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预亏59.95亿元-63.95亿元——这是上市公司新希望给投资者交出的前三季度答卷。
10月15日,新希望公告称,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亏损59.95亿元-63.9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25.80亿元-29.80亿元。
要知道,作为我国最大饲料生产企业,前三季度可是新希望多年来首次亏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希望上年同期盈利却高达50.85亿元,上年第三季度盈利达19.2亿元。
今年8月,新希望首次跻身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390位。这是“食品生产”类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上榜企业。
一边是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一边是首次亏损,如何扭亏为盈可持续成长,成为摆在刘永好、刘畅父女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1
说到新希望亏损,有两件事不得不提。
2020年9月5日,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由于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我国一年消费约在6.5亿头,到2022年猪肉价格跌到4、5块钱一斤也是完全可能的。
关于上述这个说法,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有人感觉是个笑话,然而就在近日,市场上却真真实实地验证了这个说法。
据中国网报道,2021年10月6日,河南省固始县一家超市,五花肉低到了3.98元/斤。
另一件事是2020年9月6日,新希望地产总裁张明贵接替邓成出任新希望董事、总裁职务;9月28日,张明贵被推选为新希望执行董事长。
外界认为,张明贵接替邓成成为公司总裁,到再出任执行董事长,也就表明其在公司“二号人物”身份坐实了。考虑到董事长是刘畅,即实际控制人刘永好掌上明珠,则张明贵实际上是公司主政人物。
不过,当时对于猪肉价格是否能跌到4、5块钱一斤?张明贵在回答媒体提问时称:“猪价不可能持续下跌到4元到5元的水平”。
张明贵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非洲猪瘟导致中国养猪产业养殖成本是急剧抬高的,部分上市公司的成本都超过了20块钱,猪价一旦跌破20元,跌破了大部分的养殖成本线的话,扩产的企业和养殖户大部分都会选择观望或者是出清。
当时,刘永好将养猪战略称为集团的“一号工程”。刘永好指出,集团的主业不是地产,而是旨在成为世界级的农牧食品企业,而新希望六和就是实现这一愿景的主要载体,因此做出了对张明贵的调动。
刘永好进一步表示,集团在全国各地有地产、乳业、环保、金融科技等分/子公司,以全集团的产业优势来帮助新希望六和养猪。
尽管全方位支撑,但目前来看,新希望的“一号工程”并未发挥一号工程的价值,张明贵也并未力挽狂澜。
2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2020年新希望盈利高达50.84亿元,这是新希望的高光时刻,岂不知这也为今年亏损早早埋下了伏笔。
当时新希望有多高光?
尽管2020年受到了新冠疫情和猪价下行的双重冲击,新希望2020年的营收、利润仍创下历史新高,合并营收超过2100亿元。从饲料板块看,新希望预计全年外销量超过1700万吨,同比去年增长接近20%,加上内销量后的总量将接近2400万吨。
新希望的养猪业务连续四年持续扩张:2017年销生猪大概170万头,2018年250万头,2019年350万头,2020年超过800万头。新希望生猪出栏量在3年内有超过4倍的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养猪行业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在种猪储备方面,2020年12月末,新希望的种猪存栏量就达到了21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超过120万头,与2019年底的55万头种猪相比也同样实现了4倍增长,如果跟2018年底相比,则实现了超过25倍的增长。
在工程建设方面,新希望2019年已投入运营的种猪场年产能可达3000万头。
在投资工程建设方面。新希望2019年资本开支为90多亿元,2020年超过300亿元,根据当时已经确定了的工程建设,2021年要超过300亿元。三年累积新增投资超700亿元,这是新希望在发展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周期。
在人才储备方面,截至12月中旬,新希望养猪团队人数已经超过43000人,相比去年底翻了4倍。
与集团的“高光时刻”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刘永好和刘畅的新希望正在经历一段“艰难时刻”。
今年8月初,刘畅给新希望员工写信坦言:“去冬今春以来,由于‘非瘟’疫情的反复、行业产能的恢复,行业进入猪周期快速下行阶段,集团旗下以饲料、养殖、食品为核心业务的新希望六和,在猪产业快速扩张后,管理能力未及时跟上,影响了生产效率与盈利能力,出现多年未有的亏损。”
创立于1982年,新希望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民营企业,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2020年年收入超过2100亿元。
在最为传统的农牧赛道上,新希望即将步入“四十不惑”的关口。能否能扭亏为盈,实现可持续成长,不仅是张明贵,刘永好、刘畅的压力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