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受疫情影响的央视2020年“3·15”晚会姗姗来迟,趣头条因广告乱象问题遭到“当头一棒”。
还记得“刷新闻赚现金”的广告吗?每天只需刷刷新闻,转转好友,就能获得一笔不菲收入提现进账。没错,正是出于“趣头条”之手。
实际上,作为中概股的明星企业,趣头条(QTT.US)有着多个光环:“移动内容聚合第一股”、“下沉三巨头之一”、“创最快上市纪录”等等。然而,光鲜亮丽的背后,竟是业绩的连年亏损和不堪的广告乱象......
广告乱象被扒下底裤 股价大跌23%
7月16日,受疫情影响的央视2020年“3·15”晚会姗姗来迟,但所爆之料不亚于往年任何一期。其中,趣头条因广告乱象问题遭到“当头一棒”。
晚会指出,趣头条平台广告暗藏猫腻,屡现违规广告,虚假广告甚至已成为黑产业链。在“趣头条”上,充斥着许多虚假宣传疗效的广告。通过自称是趣头条的广告核心授权代理商,一些虚假广告可以轻而易举地登上了趣头条......
此外,一些“边玩手机边赚钱”的广告在趣头条平台频频出现,背后却是购买彩票和非法赌博的产业链。
据了解,趣头条主要以娱乐八卦、历史趣闻、养生鸡汤文等软性资讯为主,娱乐性强,阅读门槛较低。在此次315曝光的广告乱象中,发布者通过夸张的标题,将广告伪装成生活、娱乐资讯,但很多内容却是虚假广告。
比如,减肥类广告:“用它轻松瘦到90斤”,“快速减肥、月瘦30斤、永不反弹”;成人产品类广告:“比伟哥还好使,一粒恢复男人本色”。
据央视记者调查一家自称是趣头条广告核心授权代理商——广州天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视频显示,其主要的客户都是减肥、丰胸、祛斑、祛痘等。
有媒体统计,在趣头条一个版块上,20条“资讯”里上述类似的广告就高达5条。作为“移动内容聚合第一股”,看上去高大上,但广告业务却成了成人网站的竞品。
趣头条道歉 广告负责人停职
广告乱象曝光后,趣头条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
在315晚会刚结束不久,趣头条被各大安卓应用商店下架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包括小米应用商店、应用宝等,目前都已搜索不到趣头条的下载信息。
对此,7月16日,趣头条连夜急发道歉声明,称针对央视指出的问题,已迅速成立广告治理专项工作组,对平台涉及的广告进行彻查,一旦发现相关问题,坚决严厉清查和封禁。
然而,市场似乎并不买账,质疑声和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趣头条股价也应声跳水,截至7月17日收盘,趣头条报价2.84美元/股,单日跌幅23.04%。
7月17日一早,趣头条再次紧急发布公告,推出整改措施希望平息舆论。
公告称,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调查,迅速成立广告生态治理专项工作组,连夜组织公司技术、产品、审核、商业化、法务、财务等部门调取数据,追根溯源,直面问题;并开展对平台广告联盟的代理商全面核查和整改,对有问题的代理商立即停止合作。
同时,趣头条称第一时间对广告运营负责人作停职处理;加强广告审核力度,全面清查库存广告内容。
遭官媒多次点名
事实上,这并非是趣头条第一次被官媒点名批评。
早在2018年11月,央视记者就曾曝光趣头条以“刷新闻赚现金”的噱头吸引用户阅读,而其平台大量传播各种低俗无下限的内容,甚至触及法律底线。
随后,趣头条被中国互联网协会约谈,并且要求其就曝光问题进行整改。然而,事情并没就此结束。
2019年5月,新华社再次报道,直指趣头条等网赚资讯App不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同时批评这些平台上的“新闻”多为猎奇、八卦等垃圾信息,“看新闻能赚钱”只是广告噱头,提现充满套路。
之后,趣头条等被上海市场监管局约谈,要求相关企业加强广告发布前审查把关,杜绝发布虚假违法广告。
有业内人士表示,资讯类平台应该提供一个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讨论,以促进社会福利和进步的空间。“现金换流量”的模式,不符合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同时,资讯类平台如果不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单靠烧钱换取的用户也很难留住。
4年亏损53亿
一家头顶多个光环的明星企业,缘何对广告的选择饥不择食,以致沦落至低俗、虚假的栖息地?
公开资料显示,趣头条从2016年6月上线,到2018年9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仅用了2年多的时间。这一上市速度一度刷新国内互联网公司最快上市的记录。之后,趣头条又以惊人的速度开展金融、短视频等业务。
事实上,“看新闻能赚钱”的推广策略,起初确实为趣头条带来了巨大流量。
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6月末,趣头条累计注册用户便已超过1亿,月活跃用户近5000万。其中,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高达63%,与拼多多、快手并称为“下沉三大巨头”。
之后,趣头条用户继续扩张。至2020年一季度末,趣头条的平均月活用户已达1.383亿,日活用户4560万。
有了庞大的用户基数后,趣头条开始通过投放广告进行变现。在营收结构中,广告成为趣头条的主要收入来源。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趣头条营收为55.7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54.2亿,占比高达97%。而在2016年至2018年,趣头条的广告收入分别为0.57亿元、5.13亿元、27.97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均超95%以上。
有市场人士认为,趣头条之所以出现广告乱象,根源在于其盈利方式过于依赖广告变现,面对近年来业绩的持续不景气,为了利润则置广告投放的监管规定于不顾。
不过,尽管广告为收入主力,但并未让趣头条走上盈利道路。成立以来,趣头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趣头条的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0.95亿元、-19.43亿元、-26.89亿元。而在2020年第一季度,趣头条依旧保持亏损,净利润为-5.32亿元。
可以看出,4年多时间,趣头条已累计净亏52.7亿元。
如今,随着广告乱象被曝光,除了对品牌声誉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之外,严重依赖广告的趣头条,扭亏之路或将更加漫长。
金融之路无疾而终
面对业绩的常年亏损,趣头条也在尝试多元化业务布局,希望拓展变现渠道,其中便包括金融业务。
据媒体报道,2019年3月,趣头条在App内悄然上线了贷款超市,为闪银、小乔借款等在内的九款现金贷产品进行导流。
同年9月,趣头条又转型助贷,上线了一款借贷产品——“趣优借”。据了解,这款借款产品的额度最高2万元,综合年化费率18%-36%,最长可分12期。产品介绍显示,趣优借只提供平台展示服务,信贷产品均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
此外,据企查查显示,去年9月,趣头条运营方上海基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在申请注册“趣借”、“安心借”等商标,从商标名称也能看出,彼时的趣头条正在酝酿借贷产品的决心。
不过,正当外界以为趣头条要在金融领域大干一场时,就在去年年底,媒体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趣头条金融业务已全线砍掉,金融团队解散。
今年6月,有用户在聚投诉平台投诉称,其在“趣优借”借款3500元,在还款剩下1000元时,趣头条里的趣优借页面无法打开,不能进行正常还款。
对此,外界推测,趣头条的金融业务开展不足一年,从贷超起家,后转型助贷,如今金融团队宣告解散,或许也意味着趣头条跨界的金融之路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