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提到各大互联网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大家就会想到通过吸引流量,再将流量作为资本吸引广告主投放,从而实现变现的方式。而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这一方法也已经被证实确实有效,无论是在侵犯版权边缘徘徊的文学网站,还是被传唤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面对“如何盈利”的问题时,都会理所当然的回答“广告”。

不过随着新增流量逐渐接近天花板,平台获客成本的不断提升,这种拿流量换广告费的“传统艺能”似乎也在逐步发生着改变。

广告收入回流创作者?是的你没听错

近日,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发布了2019财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也首次公布了YouTube和云计算业务的相关数据。其中显示,YouTube在2019财年第四季度的广告收入达到47.2亿美元,整个2019财年的广告收入更是高达151.5亿美元,此外YouTube还有不少非广告收入,例如YouTube TV的订阅收入等则包含在“其他收入”中。

由此来看,YouTube确实也称得上Google旗下重量级的摇钱树。不过比起巨额的广告收入,更让外界感兴趣的,则是其CFO鲁斯·珀拉特(Ruth Porat)对财报的一番解释,她表示,YouTube的大部分广告收入都流向了创作者。不过,官方目前并未披露相关的具体数字。

这种大部分广告收入给到内容创作者的模式,与国内的视频网站显然就有着天壤之别,而这一操作方式的背后,外界认为或许与YouTube近年来不断改进升级的内容创作奖励机制有关。早在2007年,YouTube就推出YouTube Partner的收入分成模式,为平台上活跃的内容创作者带来收入,显然这么做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要凭借这一激励,促使大更多内容创作者汇集到平台中,以增强其竞争力。

广告主不再是唯一的“金主爸爸”

在目前国内市场的视频网站中,时至今日则流行着更为“传统”的运营机制,即平台用免费内容吸引用户,待用户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吸引广告主的投放,并用得到的广告收入购买更多内容版权,以构筑护城河来吸引更多用户。不过即便是这一玩法走天下的背景中,具体到各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以爱奇艺此前公布的最新财报数据,也就是公开披露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其会员业务在已经实现37.1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达到30.3%,会员收入占比首次突破50%,并且其前三季度的会员收入累计占比达到49%。而在尚未公布的第四季度数据中,随着包括《庆余年》等内容的热映,相关数据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的突破。

此外,视频网站中也有B站这样的“异类”存在。在B站此前公布的财报中显示,其游戏业务俨然是营收方面的重头,即便是在调整营收多样性的当下,在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主要也依旧来自于这一业务,而即便是在非游戏业务中,直播与增值业务的营收占比也远高于广告收入,其在2019第三季度的广告收入仅位2.47亿元。

流量换广告会成为过去式吗?

视频网站在广告收入方面的微妙转变,结合互联网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来看,随着用户总体基数不断接近天花板,以及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以往简单粗暴“拿流量换广告”的模式,显然并不利于平台的持续性发展。当发展一个新用户或者留存活跃用户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对于平台来说,保障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显。

但有意思的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在网上享受各类服务时自然是广告占比越少越好,但广告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些平台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也就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与广告投放频率对于平台来说,似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取舍难题。

但不管是用广告收入反哺创作者,还是提供选择更为丰富的营收渠道来削减对广告营收的依赖,都说明目前在视频网站这一领域中,广告主已经不再是唯一且不可替代的“金主”。而随着营收占比的逐步改变,未来这些平台,乃至整个行业的经营模式都有可能发生较大的改变。未来平台方或许会花费更多资源维系用户以换取收入,而流量换取广告收入的传统模式,则或许会成为过去式。