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亏损、营业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全时投入百亿进行扩张的做法,无异于一场豪赌。

距卖身自救短短一年后,全时便利店再次遇到经营难题。

5月11日上午,北京全时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OurHours全时便利店”发布了《“全时便利店”进行营业调整告知函》。

在这封告知函中,全时官方表示,“由于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20年5月20日24点0分结束经营。”在这段时间内,除了香烟之外的其他商品,将进行六至七折低价销售。

“全时便利店”停止营业告知函,图源网络

最后这将近一周的时间,或将成为全时便利店在北京地区的绝唱。

据连线Insight了解,全时曾被誉为“7-11在京最强的对手”,在2017年就成为了北京各大便利店品牌中数量最多的玩家。

从2017年全时推出“百城百万”计划,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100个城市、100万个终端”的战略目标后,据凤凰科技报道,到2018年7月,全时的全国门店总数接近800家,其中超过400家位于北京。

当时,全时企图通过规模效应积聚优势进而变现,但没过多久,全时母公司“复华商业”陷入资金困境,全时一度面临倒闭风险。在当时,物美、苏宁、雀巢都曾传出过接盘全时的消息。

2019年2月,全时宣布以分拆的方式出售给罗森中国、山海蓝图等企业。其中,华东以及重庆总计不超过94家门店被罗森中国接盘,山海蓝图则成为北京、天津、成都全时门店的新主人。

时隔一年,分拆后的全时并未获得新生,北京区域门店全面关店,让其成立近9年的心血付之一炬,也给整个便利店行业敲了警钟。

竞争加剧、成本高企、盈利艰难,是便利店玩家们面临的集体困境。

从2017年开始快速扩张到分拆卖身、再到无以为继,全时的退出,是与便利店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同步进行的,全时由兴到衰的过程,颇具代表性。

1、全时倒闭背后:高成本、低利润、大跃进

全时疯狂扩张的故事,是从2017年底开始写起的。

2017年11月23日,全时宣布启动“百城百万”计划,投资百亿元五年覆盖“100个城市,100万个终端”。

彼时,全时还为这一疯狂的扩张计划设定了明确的阶段:

2017年深耕10个重点城市,铺设10000个终端;2018年进入19个城市,实现10000家门店开业,并同步进军海外人口密集国家与地区;2021年,完成“开店百万”的目标,搭建百万个复合服务终端聚合平台。

但全时的扩张计划,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便利店看似经营简单,实际上这一行业成本控制的难度要远高于其他零售业态。如果企业内部成本管控失效、供应量管理不完善,加之产品品牌购买频率低、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脚步,便利店想要盈利是非常困难的。”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提到,便利店是一种运营成本极高的零售业态。

《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也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运营成本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电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高成本、低利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八成以上便利店毛利不到30%;有62%的便利店直营净利润不足2%,介于2%到4%区间的占到16%,且只有23%的便利店直营净利润不低于4%。

直营便利店净利润分布,图源《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但全时走的,又恰恰是重资产运营的模式,全时总裁张云根曾公开表示,全时的目标是做中国目前唯一的超重资产模式运营的内资便利店。

在全时提出“百城百万”的时候,这家便利店的营业状况并不理想。2017年底《财经》在一则报道中指出,全时2016年财务报表显示,公司亏损较为严重。

在持续亏损、营业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全时投入百亿进行扩张的做法,无异于一场豪赌。

天眼查数据显示,在2019年2月分拆业务之前,全时便利店并未获得过融资。

也就是说,全时用来扩张的资金,多半是靠其背后的北京复华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内部输血,后者是北京全时联盟便利店有限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87.74%。

而北京复华卓越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为复华控股有限公司,后者持股比例达到70%。这是全时便利店的另一隐患。

全时便利店股东结构,图源天眼查

“部分资金来自P2P(复华控股旗下金融业务),这种融资方式虽然可以助力便利店在短期内发展迅速,却也埋下了祸根,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零售业分析师王鑫此前这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

全时便利店也确实在短期内实现了门店数量的上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便利店TOP70》显示,截至2018年5月,全时便利已经进驻成都、杭州、天津等10座城市,门店数突破600家。

但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太久。自2018年11月份开始,由于全时母公司复华控股受P2P暴雷事件影响,进而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开始传出,紧接着,全时便利店陆续关闭其在北京的约90家门店。

北京青年报报道指出,当时,全时在北京的多家门店也出现了大面积缺货的现象,有部分供应商表示,2018年下半年全时拖欠货款,他们只能暂停供货。

直到2019年2月,深陷困境的全时便利店被迫卖身。当时,罗森接手了全时在华东(杭州、苏州、南京、重庆)的90余家门店,而山海蓝图则是斥资近3亿元,收购“全时”品牌以及其在北京、成都、天津、廊坊四个城市约500家便利店门店。

但如今看来,这并没有成为全时的救命稻草。大本营北京地区门店的全部关闭,让这家北京最大的便利店在一夜之间掉队,从行业头部跌落。

要知道,就在上个月,全时便利店还向媒体透露,旗下的全国500多家门店数量还会“稳步上升”,并明确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尝试前置仓新业务模式,发力线上电商业务、围绕“人货场”深耕后台供应链等。

对于全时此次的突然关店,外界的普遍猜测是其遭遇了现金流危机,但11日中午,全时相关负责人在回应媒体时表示,“不是资金链断裂,而是因为疫情影响严重,我们进行战略调整,便利店这块业务线收缩,停业之后会有其他合作。”

疫情对便利店的影响有多大?

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曾就疫情对便利店的影响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影响确实存在,但并没有旅游、餐饮等行业那么大。

“便利店和超市一样,提供了生活物资类的快速消费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洪涛指出,消费者对这类物资的需求始终存在,因此影响较小。但对于那些开设在写字楼、旅游景点的便利店来说,由于无法复工,影响会更加严重。

2、便利店生意难做

在全时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中,整个便利店行业,也从资本不断涌入,发展到了倒闭传闻不断的阶段。

便利店的东风始于2016年前后,当时,O2O风口正热,“互联网+”、新零售、无人零售等业态纷纷出现,吸引了一大批资本涌入。

据FN商业不完全统计,2016年-2018年,便利店行业涌入近百亿资本。便利蜂、猩便利、好邻居、Today等便利店品牌先后获得大额融资,吸引了红杉资本、君联资本、IDG资本等中国投资机构入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显示,2016年,便利店行业的投融资数量为48起,金额为32.87亿元,但到了2017年,这两组数据分别增长至141起与124.17亿元。

再到2018年,便利店行业投融资案例同比2017年减少至106起,但总计投融资金额却同比增至142.09亿元。

2016至2020年4月,中国便利店行业投融资情况,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巨头的入场,也让这条赛道变得热闹起来。2017年4月,刘强东率先提出要在5年内开设100万家京东便利店;9月,阿里宣布要在1年内开设1万家“天猫小店”;12月,苏宁发布指挥零售大开发战略,计划未来三年拓展2万家苏宁小店。

一时之间,便利店行业迅速从蛮荒走向跑马圈地的阶段。

王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便利店行业实际上经营的是“弯腰捡钢镚儿”生意,也就是说,便利店行业需要不断积累,到达一定规模以后,规模经济产生价值才可能带来盈利。

在此之下,一场“砸钱换规模”的烧钱大战迅速展开,在行业普遍难盈利的困境下,各家都希望率先抢夺市场,通过规模效应形成变现基础。

但规模的不断扩大,考验着一众便利店品牌的运营管理能力以及资金抗风险能力。

全时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反面案例。在本就亏损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扩张,重资产运营模式下,资金困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其最后不得不卖身自救。

便利店生意越来越难做了,行业运营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北京朝阳区某7-11便利店负责人向财联社透露,2018年以来,便利店行业运营成本迅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涨最快,涨幅超过20%,人力成本其次,上涨10%。“行业无序竞争让百米商圈内便利店数量激增,客流很难稳定。”

这也让便利店行业的玩家陷入两难境地:不扩张很难实现规模化盈利,扩张要面临居高不下的成本支出。

从2018年开始,行业便不断传出倒闭、裁员等消息。

2018年1月,猩便利首家智能便利店关闭,并深陷裁员、倒闭风波;2018年8月,邻家便利店168家门店全部倒闭;2018年9月,131便利店30多家门店全部倒闭。

巨头的日子也不好过。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京东便利店便不断曝出倒闭传闻。苏宁财报也显示,仅在2019年上半年,苏宁小店的亏损额就高达22.13亿元。

对此,王洪涛就曾感慨,2018年便利店行业像坐过山车一般刺激,“资本仿佛龙卷风,所过之处一片狼藉。一时间行业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资本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2019年,全国便利店行业投融资数量由2018年的106起降至37起,总投资金额也从142.09亿元降至62.31亿元。再到2020年1至4月,这两组数据分别下降至12起与19.61亿元。

这说明,在是否能通过烧钱换规模、换取盈利空间这件事上,资本方变得更加谨慎了。而便利店要想探索出一条稳定的盈利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便利店妥协求生:开放加盟,押注下沉市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已趋于饱和。一方面,开店的成本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门店资源的稀缺,也在不断挤压便利店的发展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下沉市场成为了新的目标。

近期,便利蜂动作频频。

2月初,其拿下山东地区的营业执照,迅速在济南落地两家门店;4月16日,河南便利蜂商贸有限公司在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注册成立;4月17日,便利蜂在安徽合肥中星城开出首家合肥门店。

这都在表明,便利蜂将新的增长目标,放在了下沉市场。

一位便利蜂相关人员告诉中国商报,“目前的开店速度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未来一段时间,便利蜂将在山东济南和青岛、河南郑州、安徽合肥等继续提升门店密度。”

而在2019年8月初,7-Eleven便利店携手唐山金匙集团与北京庄典集团设立的独资公司“7-11(唐山)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说明,7-Eleven正在逐渐向三、四线城市布局。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7-Eleven开放了区域加盟。

这意味着,这家外资便利店品牌,正在改变以往自营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开始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变。

巨头的下沉更加彻底,摊子也铺得更大。

早在2018年,刘强东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演讲时便提到,到2018年年底,京东每天要新开1000家“京东便利店”。“京东便利店”以加盟店形式为主,主要瞄准的加盟对象为乡村地区的“夫妻店”。

阿里不甘示弱,2017年其就曾高调宣布,零售通将在未来一年覆盖100万家零售小店,并推出了零售通线下项目天猫小店,直言财年内天猫小店将突破1万家。

从内资品牌到外资品牌,再到互联网巨头,他们纷纷在下沉市场布局便利店,这表明,下沉市场将迎来一场新的便利店之争。而出于对营业成本的考虑,他们中的不少数,正在尝试开放加盟。

在更轻的商业模式、更广阔的下沉市场面前,便利店是否迎来了新的春天?

精益零售理论创始人龚胤全告诉北京商报,“尽管三四线城市消费比较成熟,但与一线城市先比,消费力仍然有差距。同时,房租成本、人员用工成本也比较低,这中间会有一个选择的博弈。”在他看来,便利店需要开发符合当地顾客消费需求的商品,而不是直接将一线城市商品带入三四线城市。

相较于扩张规模,对于便利店玩家来说,更重要的是因地制宜,稳扎稳打,实现自我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