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最大的餐饮公司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21第一季度财报。不计及外币换算影响,百胜中国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5.6亿美元,同比增加36%;系统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34%,同店销售额增加10%。第一季度,公司共新开315家门店,总店数达到了10,725家。
公司表示,得益于同店销售额增长,新开门店的贡献以及临时关店数量的大幅减少,公司的系统销售额大幅增长;与此同时,较低的大宗商品价格和生产力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经营利润的持续增长。公司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3.4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0%。餐厅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18.7%,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
在数字化和外卖方面,截至3月底,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数字会员合计超过3.15亿,会员销售额增长至约占系统销售额的61%。由于堂食恢复,外卖收入约占肯德基和必胜客公司餐厅收入的29%,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个百分点;数字订单约占肯德基和必胜客公司餐厅收入的84%。
百胜中国还不断通过前沿技术加强其从“农田到餐桌”端到端数字化水平,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餐厅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公司得以更有效地提升门店库存管理、出品把控和厨房排程,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公司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实现了稳健的销售增长和经营利润。公司的营运团队和供应链团队克服了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有效管理了潜在的业务中断风险,保证了门店的稳定经营。我们的品牌迅速适应了今年非同寻常的春节“就地过年”的安排,通过推出具吸引力的优惠活动以及灵活的资源调配,提升了堂食、外卖和外带的需求。
第一季度,肯德基继续加速增长,不计及外币换算影响,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24%,同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新开门店253家。春节期间,肯德基推出了种类繁多的桶装产品满足顾客的各种聚会餐饮需求,3月,肯德基与受欢迎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RPG)「原神」合作推出一系列推广活动更是备受年轻消费者追捧。
必胜客本季度的表现尤为突出。不计及外币换算影响,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57%,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8%,餐厅利润率从2020年一季度的0.3%回升至15.3%,并开设了44家新店。基本面的改善,不断加强的线上线下与消费者的互动,外带,外卖及即熟产品业务的发展,已有门店的翻新以及新模式门店的拓展,驱动必胜客品牌各项指标强劲复苏。
首先,必胜客在菜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吸引消费者重返餐厅。春节期间上市的芝心花轮披萨,烤海鲈鱼牛排拼盘,以及针对牛年推出的“必胜巨牛宴”等高颜值的应景产品,成为了年轻人纷纷打卡的新美食。就在上个月,必胜客刚刚发布了新餐单,餐单上原有的40%的产品作了升级和更换,诸如惠灵顿牛排,炙烤肥牛Tapas等新菜品,带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美食体验。
早餐和下午茶也是必胜客近年来不断发力的领域。中西合璧自助早餐,充满着浓浓节日气氛的“包你发财”主题下午茶,刚推出便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红产品。
除了美味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与消费者增加互动,必胜客也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回到餐厅就餐。在今年春节期间,必胜客跨界将北京兔爷、四川川剧、岫岩满族剪纸、苏州昆曲等一系列民俗艺术以年轻化的方式重新演绎,打造非遗主题餐厅;同时首次推出新春年夜饭,为消费者就地过年提供便利,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体验“西餐厅里过中国年”。第一季度,必胜客的会员数量已经超过了9000万,会员贡献了55%的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个百分点。
去年疫情爆发初期,必胜客加快了数字化的转型,外带业务,并且顺应居家消费的趋势推出了生鲜牛排等新零售业务。由于扫码点餐的普及,目前必胜客数字化订单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5%增加至80%以上,外卖收入占到了整体销售额的35%,而去年同期只有10%。外带业务和即熟食品业务目前也发展十分迅速。
从2018年起,必胜客开始持续改造翻新门店,给消费者带来新鲜的用餐体验。截至第一季度末,必胜客已经完成了1100多家门店的改造翻新,占门店总数的一半。同时,必胜客通过小型店加快发展外卖和外带业务,进一步抓住非堂食的市场机遇。公司的财报显示,在第一季度新开的44家门店中有超过一半是小型店。
【必胜客小型店】
公司管理层表示,强劲的投资步伐反映了公司持续看好在中国的长期增长机会,将继续加强供应链以使我们经营更加灵活、反应更加敏捷、并且实现更快增长。年初,百胜中国在四季度业绩会上宣布了未来五年投资80亿美元的投资蓝图。第一季度就落地了两项在供应链领域的重要投资:投资2.61亿美元收购其最大的禽肉类供应商福建圣农发展5%股权以及斥资2800万美元在成都动工建设智能供应链支持中心。
百胜中国首席财务官杨家威先生表示:“在短期内,我们业务的重中之重是将消费者重新引流回我们的门店。我们计划将更多地投资于市场营销、价值定位、数字化互动和客户服务。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持续存在,我们将继续投资以推动可持续的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