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间,已赴港二次上市的京东交出首份成绩单。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京东实现营收2011亿元,同比增长33.8%,这一增速创下京东近10个季度以来新高,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超2000亿元人民币。上半年,京东实现营收3473亿元,同比增长28%。另一个电商行业的重要数字年度活跃购买用户,京东净增3000万,首次突破4亿同比上涨29.9%。
在2019年的四个季度中,京东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0.9%、22.9%、28.7%、24.9%。用户、业务、效率都在持续增长,京东自2019第一季度开始,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盈利。
京东在财报中有三个透露的核心问题值得关注:基本面增长、四大子公司以及京东在近一年中进行的投资行为。
此次财报季遇到疫情冲击,物流等履约成本进一步提升;随后618大促,京东投入了更多营销成本,但京东此次基于技术和投资收益等在利润方面并未受到影响。
除此以外,京东还在财报中大量披露了近期的投资和收购数据,包括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京东健康等子公司的发展情况;同时,京东在近期围绕零售、物流、企服等领域的大量投入,对利润和主营业务有所贡献。
资本市场对此次京东财报作出利好回应,当日收盘京东美股股价上涨7.9%,市值达到990亿美元。
基本面重回增长通道
摆脱了2018年的低迷后,已经成立超过20年的老牌电商京东正重新走上增长通道。
今年第二季度,京东实现收入2011亿元,同比增速33.8%。这是京东历史上首次单季度营收超过2000亿元,同时这也是京东在连续6个季度增速降至30%以下后,再次超过30%。
另外,京东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到了人民币59亿元,同比上涨66.1%。毛利达到286亿元,经营利润达到50亿元,均为历史新高。
同时京东年度活跃消费者仍然维持较高增速:上季度京东年度活跃消费者环比净增2500万,本季度环比增速达到7.9%,接近2019年底顶峰。
疫情隔离让消费者对电商认知进一步加强,生活必需的快消品类、家电品类成为此次京东财报的突出项目,两项业务增长均高于京东整体增速。
今年第一季度,京东自营商品中快消品收入达到524.6亿元,同比增长38.2%;本季度快消品数据达到640亿元,同比增长45.4%。今年上半年,京东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的营收达到1918亿元,同比增长19.7%,占到京东总体营收的55.2%。
京东近年来在服务产业布局也保持增长:今年第二季度,京东服务收入占比为11.4%,连续5个季度高于11%。其中京东广告、物流收入分别达到334亿元和218亿元,同比增长41.5%和41.6%。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一直被外界关注的成本并未拖京东财报后腿。
由于快消品销售大量增长、疫情对京东调配物资能力提出考验、618营销季营销成本提升,京东履约费用大幅提升。今年第一季度,京东履约费用大幅提升,达到104亿同比上涨29%;今年第二季度,这部分成本继续增加,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30.6%。营销方面,今年二季度京东营销开支人民币68亿元,同比增加21.0%;上半年京东营销费用为113亿元,同比增加17.7%。
京东集团今年在香港上市时,曾宣布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今年上半年,京东集团技术研发投入达到75.4亿元。在京东的身上,一直有一个“搬箱子”的标签挥之不去,很多人认为京东只是一家零售公司。在2016年,京东就已经开始全面转型成为技术驱动型公司。
基于仓配一体化供应链的建设,京东物流在订单量增至新高的618全球年中购物节期间,在全国范围内确保京东自营平台91%的包裹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四只独角兽的资本现状
此次财报中,京东旗下多家子公司未来在资本市场方面的布局也引发外界关注。
京东集团在财报中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集团拥有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达达集团47.9%的股权,为达达集团最大股东。除达达以外,京东旗下还有四家以“京东”为名的独角兽公司,也均在有序推进上市计划。
2019年年底有外媒报道称,京东物流部门已与多家银行就潜在的海外IPO进行了初步讨论,上市地可能选在香港或纽约;今年7月初,京东数科与四家券商机构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冲击科创板;7月底,有消息称京东计划让京东健康赴港上市,拟筹资10亿美元。
本次财报中,京东集团分别披露了几大板块的相关动态。
一个是京东物流。本次财报显示,京东依靠自营商品和自营物流,保障了极端环境下持续经营,一季度毛利率达到15.4%,超市场预期13.9%,二季度毛利率稳定在14.2%。
财报公布前夕,京东先后宣布投资香港物流集团利丰、收购限时速运服务公司跨越速运,继续打造物流护城河,与其他电商平台形成错位竞争。
根据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75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第二季度,京东物流位于廊坊经开区的“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正式启用,目前,京东拥有28座“亚洲一号”以及超过70座不同层级的无人仓,形成了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仓群。
一个是京东数科。财报中,京东方面表示将行使双方在2017年框架协议中达成的关于京东数科利润分成权的股权转换权利,并以现金方式向京东数科追加投资17.8亿元人民币,以满足法律对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从而持有京东数科36.8%的股权。
天眼查显示:今年2月26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卸任京东数科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其中法定代表人由陈生强接任,董事长由余睿接任;6月22日,京东CHO余睿卸任公司董事长,刘强东重任董事长。
2013年9月,京东金融(京东数科前身)团队开始搭建。2016年京东金融宣布66.5亿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中国嘉实投资(China Harvest Investments)和中国太平保险(China tapping Insurance)。
后京东金融从京东集团剥离并更名京东数科。根据京东数科官网数据显示,其目前完成了在AI技术、机器人、数字营销、智能城市、金融科技等领域布局,累计服务涵盖4亿个人用户、800万线上线下小微企业、7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17000家创业创新公司、30余座城市的政府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
一个是京东健康。本次财报中,京东宣布旗下子公司京东健康与高瓴资本就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总额超过8.3亿美元。本次交易需满足常规交割条件,交割后京东集团仍将是京东健康的控股股东。交割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
去年5月10日,京东健康宣布独立运营,当月初获得超过10亿美元A轮融资。当年7月17日,京东集团宣布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辛利军担任京东健康CEO,全面负责京东健康的战略、管理、业务发展等工作;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担任京东健康董事长。
当日辛利军宣布京东健康已经率先实现盈利,并考虑单独上市。
今年6月份,京东健康推出中医会诊中心和耳鼻咽喉智能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包含这两家中心在内,京东健康已上线多个线上虚拟专科中心,覆盖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糖尿病、肾病、儿科疾病、肿瘤疾病、母婴护理等领域。
今年7月时,有消息称京东计划让京东健康在香港上市,拟筹资10亿美元。
除外界熟知的京东三架马车外,今年上半年京东旗下京东工业品融资2.3亿美元,融后估值超20亿美元,这也被称为京东的第四只独角兽。
京东进入工业品领域在2017年,京东工业品2018年10月在京东主站作为一级频道上线,2019年3月,京东对外首次公布京东工业品战略。
根据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京东618首周,工业品成交额同比增长315%,其中大促首日成交额同比增长520%。
对外投资布局
除了这些即将上市的业务外,京东还围绕零售、物流、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收购并收到回报: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京东净利润中“其他净收益”达80亿元。
零售方面,京东投资主要以介入线下场景为主:
今年第二季度京东自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收购江苏五星54%的股权,对价10.3亿元并承担卖方所欠江苏五星的债务人民币4亿元,江苏五星成为京东全资子公司;5月,京东宣布与国美完成了1亿美元可转债认购,随后双方开启总计300亿元的联合采购计划;除此以外,京东还连续战略投资迪信通、联想来酷等线下3C相关企业。
本次财报公布前,京东集团正式完成对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的战略投资,这是京东首次战略投资连锁便利店场景。此次投资完成后,京东超越红杉资本成为见福便利店第二大股东。
物流方面,京东布局服务行业:
今年8月初京东通过认购新股方式,战略投资香港物流巨头利丰集团1亿美元;几天后,京东又宣布,旗下京东物流将斥资30亿元收购跨越速运的控股权益。
此前京东物流已从单纯服务京东商家用户到向社会开放,此次收购跨越速运可以补齐京东在大宗货运领域的短板,意味着京东将从单纯的快递行业进入更广泛的物流行业。
公开资料显示,跨越速运创建于2007年,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完成A轮、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钟鼎创投、天壹资本。
企业服务方面,除了上述物流领域外,京东在进入产业链条中的更多领域:
今年5月,京东投资电子招投标服务商北京筑龙。北京筑龙成立于2014年,目前拥有12个省40多个州市177个县区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客户;7月,京东领投IT办公设备运营商小熊U租D轮融资,达晨财智跟投。此前,京东已经两次领投小熊U租。
8月初,京东完成对工业用品供应链电商公司工品汇的收购,工品汇将作为京东工业品的子品牌,面向次终端零售门店提供MRO(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服务。资料显示,工品汇已累计覆盖全国10 万家零售门店。
早在2018年5月,工品汇完成2亿元人民币B1轮融资,由京东、雄牛资本领投,云启资本、普华资本与微光创投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