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那些打动我们的企业故事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更成熟的中国企业
在和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中”,中国商界也积极参与其中。距社科院统计,截至2月3日,1521家企业已累计捐赠168.4亿元。其中,阿里巴巴、蒙牛集团、腾讯、字节跳动、牧原集团、吉利控股等34家企业捐赠达亿元。春节以来,每天新增捐赠约18.7亿元。
中国企业在社会遭遇危机时慷慨地提供各种捐赠,是一项传统,甚至捐赠数额一度还是公众品评一家企业“好坏”的首要标准。
数字是有说服力的,但如今,捐赠数额不再是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标准。企业也无需像打擂台一样,用数字后面的“0”来展示自己的“赤子之心”。
2020年初的这场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中国企业“捐赠”的形式更为多元,这背后其实是中国企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令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有新的样态——企业生产运营中的既有环节,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2020年,人们看到科技制造业企业为医疗机构提供急需的设备,看到有社交属性的互联网企业开通募捐专线与健康干预服务,看到线上线下零售企业通过补贴保证民生物资价格平稳,看到物流企业开通防疫绿色通道,看到在线教育与在线医疗机构面向疫区开通免费线上教育与线上问诊服务,看到酒店业与长租公寓以闲置客房为医务人员免费住宿,有商业物业的持有者对租户减免房租以帮助他们走出即将到来的经营困境……
全世界都没有人能无视中国和中国企业在经济领域的成就。中国企业的整体强大可以从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看得清清楚楚: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已经与美国不相上下。
中国企业与企业家一边展示力量,一边也在不断进化与成熟。他们日益扩大商业版图,并主动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遭遇突发公共事件后,这些企业条件反射式的应对是一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