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中国电影市场的广告和税收与今天的行业生态有何联系
今年是伟大祖国七十周年的华诞,中国电影也诞生了114年。但很遗憾,建国前中国电影市场的认知是很模糊的,大部分电影爱好者和发烧友的中国电影早年印象,可能只停留在首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之上。
近日,一份《中国电影市场》(1927年刊发)的文件出现在网络端,该报告已经在电影圈内小范围流传,他的出现,让所有阅读过该文件的业内人士异常惊叹。
一百年前的中国电影居然是成系统、有体系、并市场化的,这可能和很多人对于旧中国和旧中国的电影相关概念是不完全一致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和侧面说,当把电影输入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之后,他的本质永远都是一种商品。
原始报道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几乎涵盖了中国电影起步二十年后的变化和变迁,这里我们选取一些能和今时今日产生有意义的对比侧面和数据,来发现一些问题,来解释一些事情。
旧中国的电影发行vs目前的电影发行
目前不管是否为电影行业的人,大体也都知道进口电影由中影来负责,国内有大大小小百余家影视公司来做国内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但有趣的是,当电影进入中国的最初,他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老板找个俱乐部、准备点设备、搞到拷贝就可以放映了。
根据资料显示,旧中国任何一家影剧院想放映一部电影,同样需要和发行商购入拷贝,要么是以固定的价格租用,要么是以利润分成的模式。这个情况和现在的分账片、买断片的操作是几乎完全相同的。
即便是国产电影,也同样要面临一样的发行方式。同时,当时也会存在受到瞩目的“大片”会在好的剧场上演首轮,而且价格对于普通民众有点难接受,但这部影片会在之后安排的次轮放映,价格面向更普通的群众。
▲《一江春水向东流》上映时一票难求
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目前的国内的年轻观众是幸运的,《复联4》零点首映的票再贵,一些可能收入不高的漫威粉丝咬咬牙还是掏的出来钱看得起的,但在旧中国,影响一些下层群众的不仅仅是票价,还有阶级。
旧中国电影院vs目前中国电影院
稍微喜欢中国电影和民国电影的观众,大部分对于中国老电影的印象几乎都在上海。当然,即便现在来看,上海可能仍然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认知的国际性大都市,旧中国自然上海的电影产业体系也是最发达。
同样,因为旧中国处于被殖民时期,一些敌占区、租界和使领馆、教会等外国聚居地成为电影院的相对集中的地区。同时,大部分沿海通商口岸也成为电影院的主要建设地区。
在1927年,中国的电影院达到了106家,总座位数约为6.8万块,但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电影院都只有一块银幕,毕竟当时的拷贝是极为稀缺的。每一家电影院的座位数反而和现在电影院几乎相同,大部分电影院都会用多层结构,同时在二三楼设置了包厢。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旧中国的电影院可不是脏乱差,甚至反而是非常豪华和奢侈的,因为空间足够大、观众足够多、票价相对便宜,而且当时的租金压力远低于现在。
另外,卖品可不是现在才出现在电影院之中,虽然电影院基本都是外国人开的,但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国人的习惯,电影院的经营者也为当时的中国观众准备了茶饮,包括很多适应中国饮食习惯的商品,这一点尤其要让目前的电影院经营者注意。
虽然目前的爆米花被多个渠道证明是最适合观影,但实际上,相比于旧中国,我们目前的卖品过于单一和迎合国外趋势,这需要大家多动脑筋,加以改善。
露天电影院也在旧中国大量存在,为了提升观影舒适度,电影院甚至为观众提供了毛毯等御寒装备。因为当时中国的电力供应落后,汽车稀少,在户外很少有光线会对露天电影院有影响,因此相对来看,一些并不发达的地区,户外观影反而是不错的选择。
和目前国内电影第三方产业异常发达不同,旧中国的所有的电影产业产品基本都是美国人提供,对于没有如何工业基础或者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旧中国,想在电影产业有更大的作为显然不可能,这一点,相信看过电视连续剧《大染坊》的朋友深有体会。
旧中国的放映模式vs目前的放映模式
毫无疑问,目前我们一天放映的场次可能就是当时一年的总场次之和,票房和观影人次更无法相比,但很难想到的是,在上个世界二十年代,中国每年可以放映的美国电影达到150部,另外有25部德国电影、15部法国电影、5部英国电影在国内上映。
但中国自己的电影只有20部!
从此来看,在社会不断动荡的时期,中国自己的电影产业无从谈起,大部分电影公司可能都是昙花一现,拍完一部电影停业的比比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美国电影产业称霸全球是从上个世纪初便开始,欧洲等其他国家电影产业整体和中国一样,也饱受战乱的影响。
大部分当时的影剧院都做不到天天放映电影,一是拷贝的确紧缺,二是当时其他的演出、活动的娱乐性不比电影差,影剧院一般都是在周末和节假日的晚上才有比较固定的放映。
和目前印度一些地区一样,旧中国一些比较廉价的电影院,也会在假日提供为低收入者的全天放映,这个模式在院线改革之前,国内很多地区都有长时间的实施。
现在国内大部分年轻观众对于进口片首选肯定是原音字幕版,当时国内自然是没有专门的译制机构,进口片更多是采用在银幕一侧投放幻灯片的方式来“译制影片”,毕竟早期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最多会用留声机录制和播放背景音乐,甚至用现场鼓乐团合奏的方式,只不过这一点在当时中国极少会实现。
旧中国电影的审查vs目前的技术问题
很多人总是会纠结于中国电影目前的审查制度,但可笑的是,在一百年前,当外国人把电影带到中国之时,他们强烈的感受到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和道德伦理对电影的影响和干预。
和我们目前没有公开的审查法律法规不同,旧中国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审查方式方法,当然也有一部名义上的审查法律,但到了具体执行之时,会根据情况做调整。
一般的情况,都是由当地的商会、警察局、政府部门来和相关人士沟通和协商,来判定那些影片可以在内地上映,那些影片则因为有悖于中国的传统道德和伦理,包括一些暴力、色情、裸露等因素,都会影响影片的上映。
但在像广州、厦门等一些地区,则没有审查制度。值得注意的一点,虽然当时广州和厦门是通商口岸,但其经济状况非常落后,如果有严格的监管制度,也会大幅度的影响电影发展。
经过若干年的试探和发展,外国人也大致明白了了解,什么样的影片才是中国喜欢和能够放映的,虽然在当时谈不上要特地为中国人去拍电影,但减少麻烦,让远道而来的拷贝能换成钱,才是最紧要的。
目前中国电影的技术问题,从本质上和旧中国的电影的审查已经完全不同,但说到底,仍然还是要追求一种安全和稳妥。
殖民的旧中国电影vs目前各个区域的差异化
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即便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华夏大地仍然被世界列强所割据,不同的地区的都有不同的殖民文化影响,这也使得不同地区所放映的电影不完全相同。
上海当然不用多说,一般都是以放映美国电影为主,目前同样进口片特别是美国电影在上海的支持度不错,这也是因为上海在那时是中国真正意义的唯一国际大都市。
东北全境因为在日本的控制下,因此放映的电影以日本电影为主,在云南地区,因边境是法国殖民地,因此放映的进口电影以法国电影为主。
大家都在说,电影要去掉政治,但实际上来看,电影的确和政治在紧密的结合,在当时,想跨区域发行一部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影,也是非常困难的。这里不仅仅有政治的影响,也包括的交通的不便利。
旧中国电影的广告、盗版、税收、关注度一样都不少
在旧中国,电影同样有广告,且收入的稳定性不错,而且效果明显强于其他方面,其传播力度远比今日的电影广告更好,毕竟这对于当时的大部分国民是有非常好的新鲜度的。
当然,对于当时的电影盗版而言,普通人是自然无法实行,更多是国与国之间相互盗版,介于当时没有好的法律条款对于电影版权保护,这一切如果发现,一般都交由当地的使领馆来协商解决。
税收是旧中国最麻烦的事情,一般电影在不同区域上映,都要重复和反复缴纳税费,但好在于当时的电影放映算一种比较暴利的行业,虽然整体产业的产值不大,但对于中国人能够了解和熟悉外国,还是打开了一扇窗口,这是电影在当时最大的社会效益。
从这部万余字的百年前中国电影市场产业报告,我们不难发现,电影从走向国际开始,他就变成了一门实实在在的生意。这份报告的意义在于,他并不是国民政府官僚机构杜撰的,他只是一个商人通过自己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并总结出相关的信息。
同时,拍sir也意识到,在旧中国,阶级壁垒明显,民众收入差异巨大,这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也体现在意识上,毕竟处于水深火热、内外烦扰的中国,大部分的个人生存权还不能保障,更何谈对电影的消费。
也许,电影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综合体,可能伴随着电影外在的变化有万万千,但电影的这个核心似乎永远不会改变,在曾经落后、被殖民、被欺压的黑暗时代,中国人都深爱电影。在当下中国逐步走向全新的复兴之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电影会变得更好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