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公司,规模为先,利润次之。
在规模增长还没有见顶的时候,“烧钱”换用户是一种常规做法,当用户积累到了一定阶段时,才会考虑盈利的问题,这是平台公司的常规做法,也是最有效的做法,因此这些公司前期的巨亏也就成为了一种“常态”。
5月24日,“短视频第一股”快手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快手月活5.2亿,净亏损49.2亿元。
快手的亏损,毫无意外。
作为短视频第一股,登陆港交所以后,虽然部分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其面临诸多挑战却并没有减少。日活用户的持续增长、直播用户是否会出现下滑、付费用户是否增长,这些问题都是市场对快手估值的直接因素。
因此,当下在用户增长方面,快手必须不遗余力。
也容不得半点马虎,实际上快手也是这么做的。
目前用户增长问题已经成为所有平台类公司的难题,且越往后期,用户的增长成本就越高,快手也不例外。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快手的营销费用为117亿元,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71%。
经异观财经测算,今年一季度快手月活净增人数为4410万,单一的月活成本为264元。
成本居高不下,护城河壁垒不深,这是快手当下要面对的难题。
实际上,从快手上市之后,头顶“短视频第一股”的名头,市场已经给予了其充分的溢价。当时就有分析指出,快手上市后的暴涨,是对于“短视频第一股”稀缺性的追捧,一旦短期涨幅过大,可能提前透支未来的预期。
一语成谶。
2月17日至今,快手的股价已经从417.8港元/股跌至最新的208港元/股,跌幅超过了47%,市值蒸发约8000亿港元(约合6604亿人民币),总市值跌破1万亿港币。
我认为,跌破一万亿港币并非是终点。
对于快手而言,还需要解决产品单一的问题。有分析认为快手所有的业务几乎都是围绕快手APP展开的,其还没有像阿里、字节跳动、腾讯一样形成自己的生态,一旦未来快手APP因违法违规、假货、版权等问题被下架或者被限制,那么快手的基本业务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另外,根据快手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直播收入为72.5亿元,同比下降20%;付费用户从去年一季度的6700万减少至5240万。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直播付费用户减少了,但是电商服务的费用却出现了大幅的增长。
财报显示,一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8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了161%,也就是说,电商板块正在成为快手重要增长点,很显然这是一家平台公司的良性循环。
财报中,直播收入占比下降,电商收入的增加也直接的证明了该观点。
作为一家短视频平台,发展变现的路径已经十分清晰了,包括:
1.广告变现;
2.直播收入;
3.电商收入。
综合而言,广告以及直播存在明显的天花板,作为一家短视频平台,由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实际上对于广告和直播影响都比较大,因此只有开辟新的渠道,才能保证营收的稳定增长。
作为电商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短视频的流量变现已经成为各家平台切入电商领域最重要的方式,这点抖音和快手具有天然的优势。
在获客成本越来越贵的当下,谁能吸引更多的活跃用户,谁就能在市场上掌握话语权,为认为快手当下除了拉新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建立完善的电商体系,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