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鸿蒙3.0正式发布。从1.0到3.0,从被质疑到站稳脚跟,从系统到生态,鸿蒙用一步步的成绩证明了自己。

更加可喜的是,鸿蒙突破了“手机操作系统”的狭隘概念,站在了更高的格局之上,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车机设备、智能穿戴等互联万物。在未来,鸿蒙打造的生态系统或将彻底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

高格局、强立意。据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鸿蒙系统用户目前已达1.5亿,按照预计进程,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的设备数量将再翻一倍达3亿台。

然而,一边是华为鸿蒙高歌猛进,推进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却是国产友商们的集体沉默。

现在,距离鸿蒙系统正式发布已经过去了近两年,在这段时间里,只有华为在国内市场不断推行鸿蒙,而包括小米OV在内的任何一家手机厂商都未曾表态要接入鸿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现实考量,时间历练

各大厂商里手机机型众多,仅华为一家新老机型就达数百款,手机保有量超过5亿台。目前,鸿蒙仅在华为及部分荣耀手机内部进行推送。但是鸿蒙系统能否完美适配于友商各式机型以及能否支撑全部手机运行,这几乎没有任何技术验证的支撑。

另一方面,鸿蒙系统的稳定性还需要时间考验。

在目前已适配的3亿台设备当中,用户体验分化严重。在安卓系统里,各项功能已经得到了最大程度优化,用户体验有了不小的提升,而鸿蒙因为时间问题,还有更多的进步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完全接受鸿蒙确实也是个难题。

鸿蒙系统发布之后,到底谁在接入鸿蒙,备受市场的关注。截至目前,华为与众多产业的合作已取得显著进展。涉及汽车制造、家具制造、金融业的千余家硬件企业,共建鸿蒙生态。

而最能引起市场关注的,则是两家互联网公司。网易和腾讯近日宣布也将接入鸿蒙,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抢先进入鸿蒙序列。

虽然鸿蒙的推进看起来颇有成效,但还未达到更深层次的合作。纵观宣布接入鸿蒙的厂商,我们会发现一些现象:

1、只有部分产品接入。比如网易目前只接入网易云,腾讯只接入QQ音乐;魅族接入的是在智能生态领域的合作。所以目前来看,各企业试水的意味更大。

2、其他行业接入产品是建立在鸿蒙现有的用户基础之上,并未增加鸿蒙整体用户规模。

3、目前已合作的厂家均与华为无竞争关系,说服力较差,没有强而有力的同行业友商明确支持。

也就是说,虽然现在鸿蒙的相关合作声势浩大,媒体争相报道,但是鸿蒙的实质化推进一直还是主要依靠华为自己。

利益考量,战略需要

利益,还是利益。这才是个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尝试分成三个维度来逐一分析:

1、利益分配需要再考量,安卓系统是开源的,各大手机厂商在此基础上研发时都有一定的自主研发空间,而正是个可发挥的空间,形成了巨大的可支配空间。

比如,手机里的瀑布流、广告位,预装软件,我们能看到的资源都可以创造收益。再比如,应用商店里的APP推荐位,手机厂商与游戏开发者进行游戏联运,这些收入都会占据手机厂商收入的重要一环。所以,如果让手机厂商们接入鸿蒙,利益的分配势必要重新考量。

2、接入鸿蒙难以对用户群进行细分开发,维护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目前,厂商们都会有自己的“粉丝团”,厂商通过自身的云服务进行用户分析,不断地进行个性化消息推介和产品营销,这是非常便捷的客户维护手段。而一旦接入鸿蒙,这些服务万一被要求阉割,那么对手机厂商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3、海外市场难割舍。小米、OV三大厂商的海外手机市场占据着不小的规模,海外营业收入占比高达总收入的50%。仅以东南亚市场为例,截至2020年底,OPPO仅在东南亚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22.2%,高居榜首,华为以13.1%位列第三,VIVO则以12.7%紧随其后。

而海外Android平台发布的App严重依赖GMS(谷歌移动服务),这是独属于谷歌的产品。在海外,很多App非常依赖GMS服务;而如果全部上线鸿蒙系统,则意味着国产手机将会失去海外市场,这无疑是一个无法想象的事情。

那么,如果鸿蒙和安卓双系统并行是否可行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厂商们均被谷歌要求签署了反分裂协议。这项协议主要旨在维护应用程序在安卓系统内能稳定运行,其前提是不能擅自使用自行开发的应用层和程序取代Android的某些部分;如果判定运行鸿蒙系统会产生明显的严重的兼容性问题,一旦影响安卓运行,那么谷歌就会采取各种手段。

总之,目前所有厂商都贸然上线鸿蒙,时机还远未成熟,这不是一句“爱国情怀”所能够左右的,我们可以等待鸿蒙继续成长,等到它能够很好满足海外用户的使用需求,到那个时候,也许我们就会到小米OV等友商拥抱鸿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