方达成紧密的战略业务合作,确保用户订单的无缝衔接和快递业务的顺利过渡。

没有传言中的高价,也没有“言之凿凿”的并购,只有合作。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个电商节日“双十二”中,顺丰和唯品会将是联手备战了。

01 唯品会“割爱”

“我们很高兴能够与顺丰达成合作”。

“停掉品骏”,对于唯品会的董事长兼CEO沈亚来讲,算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对于与顺丰的合作,沈亚的“高兴”也是真的,毕竟对于市场来讲,这也不算是什么“意外的决定”。

2008年,“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唯品会诞生了,金融危机而导致的传统制造业危机,给了唯品会机会,“互联网+特卖”的模式,唯品会用优质和低价俘获了一大批消费者的心,顺利打开局面的唯品会在2012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了。

唯品会上市后实现的自建物流,就是品骏,唯品会全资控股。

而有了唯品会作为依托,品骏的发展也是很迅速的。资料显示,在国内,品骏在华南、华北、西南、华中、华东、东北地区设立六大物流仓储中心,总面积超过290万平方米;而在海外,唯品会在东京、首尔等地共有9个海外仓,合计仓储面积59000平方米。

电商、金融和品骏的物流,成为唯品会的“三驾马车”,而且品骏快递不仅承担唯品会的包裹递送,还有社会化业务,并且在截止今年8月份,品骏已经连续22个季度盈利,无论是业务量还是站点数量,都在提升,一切看起来是欣欣向荣,并且在自建物流方面逐渐向京东物流看齐。

但,饲养骏马的同时,更加耗费“草料”。

自建物流对于任何一个电商来讲,都是重资产项目,除了在物流体系建设上需要耗费巨额的成本,在后续运营方面,仓储物流的开支必然也就成为运营费用中的大头,而对于唯品会来讲,厉害的品骏也确实是非常“烧钱”,履约费用占到了总营收的9%左右,而单件的成本,高于快递行业的平均水平。

而唯品会在经历了一轮转型后,回归了“品牌特卖”的初心,物流到底是甜蜜还是负担,就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唯品会也在有意识地开放第三方物流。

根据唯品会的季度报表,二季度唯品会的履约费用占净收入总额比例为9.7%,如果刨除广东肇庆仓库的建设投入,履约费用占比就是8.5%,而三季度履约费用率为8.1%,环比进一步下降,而主要的原因就是唯品会扩大外包物流的开放力度。

那么,如果将“烧钱”的物流剥离,全面切换至社会化物流,在再次优化履约费用的结构的同时,还能够继续提升服务品质,无论是对于唯品会自身发展还是市场对强化盈利能力期待,都是大有裨益。

02 顺丰下沉电商

“割爱”品骏的唯品会选择了顺丰。

一直以来,顺丰是作为快递界的“大哥”的形象出现的,无论是服务还是营收,都是快递业的佼佼者,商务件一直以来都是顺丰的重要护城河之一,但是在电商平台上的数量优势,并不明显。

国内几大电商平台,京东的物流体系已经在10几年的发展中自成体系,必然是平台首选;而阿里系虽然没有自建物流,但是马云搞的“菜鸟”平台,基本上涵盖了自己入股的“通达系”快递;拼多多平台主打“低价包邮”,对价格敏感的商家和消费者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牺牲服务和速度。

但是,顺丰一直都在。

即便是自建物流的京东平台上,都少不了顺丰的身影,而在其他的平台上,顺丰也一直是深度参与的,毕竟一个“顺丰包邮”就能够将网点的服务上升一个档次,而且对于生鲜品类来讲,顺丰速度一直是商家不二之选。

而且,顺丰从来没有放弃对于电商件市场的“争夺”,电商市场也一直是顺丰的主战场之一。其实在二季度的时候,随着电商快递的逐渐回温,顺丰就对电商件市场产生过一次震动。

5月份,顺丰针对“特定市场和客户”推出了特惠专配产品,而这个经济板块的新业务,填补了原有价格区间空白,基本上与3C数码、家电、服饰等线上品类向契合,也被认为是顺丰用自己的“产品力”与“通达系”快递在电商件市场的一次“正面刚”。

顺丰“刚”出了电商市场的突破口。

这一次顺丰的“下沉”,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特惠专配在短期内单品日件量就突破了150万票,让顺丰的快递业务量稳步提升,不仅在营收方面跑出了“顺丰速度”,还让顺丰的市占率从5月份的6.6%提升至9月份的8.1%。

而之所以说是震动,是因为在特惠专配这款产品上,顺丰并没有额外投入人力、运力资源,而只是通过提升运力等存量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实现了降本增效。

这就是顺丰的竞争力。

03 “术业有专攻”

一个做了减法,一个做了加法,但是双方“联姻”本身还是1+1>2。

事实上,将运营多年的自建物流关停,需要的是莫大的魄力的,但是如果仔细想来,电商出身的唯品会,在“品牌特卖”上是专业的,3.4亿的注册用户和日均百万的订单量,承认了这份专业。

想用自建物流来补快递短板,莫不如直接找来一块长板。

顺丰恰好就是一块长板。

毕竟顺丰有着更加集约和高校的物流网络,而且随着物流行业发展速度的提升,规模效应已经越来越强了,而对于发展到今天的物流行业来讲,“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其实凡客的如风达的例子并不久远。

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术业有专攻。

现在,放弃了自建物流的唯品会,避免了直面快递业激烈竞争的残酷局面,将更多的资本和精力参与电商市场的竞争,而在电商竞争中的物流环节选择顺丰作为“搭档”,来凸显自己的速度和服务。

顺丰取代品骏拿下了唯品会日常订单、退揽件等的业务量,还能弥补品骏运力不足时需要弥补的业务量,据估算,2019年这些订单数量近6亿,这是非常可观的,可以占到顺丰总业务量的15%,而这部分业务持续贡献的利润,还能够成为再次提升速度和服务的动力源。

而且,虽然品骏终止了,但是顺丰还是很欢迎品骏的快递小哥们,加入顺丰的。送快递,小哥们也是专业的。

于是,做减法的唯品会,选择了顺丰的专业,而做加法的顺丰,也接受了唯品会的一片赤诚。消费者和投资者乐见,这样双赢的合作模式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更为可贵的是,顺丰和唯品会探索出来的合作的模式,专业化和规模化,能够物尽其用。

对于电商平台,无论是老牌电商还是新型的垂直电商,将物流交给顺丰这样的具有多层次、多形态又专业化规模化的独立物流企业,将是一种经济的选择,也是一中必然的选择。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开始。

大戏鸣锣,开场只是铺垫,好戏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