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这家公司大家都不陌生,至今已经存在9年时间了,从刚开始的滴滴打车,到做社团团购,这家公司的在互联网领域折腾了不少项目。

滴滴曾经改变了中国的出租领域的市场,其实滴滴出行的经济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共享经济模式,利用互联网将私家车与用户给连接起来,然后做的其实就是出租车业务,不过这比出租车要方便的多,因为有些私家车主会在顺路时接单。

如果我们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经营方式是可以为我国节约很大一部分能源,滴滴的运营模式有效的利用了我国私家车浪费的那一部分资源。举个例子,国庆长假张三开着一辆五人座的SUV回家,李四是他老乡,但彼此之间不认识,这个时候可以用滴滴来约车,当然两个人都要使用滴滴出行才可以,这样张三就获得了一笔收入,李四也很方便的找到了回家的车,这样张三的SUV空余座位就被利用起来了。这部分的价值如果单从一辆车来看,好像不觉得有多少,可是全国的汽车如果都能利用起来的话,那这个方式对社会出行效率的提高就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滴滴出行日活跃用户最大时,每天车主接单的总量在3000万单,如果这里有1/3的是属于顺风车的话,就有1000万辆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按每次10元来计算,一天节约的能效,也有一亿元,这一年就是360多亿元,这样看来滴滴的出行模式的社会价值非常的大。

可是滴滴出行APP在今年六月份被下架了,因为某些安全性的原因,滴滴出行不得不整改,因为APP的下架,滴滴的日订单量直接减少了1000万单,这对于滴滴来说的影响是巨大的。

滴滴没落的原因,可以从18年的顺风车事件说起,其实从这种出行模式诞生开始,里面就蕴含着安全隐患。相比于出租车而言,很多在滴滴上接单的私家车主,并不是以这个为生,只要在滴滴上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接单。因为门槛低所以很多车主都能使用滴滴出行,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滴滴私家车主的来源很复杂良莠不齐,里面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乘客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有很多乘客会问,如果遇到了抢劫怎么办?如果遇到车主的驾驶技术不好怎么办?还有就是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纠纷问题,因为滴滴是属于第三方平台,如果乘客和车主产生利益冲突,谁来负责?滴滴的位置是很尴尬的。

从2018年以后,滴滴便加紧对运模式进行整改,在这上面花费了巨大的投入,不过尽管如此还是不能让大众放心,而且网约车并不是只有滴滴一家,其它平台的网约车出了事也会影响到滴滴出行,毕竟树大招风。

滴滴出行除了在用户安全上存在问题,还有就是它本身对于社会安全的威胁也是巨大的,这方面的内容就不再过多赘述了,相信部分读者心里很清楚。

滴滴的没落,除了网约车本身自带的安全问题外,还有一个就是流量被后起之秀瓜分。虽然滴滴在这个市场一直是龙头老大,而且资本也非常看好滴滴,在上面投了很多钱,但架不住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想分这块蛋糕,一只虎终究敌不过一群狼,比如美团的网约车,阳光出行、神州专车,T3出行,等一大片网约车平台,都在一步一步餐食着滴餐食市场份额。

有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滴滴出行的创意很好,但技术含量很低,这就造成了资本入行的门槛低,只要做一个APP就可以在网上开启市场,区别只是规模大小而已。如今滴滴又被下架新用户无法注册,再加上群狼环伺,下架四月之久的滴滴可能正在慢慢走向灭亡。

滴滴出行有点像之前的ofo共享单车,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个很好的创意,而且很符合市场需求,把握住了社会的痛点,但是技术门槛低,前期可以一枝独秀,后面就被人模仿甚至是超越,这种现象以后在资本的市场中会很常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就是这个道理。

滴滴会就此死亡吗?滴滴还会上架吗?这些都不得而知,不过滴滴出行是真的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从这样来看它开创了历史,倒下的战士终究是战士,飞舞的苍蝇还是苍蝇,那些后来者只不过是对前者机械式的模仿和复制罢了。我们在键盘之上评论着这些故事,可以提一些自己的想法,既然网约车市场在送人方面有安全问题,那么以滴滴这么大的日活量,是不是可以拓展下物流市场呢,运货比运人安全方面要求要低的多,对于此不知道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