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69年的雷军,今年已过知天命之年。当很多同龄企业家开始退居幕后时,雷军却依然乐此不疲地在一线奔波。
雷军的骨子里,就有股爱折腾的劲儿。几天前,在顺为资本十周年晚宴上,雷军说,“自己这两年好像跟‘十周年’耗上了,去年是小米十周年,前不久是我担任金山董事长十周年,而今天是顺为十周年。”
多重人生,塑造出了今日的雷军,而金山、顺为和小米,恰好可以代表雷军的三段人生经历。
在金山的时光,让雷军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互联网从业者,同时也成为了一名企业管理者;顺为,代表着雷军的投资人身份,2007年,37岁的雷军离开金山,就转型做了一名专职天使投资人。
而小米,是雷军最近十年的关键词。它见证了一个门外汉如何从零起步,进而推动整个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过去数年,“手机×AIoT”是小米发展的核心战略,在小米十周年之际,雷军更是表示“手机×AIoT”会是小米下一个十年的核心战略。
就在外界都以为手机和AIoT就是小米业务边界的注脚时,“小米汽车”却横空出世。雷军说,小米汽车将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他愿意押上人生全部声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
汽车业务的启动,让小米的新十年注定不平凡,同时,这也让雷军的人生答卷又多了一道填空题。
造车提速
从年初立项,到2024年量产,雷军给自己留出3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足够,但也很紧张。
不过今年10月,雷军在2021年小米投资者会上透露,“小米造车的各项进展,比预期的要快”。确实,自3月30日官宣造车以来,小米在汽车业务上的动作连连。
9月1日,小米宣布小米汽车已完成工商注册,公司名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雷军为法定代表人。随后,业界关注的小米汽车注册地也正式揭晓,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最后赢家。11月27日,小米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据悉,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落户之后,小米汽车项目只待破土动工。而在工厂建设完成之前,小米汽车还有诸多筹备工作要做。
据了解,自小米宣布造车至正式注册公司的5个月间,小米汽车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调研访谈2000多次,拜访并深度沟通交流了十多家业内同行和几十家产业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推进汽车的产品定义和团队搭建,也是小米汽车的核心工作。今年7月,雷军通过微博为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部门广发英雄帖;8月,小米总裁王翔便对外透露,自启动造车后,小米已收到超2万份简历,经过精挑细选,目前组成约300人的团队。
而11月份,小米在Q3财报中披露,小米汽车业务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
对于任何业务而言,人,都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为了更专注地造车,雷军也在将更多精力倾斜到汽车业务上。
自今年10月份以来,雷军接连退出多家小米关联公司的管理职务。对此,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12月14日在微博回应称,这就是正常的变更。“雷总今年的精力主要放在了造车相关的事务上面,高管们已经可以分担相关的一些工作和职责。这是一个姿态,更是一个行动。”
除了雷军之外,小米集团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也已被任命为小米汽车副总裁,负责产品、供应链及市场相关工作。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在12月上旬进行的一次人事调整中,小米宣布,叶航军不再兼任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全力聚焦汽车业务。而他负责的主要是小米汽车自动驾驶团队。
在汽车的产品定义方面,小米汽车除了依靠自建团队,也在通过投资和并购加速技术研发的进度。今年8月,小米发布公告宣布,已以约7737万美元的总交易全资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DEEPMOTION TECH)。
资料显示,深动科技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专注于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感知、定位、规划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全套软体解决方案。
对于该收购,王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无人驾驶技术是智能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一项核心,小米也决心深度参与。这次收购深动科技,便是希望能够缩短小米自动驾驶汽车上市的时间。
除此之外,针对智能汽车产业链,小米亦不断出手,参股了多家相关公司。
在年初的分享中,雷军坦言,决定造车之前他有过犹豫,但在做出选择后,他则是一往无前。未来10年百亿美元的投资规划,以及全资造车的决定,是小米造车的底气,也是雷军的决心。
实际上,对于小米汽车,外界也充满期待。平安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认为,第一轮造车新势力从电动化切入,部分企业已阶段性胜出。第二轮新势力将以智能化为核心,壁垒提升。而以苹果、小米为代表的具有硬件和软件集成能力的企业进入汽车领域,将开启第二轮智能化新势力浪潮。
手机业务冲顶
虽然汽车业务为小米打开了想象上限,但那至少是三年以后的事情,目前来说,手机业务依然是小米的基本盘。
今年8月,雷军在其年度演讲中提出一个目标,即在三年时间内,小米手机拿下全球第一。
这个目标,雷军早在2014年就提过。当年,小米刚刚做了三年的手机,便取得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成绩。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当雷军被问到小米的长期战略是什么时,他脱口而出,“5-10年小米要变成全球第一”。
当时,坐在雷军旁边的苹果高级副总裁布鲁斯·塞维尔接着便说道,“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这句话引起现场哄堂大笑,场面非常尴尬。
原先,如果按照小米2014年的市场份额,5年内冲击世界第一也并非不可能。但是2016年,因为供应链的问题,小米手机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这使得小米非但没有朝世界第一迈进,反而陷入生死存亡之际。后来,雷军亲自接管了小米手机部,成功带领小米走出低谷,手机销量也重返全球前三。
2021年,距离雷军提出“5-10年变成全球第一”已经过去七年,如果雷军想要兑现自己当初的目标,剩下的时间刚好是三年。
那么雷军这次能实现这个目标吗?至少今年,小米正呈现出历史最佳状态,距离全球第一也只有一步之遥。根据Canalys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17%,超越苹果晋升全球第二。
对于未来的增长空间,王翔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手机市场依然能看到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尤其是在一些海外市场,增长机会很大。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小米想要冲击全球第一,不会那么轻易就实现,高端市场的苹果、中低端市场的Ov以及荣耀,都是小米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根据小米今年Q3财报,小米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从去年同期的4660万台减少5.8%至4390万台,全球出货量排名又跌至第三。对此,一位小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三季度因为没有大促也没有太多新品发布,本来就是小米手机的销售淡季。
事实上,因为新品发布周期的问题,手机行业中不同厂商也确实存在不同的销售淡旺季,对小米而言,Q1和Q2往往是其销售旺季。所以虽然三季度销量下滑,但从前三季度来说,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达到1.46亿台,已基本与去年全年的水平相当。
因此,小米手机的市场份额能否进一步提升,可以等到明年一季度再做观察。但接下来小米手机该如何冲击全球第一,这个问题由卢伟冰来回答会更合适。
目前,卢伟冰是小米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国际部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随着雷军将更多精力转向汽车业务,卢伟冰也将成为落实小米手机登顶之路的掌舵者。
在今年面向投资者的分享中,卢伟冰提出,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主要面临三个任务:一是从窄人群到全人群,二是从电商为主转变成为全渠道运营,三是实现品牌的高端化。
与之对应的,是小米在通过打造Civi、游戏系列等更多新的产品系列,来覆盖更多人群;通过对新零售模式的探索,开出超10000家小米之家,发力线下渠道;以及通过对高端产品的压力测试,来摸索高端市场的打法。
而在国际市场,无论是面向海外的To B市场还是To C市场,小米手机都制定了不同的打法,并且已取得不错的成绩。根据Q3财报,小米手机已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第一,在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
在卢伟冰看来,只要再给小米一些时间,小米就能在更多海外市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其中包括英国、日本等品牌高地,以及东南亚、中东、非洲等电商占比非常低的市场。
对于小米而言,无论是手机业务,还是汽车业务,都立下了一个三年约。然而,手机冲顶之路道阻且长,汽车量产之路则充满未知,小米究竟能否创造新的辉煌,雷军充满信心,但答案,要交由时间来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