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谁都可以踹Facebook一脚
《纽约时报》近日(11月14日)的一则调查报道将身处深渊的Facebook“踹”到了谷底,员工士气受到严重打击——
一位员工写道:“为什么我们的公司在道德导向上表现那么差?”
另一位员工在同一个帖子中匿名写道:“很多事情本来应该由扎克伯格来做决策,但他经常推给别人。”
还有一位员工说:“这些愚蠢而粗心的错误让那些应该为此负责的人变成有钱人,我却要给他们擦屁股,真受够了。”
针对这则报道,Facebook于上周五召开了一次内部员工会议,为泄气的员工打打鸡血。
据媒体报道,扎克伯格在会上情绪激动,称《纽约时报》讲的一些东西“根本不是真的”。他说:“Facebook试图‘掩盖一切’的说法大错特错。”小扎还还骂了脏话,一些员工受到鼓舞,报以掌声和欢呼声。
据三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这个内部会议长达一小时,是和全球各地的办事处共同开的视频会议。扎克伯格在会议中回答了员工提出的问题,包括Facebook在过去18个月的行为,以及应该如何处理内部消息被泄露给媒体。他还警告,如果员工向媒体披露信息,将被解雇。
那则《纽约时报》的调查报道名为Delay, Deny and Deflect: How Facebook’s Leaders Fought Through Crisis(中文全文在这)汇总了超过50名Facebook现任和前任高管、员工、政府官员、议员、国会工作人员以及政界说客的爆料,从通俄事件到用户数据泄露,《纽约时报》一手撕掉了Facebook的伪善面具。
据硅星人的总结,这些“黑料”包括:
选择不关闭特朗普账号:特朗普在Facebook上发帖主张全面中止美国接纳穆斯林移民,引起了员工和外部人士不满,但由于害怕伤害保守倾向用户的感情,扎克伯格默许手下对特朗普的账号采取绥靖政策。
最小化俄罗斯影响:公司高层对俄罗斯对网络的入侵和滥用早已了如指掌,但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选择对董事会和公众隐瞒,时间超过一年。
保护个人形象:根据现任和前任高管们透露,在过去三年中的许多关键时刻,他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个人项目上,有关安全和政策等更为重要的决策则交由下属完成。
转移批评:为了抵御外界的言论批评,转移目标,Facebook 竟开始“不择手段”。公司COO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亲自监督共和党游说公司对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抹黑。其中一项战术,就是采用“黑公关”手段将乔治·索罗斯描绘成反Facebook/反保守主义的幕后金主;与此同时,Facebook一直资助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参议员查克·舒默。这位政客也成为了 Facebook在参议院的盟友,利用政治交易帮助Facebook躲避国会质询。
调查对手:苹果CEO 蒂姆·库克接受采访暗讽Facebook严重侵犯用户隐私,扎克伯格立即下令全部高管弃用iPhone。
桑德伯格
据美国一家权威财经媒体报道,在应对危机时,扎克伯格对内采取强硬措施。
今年五月,扎克伯格宣布公司进入“战争状态”,他告知所有高管将会采取更加严厉的管理风格。今年以来,已经有十多名高管相继离职,这其中包括:
Instagram的联合创始人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和首席技术长麦克·克瑞格(Mike Krieger)(分歧在于他们认为不应该让广告主知道用户的位置信息);
WhatsApp的创始人布莱恩·埃克顿(Brian Acton)与简恩·寇姆(Jan Koum)(分歧在于如何创收);
Oculus VR创始人Brendan Iribe(分歧在于头盔的未来发展方向)。
Facebook的“大管家”桑德伯格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据美国媒体报道,扎克伯格认为桑德博格应该在删除社交网络违规内容方面力度更大。桑德博格甚至对一些朋友称,和扎克伯格的沟通让自己感到很恐惧。
针对《纽约时报》的指责,Facebook在第二天(11月15日)于官网发表了公开声明,称报道有很多“不实之处”,并逐条反驳,其中包括:Facebook已经切断与华盛顿咨询公司Definers Public Affairs的联系,但未提及原因。
同日,扎克伯格接受了全美各大媒体的电话采访。和公告内容相似,他拒绝承认文章中的大部分指控,快速且模糊地处理了记者的问题,并将话题转移到“Facebook如何解决问题”上,但却没有提供具体的措施。在这次电话采访中,没有出现桑德伯格的声音。
在隔天(11月16日)的员工会议上,Facebook前全球传讯和公共政策副总裁艾略特·施拉格表示:Facebook目前就处在一个艰难周期中,事情最终会平静下来。一些Facebook员工表示:正是因为Facebook有巨大的影响力,《纽约时报》和其他一些新闻媒体才把该公司当作靶子,这是很不公平的。
从深陷丑闻开始,Facebook经历了一年多的整顿,外界看到的是扎克伯格频频出面道歉、在国会面前作证,高层努力在公众面前塑造一个“无辜者”的面孔,但实际上,Facebook早已走上了一条背离初衷的道路,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