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能覆盖全年龄层的互联网产品,极少,如果有,都是巨无霸,比如微信和抖音。
绝大部分互联网产品,仅能服务部分年龄层的用户,比如,微博的用户中,90后和00后占比近80%。
社区类产品,相对垂直,用户群体更加细分。比如,截至2020年末,B站超过86%的月活用户年龄都在35岁以下。小红书活跃用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34岁,占比83.31%;其中女性用户占比90.41%。虎扑的男性用户占比90.95%。
“社区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需求,一个是找到同类,另一个是获得满足感。”业内人士介绍,好的社区,都来源于这两个需求的高度统一,但同类少,异类多,所以,社区的用户量天花板都比较低,比如,虎扑的MAU仍在五六百万徘徊,而豆瓣也不过是千万级别。社区产品想要进一步发展,破圈就是必然的选择。
近几年,破圈是个热词,快手是成功的典范,今年上市后,市值一度高达1.73万亿港元。B站、小红书、知乎等社区类产品也很努力,效果各不相同。
燃财经了解到,虽然B站在破圈上的声浪很大,但从真实效果来看,知乎则走在了前面。
在过去两年间,知乎每月服务着超过5亿的访问用户。据官方数据披露,知乎MAU中18-25岁用户的占比从20%增长到了40%以上,绝对值增长更超过了4倍。与此同时,40岁以上的用户也在快速增长。从年龄层的角度来说,知乎的用户正显现出跨代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破圈会损伤社区氛围和用户体验,近两年,“B站没内味了”、“知乎变了”等各类争议,也从未停歇。
知乎于2011年1月正式上线,用10年时间,从最初的小众社区进化为大众化原创内容平台。3月26日,知乎在纽交所上市,目前市值62.3亿美元。
关于用户跨代可能造成的问题,知乎创始人周源很早就有论述,他说,社区是由人组成的,他们有自己所信任的圈子,然后以此为中心在运转。“某种意义上,我们所谓的一个社区是指无数个小圈子组成,它围绕各自擅长的东西和兴趣进行沟通和交流。”
也就是说,只要找到同类和获得满足感的两大需求没有变化,用户的增加,都可以用小圈子的增加来消化,并不会对整个社区的运转造成冲击。
周源回忆,“刚上线时,我们邀请了200多位用户,他们中有很多科技创业者,他们的专业知识保证了回答质量。科技创业者有使命感,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所以,这帮人带来了知乎独特的讨论风气。现在看来,他们对知乎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以说,他们建立了知乎的基本规则。”
据了解,这200多位用户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李开复、王兴、马化腾、雷军、徐小平等最早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另一类则是在互联网社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博主。
正是这些“种子用户”,于2011年第一季度,在知乎上创造了8000个高质量问题和2万个专业回答。彼时,雷军在知乎上回答“雷军投资过哪些公司”;李开复还会回答“李开复在创新工场一天的工作是怎样的”等问题。
张东是知乎的老用户,在2012年便成功注册,他回忆,“那时的知乎可能随便一个问题下,就能看到一些领域内很有名气的人在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当时就感觉在知乎上,自己距离这些社会精英很近。客观来说,未必他们每个回答的内容都十分带有建设性,但总体来说,整个平台的用户和内容质量十分之高。”
张东告诉燃财经,在当时要想成为知乎用户必须获得知乎的邀请码,“我是听同事说有这么一个平台,但由于同事当时没有邀请名额,我还是靠传统的填表申请方式才成功获得邀请的。”
那时,实行实名邀请制的知乎,还是一个极其小众但高质量的平台。就连李开复也曾感慨说道,“刚开始我还写一些跟科技相关的,还有跟创业相关的,有时还写写美食、游戏等,评价一些热点。但后来没多久,我就发现在知乎上写东西越来越难了,因为他们不断地吸引来各方面的高手,除了我的专业领域外,写什么可能都会有比我懂更多的人,都比我厉害100倍,就再也不敢多写了。”
但对于知乎来说,“高知”、“精英”的标签并非自身设限,只是由于最早期那些其他互联网平台无法比拟的高质量用户,在平台上分享和回答自身领域内专业的知识,从而给到外界的一种刻板印象。随着知乎不断成长,并于2013年向公众开放注册,大量用户涌入后,大家就会觉得“知乎下沉”、“内容变水”了,甚至有一些用户为此选择离开知乎。
不过,知乎的成长并未因此受到影响,自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里,知乎的注册用户便从40万激增至400万人。2017年9月,知乎宣布注册用户突破1亿人次;次年8月,注册用户数突破2亿人次。据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知乎月平均活跃用户规模为8500万。
用户量的增长,也放大了知乎的影响力,“谢邀体”、“XX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等内容不断“出圈”。不过,新用户对内容质量的稀释也显而易见,不少老用户对此都有所诟病,早期的种子用户,现在基本处于完全静音状态,最新一次回答大多还停留在数年前。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个社区,“寻找同类”的需求在知乎上得到了非常大的满足。知乎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0日,知乎社区累计拥有3.53亿条内容,覆盖了1000多个垂直领域。海量的内容池,让越来越多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知乎上找到相对应的圈子或关注的内容。
因此,“获得满足感”的需求,就成了知乎时下的重点,做好了这个需求,不仅可以增强用户活跃度,还可以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商业化的更多可能性。知乎将这个需求,总结为“获得感”,这个概念分为三个维度:开阔眼界、带来帮助、产生共鸣。
“这些其实就是知乎最开始吸引人的点,回归初心还仅仅是开始。”这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无边界扩张,比如,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等,或多或少都与知乎的领地产生交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了知乎新的考验。
知乎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出一条最有利于自己的路,摆在周源面前的难题,还有很多。
用知乎的人
每年高考前后,就会有一大批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用户涌入知乎,前者是考生,后者是家长。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1高考期间,知乎上积累了超4000万高考相关问题和回答,涵盖超过2800所高校和700个专业的相关讨论。
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00后马天昊来说,知乎是其手机日常使用时长排名前三的软件。“我算是比较早接触到知乎的,知乎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搜索平台,在知乎上找不到答案,我才会去微博、百度等平台进行搜索。”
马天昊还读初中时便注册成为知乎的用户,在他看来,知乎比百度好用,“知乎上能搜到的好内容更多,特别是我经常会了解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在知乎上会有很多答主进行回答,回答的内容很详细易懂。而百度的内容更多则是对特定名词进行展开解释,外延的内容很难找到不说,有些还是很久之前的回答。”
不过,在2019年底,百度战略投资知乎后,在百度上搜索问题,来自知乎的内容,排在很前列。在80后眼里,“有问题百度一下”是习惯,但对于马天昊及其同学来说,“有问题知乎一下”反而是日常。
马天昊在得知高考成绩后,便在网上了解相关的信息,为填报志愿做准备。“我先是通过百度找到了本省‘一分一段表’,然后开始找往年各大院校的录取平均分及排名。因为我考得还不错,超一本线将近60分,很快就和家人确定了几所能稳上的一本院校。但由于挑选的都是省外高校,且大多不在同个城市,于是我和家人都开始四处了解几所学校的情况。”
来源 / 知乎 燃财经截图
在问了一圈亲戚老师后,马天昊依旧无法做决定,他还尝试通过百度贴吧和微博了解几所院校的信息,但要么滤镜太大要么怨气很深。了解一圈后,马天昊在知乎上对学校进行搜索,“弹出很多学校相关信息不说,之前还有人提过‘XX学校和XX学校’的问题。反正我想报考的几所学校,都有一一对比的问题,问题底下也有好多回复。详尽的图文信息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
同为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牧柳,今年高考发挥失利,刚过本科批分数线,摆在她面前有两大问题,一是上大学或者复读;二是读本科还是专科。“在知乎上了解相关问题,并做了很多思想建设后,决定改正自身的学习状态并选择再来一年。”牧柳说。
招股书显示,知乎30岁以下用户占比达到78.7%。两年时间里,知乎MAU中18-25岁用户的占比从20%增长到了40%以上,绝对值增长更超过了4倍。与此同时,40岁以上的用户,也在快速增长。因为,高考话题并非只有考生关注,家长也很关心。截至2021年6月,知乎高考内容共服务用户数近3500万,相关问答总浏览量近20亿。
家有考生的妈妈柯珍便是这3500万访问者之一,“我以前没用过知乎,但在百度检索问题时,往往会出现知乎的内容,我点开链接进入知乎网站后,虽然会弹出扫码登录的信息,但不登录依旧可以畅通无阻对内容进行浏览。”
柯珍告诉燃财经,她原本是想了解现在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的标准,于是在百度上进行检索,但最后还是在知乎找到的答案,“我女儿经常笑话我是老古董,只知道微信、抖音、拼多多和百度,她之前帮我安装了一个知乎,教我如何在上面搜问题找答案,但一直没用上。”
高考相关内容,只是知乎内容生态年轻化的一小部分。有间大学的《当代大学治校,怎么都跑到知乎去了》一文中指出,近年来,每每有校园热点事件发生,知乎就会成为重要的舆论场。
据字母榜报道,从2019年下半年始,知乎实施年轻化战略,在2019年年底内测的社区功能圈子中,高校类圈子为上升最快的圈子。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一是人人网、贴吧逐渐没落后,学生群体需要迁徙到新的共域讨论场,知乎是最宜居的迁徙地,二是知乎自身在产品功能和内容上的倾斜,敞开大门欢迎学生群体,由此带来年轻用户群体占比的增长。
几乎是同样的原因,随着圈子的增加,也有越来越多40岁以上的用户活跃在讨论区。像在KTV行业从业十余年的周波便是其中一位,周波告诉燃财经,他会在空闲时间在知乎上搜“KTV”相关的问题,并“不请自来”进行留言回答,“回答更多的问题是开一家KTV赚钱吗?当然有些音响挑选相关问题我也会去回答。毕竟我算得上是国内最早那批顶级KTV音响的维修技工,后来也尝试开过KTV,虽然最后KTV也没经营下去,但好歹经验还是有的。多回答问题也是希望大家不要踩我当初踩过的坑。”
周波也直言,他不能被称之为“创作者”,毕竟回答次数相对看心情,总的回答量也并不算多,更多时间他会流连于热榜和推荐话题中,“有人愿意听我说的话,本身就是一件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甚至还有的用户看了我的回答后,特意私信我,向我请教相关问题,我也是知无不答,我觉得这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电气领域答主@Patrick Zhang已经年近七旬,他是世界五百强电气企业ABB的工程师,在知乎非常活跃,经常在去公司的班车上写回答。除了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问题,他还回答了很多学科、生活方面的问题。
来源 / 知乎 燃财经截图
数据显示,知乎的用户,在阶层、年龄层的分布上,已经越来越丰富。“因为内容的极大丰富,不同的人,都可以在知乎找到自己的圈子,也能有不同的获得感。”知乎副总裁张宁表示,知乎最具特色的基石领域聚集了中国顶尖的科研工作者,仍然享有超过20%的流量占比。在人文、教育、职场、生活等多个领域,知乎也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创作者和活跃用户。
从专业到获得感
靠着马斯克的名人效应和邀请码的稀缺性,Clubhouse在今年年初陡然走红,而知乎是这种玩法的“鼻祖”。
首先,知乎拥有李开复、徐小川、王兴等业内大咖种子用户,那时的用户可以在一个问题下与这些知名人士各抒己见,甚至向他们进行提问还有可能得到对方的亲自回答。其次,实名邀请制下,虽然审核要求不会卡得特别严苛,但极大程度上保留了知乎社区的“小而美”属性,以至于在2013年之前,知乎上线近三年才累积40万用户。
也正因为知乎起点太高,用户乃至网友对其内容的“专业”性要求极为严苛。张宁表示,知乎一直以来给外界的印象是“专业”,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标签。但同时,由于社区的开放特性,非常多元的内容也涌现出来了。
“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是知乎创立以来的品牌使命,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来到知乎,去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随着2013年后知乎的全面开放,现在的知乎已经成长为一个覆盖1000多个领域,57多万话题的社区。
“以前,能上知乎,能提问题或回答问题,就能获得满足感。”对于像张东这样的早期老用户来说,曾经的知乎就是专业本身。
但也有老用户会觉得,现在更加“多元化”的知乎比不上过去更为“专业化”的知乎,张东说,“现在知乎的内容和回答所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多用户对问题进行回答,一个热门问题出现成百上千个回答数量也并不稀奇。但不得不承认,在知乎上,专业性内容的浓度有所稀释,不少回答更像是茶余饭后的消遣,颇具故事性。”
知乎老用户清水告诉燃财经,“有时候我写长长一篇专业科普回答,都没一两句抖机灵的回复获得的赞多,就会感到不开心。不过,想与网友就具体内容进行讨论,知乎的体验感还是不可替代的。”
事实上,知乎始终在极力避免因为体量增长而带来的内容质量下降。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周源再次强调对社区建设的重视,“知乎接下来将持续扩大对知乎内容的结构性调整,加大在社区生态上的建设,推动内容社区的整体进步。”
十天之后,知乎发布公告,公布结构性调整细则:升级社区内容标准,将获得感作为衡量社区内容和分发机制的统一标准,越是符合“能够开阔眼界,带来帮助或引发共鸣”这三大获得感标准的内容,约能得到更高的曝光和关注,进而提升收益。
来源 / 知乎 燃财经截图
看起来,这是一种仰赖大量运营工作和精力的笨方法,但就是这种朴素的内容观,让知乎的社区精神再次绽发出高光,让当初折服于知乎专业性的用户重新感受到知乎的初心。
在知乎副总裁张宁看来,“获得感仍然是一种主观感受,是因人而异的。特别是在知乎用户群体和内容领域扩大之后,很难做出单一标准取向的判断。”为此,从6月份开始,知乎还做了一次算法的调整,针对视频和图文分别设计了规则,“因为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用户对视频和图文获得感的看法还不一样。现在看来,有一些初步的成效,还需要持续加码。”
在鼓励各类有获得感内容的同时,单纯的感官刺激、谣言八卦、虚假编造、标题党、抖机灵等内容,受到更大力度的打击。“我们会对内容进行分层定义,如果某一部分内容被明确的标注为没有获得感,那么基本上就不做主动的分发了。”
据悉,最新社区内容标准在内测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治理实效。其中,影视和健康领域答主的转粉量增幅超过100%,科学技术、体育、游戏领域增幅则超过90%,生活、商业财经、时尚、情感领域增幅约80%。与此同时,高质内容答主的收益也随之增加,其中,知识技能观点和解释类答主收益大幅提升200%。
张宁表示,“创作者会感受到这种变化。他们会因此调整创作行为,把更有获得感的内容放到知乎上来。一些不适应的创作者可能会转移精力,甚至离开知乎。这是一个长短期的取舍,在获得感这件事情上,知乎更看重长期的。”
知乎不断进化
“知乎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知乎了!”
这句话在互联网流传多年,最早有可能出现2013年知乎放开注册后,也有可能出现在2016年知乎决定启动商业化之时,反正在大众眼中,知乎不如最初那么“单纯”。但对于一家成立已经过去整整十年的公司来说,“变”才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
虽然,当初用重金挖走不少知乎答主的悟空问答已经被战略放弃,但对于已经走过十年,并正式进入第二个十年发展周期的知乎来说,现在的对手不是变少了,而是变多了。
尤其是在视频内容上,知乎的对手非常多,也非常强大。比如,B站在知识类内容方面产生了罗翔、毕导、半佛仙人等网红UP主;抖音也不甘示弱,在2019年启动了“DOU知计划”时,就邀请了13位院士、52位专家学者参与“DOU知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并为其开放5分钟创作权限;像微信视频号、微博问答等渠道,也不断传出争夺知识内容的声音。
但外界的声音不足以动摇知乎的初心和未来路线。“知乎当下要做的,是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和规则,打造出更高效的设施和工具,推动用户、内容、商业三个部分共同提升。”周源在2019年互联网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强调,只有用户、内容、商业三个部分互相推动,形成正向循环,知乎这个飞轮才能不停地旋转,不断生长壮大。
虽说企业发展需要商业化,但过度商业化也必然会与知乎的属性相冲突。资深答主王大力表示,“高质量的内容吸引新用户,新用户又创作高质量信息以吸引下一波新用户,由此循环往复,知乎这一平台才能长久经营下去。过度商业化如果给内容带来了负面作用,那么平台的吸引力自然也会下降。”
在流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上,知乎都坚定选择后者。在2017年知乎北大校招宣讲会演讲中,周源提到,“知乎一直非常坚决地反对网络灌水、反对网络暴力、反对谣言八卦,这个原则一直都不会改变。”2018年周源在中央网信办主管媒体《网络传播》杂志发表署名文章,谈企业责任时还提到,“知乎从创业之初开始,就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不以低质内容换流量,过去不、现在不、将来也不。”
“你们希望中的知乎最完美的状态是什么样子?”十年来,不断有用户提出这样的问题。
很早之前,周源给过一个答案,他的回答是,“知乎的成长就好比是一棵树的成长,一棵真实的树,是从一颗幼苗开始,就和周围的环境一起成长,树和根和泥土长在了一起。而一棵树的改变,其实并不是它某一次的开花结果,而是生长的全部过程,它给予周围绿荫,让小朋友可以荡秋千,让鸟儿可以做窝。我希望知乎可以自然生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现在的知乎,已经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拥有4310万内容创作者,已贡献3.53亿条内容,其中包括3.15亿个问答,覆盖了1000多个垂直领域,知乎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问答式在线社区,也是中国前五大综合在线内容社区之一。在问答基础之上,知乎不断结出丰硕果实,不仅搭建起“一个问题一条街,一个回答一家店”的规模化商业变现模式,还探索出融合问答、出版、影视的IP生产链路。
知乎未来怎么走?周源在今年年初公布的知乎未来发展战略里,画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那就是,“以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为中心,为广大用户创造价值,是知乎的长期战略。”在业内看来,知乎只要不断进化,把根扎稳,在下一个十年,就有更大的可能性。
文中张东、马天昊、牧柳、柯珍、周波、王大力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