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年健康公告称,公司股东合计向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和云锋基金转让美年健康16.16%的股份。其中,阿里巴巴及其关联方将受让约10.82%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将成为美年健康的第二大股东。

公告显示,10.82%股份对应的转让代价总计为48.64亿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阿里健康并非首度大手笔入局体检领域。今年1月份,爱康国宾宣布完成私有化,买方团的外部股东即包括了云锋基金、阿里巴巴集团的两家子公司。

先后投资两大民营体检公司,阿里巴巴是在布什么局?未来又要如何消化?

1、体检领域再投资

根据美年健康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他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暨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2019年10月25日,公司股东天亿控股、上海美馨、遵义大中与阿里网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前述转让方将其合计持有的上市公司5.58%的股份转让给阿里网络。转让价格确定为12.01元/股,转让总价为25.1亿元。

2019年10月25日,公司控股股东天亿资产、天亿控股、上海美馨、高伟、徐可、遵义大中还与杭州信投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前述转让方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5.24%的股份转让给杭州信投。转让价格确定为12.01元/股,转让总价为23.54亿元。

天眼查显示,杭州信投股东为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及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后者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司。

同一天,天亿资产、中卫成长、上海美馨、高伟又与上海麒钧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前述转让方将其合计持有的上市公司5.34%的股份转让给上海麒钧。转让价格确定为12.01元/股,转让总价为24.01亿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上海麒钧的出资情况为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2.44%,上海云锋麒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97.56%。天眼查显示,后两者的投资机构均为云峰基金。

美年健康表示,前述股份转让事项实施完成后,阿里网络、杭州信投作为一致行动人,将持有公司10.82%的股份,上海麒钧将持有公司5.34%的股份。

这意味着,通过这一投资,阿里巴巴及其关联方连同云峰基金的持股比例已经直逼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及其一致行动人的22.88%。

此前,另一家体检巨头的背后也出现了阿里系和云锋基金的身影。

今年1月份,爱康国宾发布公告称已完成私有化。据披露,云锋基金联手阿里巴巴集团和博裕资本,以及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黎刚和爱康集团副董事长何伯权组成的买方团于2018年3月26日签署合并协议以每普通股41.2美元或每美国存托股票(ADS)20.6美元私有化上市公司。该合并协议于2018年8月20日获得爱康集团股东大会的批准。

太平洋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预计爱康私有化后的股权结构为:云锋和阿里合计持有公司59.6%的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苏宁(间接)持有3.4%;博裕资本持有13%;何伯权持有12.27%;张黎刚持有11.73%。

阿里系连续投资两家体检巨头引发市场关注。不过,阿里巴巴集团方面就此事并未给到更多信息,仅表示以相关企业现有的公告为准。

爱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则在10月28日晚间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指出,有价值观的投资人入场,逻辑上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否能实现改观和良性的竞争,我们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阿里并未占据美年健康的实控权。美年健康在其公告中指出,前述协议转让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而前述协议转让股份事项实施完成后,阿里网络和杭州信投作为一致行动人,将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上海麒钧将成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2、大健康布局待盘活

业内对于阿里系入局美年健康是存有期待的。东吴证券在其研报中指出,美年健康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阿里网络,将明显有助于改善公司自身股权结构和未来公司在大数据、信息化的大健康产业竞争者保持持续竞争力。

东方高圣执行董事瞿镕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对于阿里巴巴以及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其切入某一细分领域的策略即是:要么不切入,要么就是成为“老大”。

此前,有体检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体检行业目前是公立医院占据主导,非公和公立体检市场大约是三七开。而在非公部分,美年健康、慈铭体检以及爱康国宾为行业龙头。几年前,慈铭体检已经被美年健康收入囊中。

“在整个体检行业中,民营占比其实是非常低的,民营大头就三家,现在阿里系等于是把三家都纳入了体系内。”一位医药行业投资人士这样表示。在他看来,体检企业拥有庞大的用户数据,未来可以通过阿里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进而可以针对用户的需求做一些精准的匹配。“对于阿里来说,体检巨头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流量入口,这个是比较有价值的,毕竟流量和医疗相关的大数据,是阿里一直想要的东西”。

事实上,阿里巴巴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较为提前。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早前还曾提出“双H战略”,即健康(healthy)和快乐(happiness),并指出最有可能诞生下一个BAT量级企业的领域就是医疗健康。为此,阿里健康更是从整个体系中被单独分拆出去,并于港股上市。

早在阿里系入局爱康国宾时,即有媒体援引Analysys易观分析指出,在阿里现有医疗板块布局中,大多流量集中在线上,并未与线下打通,由于现有健康数据维度单一,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健康档案,提供支持。

记者注意到,在医疗领域的“实体战场”,阿里健康此前也有一些其他举措。比如去年6月和8月,阿里健康分别收购了漱玉平民大药房以及贵州一树连锁药业的部分股权。

“阿里在大健康领域此前就在做整合药店领域、配送医疗领域等方面的事情,基于此,其在体检行业的动作也就顺理成章。”瞿镕表示,过去,阿里巴巴在大健康的多个细分领域均有参与,但“没太做起来”,不过其并不缺乏资金,等待的是机会。“其他行业不如体检行业好整合,比如药店,行业前十加起来的比例并不高,但是体检领域,搞定这两家就差不多了。”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阿里属于偏技术型的企业,之前所做之事就是用技术去改造医疗系统,带来效率的提升。但医疗领域的门槛较高,还存在政策的不确定性等诸多影响因素,这也是阿里于大健康领域发展有些停滞的原因之一。

亦有观点称,对于阿里来说,如何运营好实体医疗机构是一个挑战。但在将线上线下打通后,其用户画像将更为精准,整个医疗生态体系也将打通盘活。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向记者直言,和腾讯有所不同,阿里系的投资风格更倾向于“掌控”优质企业,这意味着,未来不排除其会控股美年健康。

瞿镕告诉记者,阿里的战略目的就是整合大数据和流量资源,至于后续会否控股投资的企业,还是要看时机。“阿里很多时候也不是一定要控盘,有些是参股,如果后续感觉不错,合适时机就会控股,相互之间就是一个可进退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