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好的科技,在大豪科技看来就是“白酒科技”。
主营电控控制系统的大豪科技,日前公布了收购老牌白酒企业红星二锅头的并购方案,在随后的12个交易日里,公司股价连续涨停。
值得注意的是,大豪科技在方案公布前一天就放量涨停。股价异动也引起了监管关注,18日,上交所对大豪科技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并要求详细说明内幕知情人员交易股票等情况。
截至目前,大豪科技尚未回复上交所问询,公司股价涨停攻势仍未停止。
电控精英豪饮“白酒科技”
公开信息显示,大豪科技主要业务为各类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脑控制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电控控制系统为机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装置,集伺服驱动、多轴联动等自动化核心技术,是电控类机械设备整机产品的“神经中枢”和“大脑系统”。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配套于缝制及针纺机械设备,是缝制、针纺机械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公司先后获得工信部全国单项制造业冠军示范企业、第八届北京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第十九届上市企业金牛奖、第七届北京知名品牌、中国轻工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
12月7日晚间的一纸公告,让大豪科技瞬间变成了“白酒概念股”。
当日晚间,公司公告,拟向一轻控股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资产管理公司100%股权,向京泰投资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红星股份45%股权,向鸿运置业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红星股份1%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直接持有资产管理公司100%股权,直接和间接持有红星股份100%股权。
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将获得资产管理公司及红星股份的控股权,除上市公司原有业务外,上市公司业务将扩充至酒类、食品饮料、乐器等大消费领域,及应用于集成电路封装、光电功能等新材料领域。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拥有 “红星”品牌系列白酒、“北冰洋”品牌系列饮料、“义利”品牌系列食品、“星海”品牌系列钢琴等,多维度丰富上市公司业务线。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有利于上市公司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有效拓宽盈利来源,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促进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提升,符合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股价诡异放量大涨,约170人知晓内幕消息
以当前A股对于白酒股的追捧,大豪科技公布并购方案之后的大涨似乎并非毫无根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案公布之前,大豪科技已经放量大涨。
11月23日,也就是本次交易停牌前一天,大豪科技涨停,当日成交1.03亿元,换手率约为1.33%。在整个11月的其它时间里,大豪科技成交额最高仅有6621.84万元,在11月23日之前,成交量更是在3000万元左右徘徊。
股价异动也引起了监管关注,18日,上交所对大豪科技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本次交易的具体方案并要求详细说明内幕知情人员交易股票等情况。
上交所指出,公司股票在停牌公告前一交易日涨停。要求公司补充:(1)在交易进程备忘录中,明确本次交易的具体筹划过程、重要时间节点和具体参与知悉的相关人员;(2)说明公司董监高、持股 5%以上的大股东及其董监高在公司股票停牌前 6 个月、复牌后至今是否存在买卖公司股票情况;(3)提交本次交易的内幕知情人名单,并说明名单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
但是截至目前,大豪科技尚未回复上交所问询函。
大豪科技在12月18日公布的风险提示性公告中称,经公司及参与本次重组筹划的中介机构自查并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申请查询了内幕信息知情人自2020 年5月25日至2020年12月17日交易本公司股票的情况,未发现内幕信息知情人在此期间有交易本公司股票的行为。
华夏时报此前报道,大豪科技董秘王晓军在12月18日下午表示,本次交易内幕知情人大概一百七八十人,公司已经做过查询,从5月份开始到现在没有任何交易大豪科技股票的行为,“至于说有没有其他的我们不太好说,因为这个渠道比较多。”
公司多次提示风险
自12月8日复牌至今,大豪科技已经连续发出了7次风险提示。
12月22日晚间,大豪科技在风险提示公告中表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能否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以及能否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备案、批准或核准存在不确定性;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前股票交易存在明显异常,可能存在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导致本次重大资产重组被暂停、被终止的风险。
同时,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滑9.48%和31.30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滑24.36%和43.36%。
此外,公司股价近期涨幅较大,静态市盈率已达82.01,滚动市盈率已达127.37,已经远高于证监会行业分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平均滚动市盈率72.38;也远高于交易标的所处的食品制造业平均滚动市盈率57.91和酒、饮料的制茶制造业平均滚动市盈率55.24。
大豪科技还提醒,本次交易标的公司主要从事的白酒、食品及饮料等的生产销售业务,与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开支联系紧密,宏观经济发生波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市场竞争加剧等都可能影响标的公司的业务发展、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